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走進雲南耿馬:「百年老字號」高標準建石斛基地,讓鄉村開出致富花

2024-03-30三農

耿馬,在傣語中譯為「猛相耿坎」,意為跟隨白色神馬尋覓到的「黃金寶石之地」。

在中國西南邊陲,便有這樣一塊「寶地」。耿馬傣族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耿馬縣」),地處雲南省臨滄市西南部,與緬甸山水相連,這裏物產資源豐富,是國家糧食和蔗糖生產基地,又因悠久的仿野生石斛種植歷史而聞名。其中,耿馬縣下轄的賀派鄉落陽村是雲南石斛最核心的道地產區。

初春的落陽村,綠意盎然,流水潺潺。和煦的陽光透過層層疊疊的樹葉,形成斑駁的光影照耀在競相綻放的花朵上,處處充滿著春的生機和活力。今年3月,上海百年老字號童涵春堂在這裏開辟了400畝GAP認證的有機石斛基地(以下簡稱「石斛基地」),不僅為消費者帶來優質的上品石斛,並為當地拓寬致富渠道、推動鄉村振興助力賦能。

童涵春堂總經理賈曉薇表示,童涵春堂241年來始終堅持選材道地,透過仿野生種植,從源頭把控石斛的道地品質,為消費者把好每一道關。同時,童涵春堂還將在藥食同源類產品上開辟出一條新賽道,與耿馬縣共同探索、研發、培養新的石斛產品。

從上海到雲南,不只是跨越3000公裏的「雙向奔赴」,還有一段滬滇協作的「山海情」。上海援滇幹部,耿馬自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宗文表示,近年來,石斛已成為耿馬縣實作增收創富、綠色發展的重要產業之一。希望透過與童涵春堂的合作,進一步提升耿馬縣石斛產品的品牌度與知名度,開啟石斛產業的銷售端、渠道端、市場端,讓優質道地的石斛產品走到千家萬戶。

人種天養,石斛的「道地密碼」

在唐朝開元年間,【道藏】一書就把石斛、雪蓮、人參、首烏、茯苓、靈芝、珍珠、冬蟲夏草和蓯蓉並稱為「中華九大仙草」。

作為一種附生植物,石斛對生長環境有著嚴格的要求,它常見於人跡罕至的高山峻嶺、懸崖峭壁陰處的石縫裏,或者深山密林的樹幹老枝上。不過,由於近年來的過度挖采,野生石斛已被國家列為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藥用植物。

隨著人們對健康養生的關註度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人選擇使用石斛作為日常保健品。為了給消費者提供更多優質、健康、安全的石斛產品,上海百年老字號童涵春堂將GAP認證有機石斛基地建在了雲南石斛最核心的道地產區耿馬縣落陽村,並利用仿野生種植技術種植石斛。GAP有機認證標準,意味著在生產加工過程中絕對禁止使用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質,且不允許使用基因工程技術。

雲南省農科院藥用植物研究所研究員兼石斛專家董誌淵博士介紹,「市面上很多石斛是透過大棚養殖,雖然產量高,但存在農殘超標等問題。而仿野生種植石斛是一種‘人種天養’的繁衍模式,讓石斛在自然環境下進行生長,避免了農藥、化肥的使用,保證了藥材的安全性和品質的穩定性。此外,石斛在自然環境下生長,一些‘逆境’條件更有利於有效成分的積累,大大提高了藥材的品質。」

當談及為何遠赴雲南建立石斛基地時,童涵春堂總經理賈曉薇說道,「高品質的石斛要求密度高、外觀飽滿、圓潤有光澤、橫截面膠質豐富、有拉絲、氣清香、味要甘甜。為堅持‘道地產區’,基地還原了石斛‘山谷水傍石上’的原生態生長環境。耿馬縣落陽村森林覆蓋率高、海拔適宜、氣候濕潤,是仿野生種植石斛較早的地區,這些得天獨厚的生態優勢是石斛品質的重要保障。」

所謂「人種天養」,二者缺一不可。在石斛基地的育苗室裏,成百上千的玻璃瓶整齊地排列著,一株株翠綠的幼苗正在瓶中恣意生長,仿佛微縮版的熱帶雨林。石斛基地組培技術高級工程師金傳魁介紹,石斛幼苗均是「優等生」,「從顏色、產量、抗病力等多個方面層層篩選,可謂優中選優。」

仲春時節,種植技術人員將石斛苗栽培到天然石壁上,接受大自然的馴化,吸天地之靈氣,取自然之精華。

「仿野生種植的石斛盡管產量低,但品質高。」 石斛基地技術工程師劉中僑坦言,「市場上的石斛品質參差不齊,以次充好、偽造產地等問題亂象叢生,必須聯合童涵春堂這樣擁有良好信譽的老字號,才能產出好的產品。」

從田間到車間,打造「全程溯源」體系

為從源頭把控產品的道地品質,童涵春堂還建立了完善的溯源體系,透過記錄和追蹤石斛的生長過程、種植環境等關鍵資訊,確保產品的可追溯性。

例如,在石斛加工環節,嚴格遵從應時采摘和道地古法加工工藝,確保原料的成熟度、純度,並最大化保證石斛的營養成分。同時制定了嚴格的篩選檢驗標準,包括外觀、氣味、營養成分含量等多個方面,只有符合標準的石斛才能「入選」。而在直供基地,還有專業的團隊專門負責產品品質的把控,包括采購、生產、質檢等一系列環節,以此確保每一批產品都符合高品質要求。

童涵春堂供應鏈中心總經理周洋表示,做溯源的主要目的是讓生產基地和消費者之間聯系得更加緊密。

他透露,耿馬石斛基地沿用了遼寧桓仁國家標準化野山參直供基地的成功經驗,在基地安裝了自動氣象站,用於監測空氣溫度、濕度、風速風向等生態環境指標,及時監控石斛的仿野生生長環境。未來,童涵春堂將持續完善石斛溯源平台,基於產品追溯標識碼實作對基地環境情況、生產加工情況、產品儲存情況、消費流量情況等進行實分時析與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耿馬縣不僅僅是「道地產區」,其傳承百年的古法手工加工工藝也符合有機標準。以童涵春堂出品的楓鬥為例,它傳承了古法炮製技藝,擁有二十幾年豐富經驗的加工技師,經過7道繁復工序,手工卷曲成螺旋形或彈簧狀,顆粒飽滿、色澤黃綠、形態美觀,膠質濃厚、煮水透亮、淡雅清香,深受消費者的青睞。

「童涵春堂作為上海的百年老字號,積累了非常多的消費群體,他們對童涵春堂的品質是非常認可的,所以我們也帶著使命和責任來到原產地去找最好的貨源、療效最好的產品,不能辜負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周洋說道。

石斛產業迎來發展的春天

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中,一些中藥材在民間往往作為食材廣泛食用,稱之為「藥食同源」。

石斛是中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有2000年的歷史,更有天下第一「仙草」美譽。據董誌淵介紹,石斛味甘,性微寒,有益胃生津、清熱等功效。現在醫學研究表明,石斛含有石斛堿、石斛多糖以及多種胺基酸等活性成分,主要可以用於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抗疲勞、降血脂、降血壓的功效。值得一提的是,石斛整批抽檢結果顯示,童涵春堂道地石斛的多糖含量最高可達61.4%,高出國家標準30%以上。石斛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擁有久服不傷人的脾性,因此石斛產品具有非常好的健康養生的功效。

2023年11月,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釋出公告,將黨參、肉蓯蓉(荒漠)、鐵皮石斛、西洋參、黃芪、靈芝、山茱萸、天麻、杜仲葉等9種物質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被正式納入藥食同源目錄後,石斛產業迎來了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也翻開了新的發展篇章。

賈曉薇表示,石斛具有滋陰健脾的作用,很適合當代的白領人群,不僅與現在的消費者需求相關,也與中醫養生理念相關,童涵春堂今年將把石斛作為第二條主力產品線。「在上海,童涵春堂做鐵皮石斛是行業內比較領先的,但是從石斛類產品的開發上來說,相關的藥食同源類的衍生品現在還不多。這是一個很好的機遇,同時也能跟當下消費客群相匹配。」未來,童涵春堂將在藥食同源類產品開辟出一條石斛的賽道,如石斛原漿、石斛凍幹粉、石斛切片等,與耿馬縣共同探索、研發更多石斛新產品。

據了解,2019年,童涵春堂攜手上海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成立聯合實驗室,雙方在中醫藥科學研究、創新產品研發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近年來,更是將藥食同源類的衍生產品作為研發重點。此外,從2023年年底起,童涵春堂還與澳門科技大學建立了一系列的合作。「澳門科技大學擁有全國唯一的中醫藥國家實驗室,我們將研發、生產一系列藥食同源類產品,面向港澳方向,同時也會出口東南亞。」 賈曉薇說道。

跨越3000公裏的滬滇協作

君住長江頭,我住長江尾。事實上,相距近三千公裏的雲南和上海,歷來關系緊密,淵源頗深。

自1996年中央確定上海市對口幫扶雲南省以來,滬滇協作已走過20多個春秋。目前,滇滬雙方正在探索「上海企業+雲南資源」「上海研發+雲南制造」等「4個+」協作模式,攜手促進更高水平的開放發展。

此次童涵春堂與耿馬縣的「雙向奔赴」,正是滬滇協作的生動體現。

耿馬自治縣委常委、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王宗文是從上海遠道而來的幫扶幹部,2021年他來到耿馬縣,將產業振興以及當地特色產業培育放在了重要位置。

王宗文提到,耿馬縣是農業大縣,背靠南滾河國家級自然保育區,無論是氣候、溫度、還是水資源都非常適合石斛產業的發展。該縣有2000多年石斛的種植歷史,當地人從一開始采摘野生石斛,到後來種植仿野生石斛,石斛產業為老百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財富。

如今,耿馬縣的石斛育種、育苗、加工等產業鏈條已經基本形成。同時,在全國鐵皮石斛的產量以及基地的建設方面都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不過,耿馬縣在石斛產業後端的發展上相對薄弱。王宗文說,希望透過與童涵春堂的合作,進一步提升當地石斛產品的品牌度、知名度、信譽度,進一步開啟石斛產業的銷售端、渠道端、市場端,讓優質的石斛產品走進東部的千家萬戶。他特別提到,此次與童涵春堂的合作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作出了很大貢獻。

據了解,自去年石斛進入藥食同源名錄以來,耿馬縣也在積極推動石斛原汁的加工生產。「下一步希望同國內的各大高校、科研院所進行深度合作,在產品的銷售端,開發端、創新端進行進一步的整合和推動。尤其是能夠透過與上海童涵春堂這樣國內知名的企業進行深度合作,集中打造從種苗培育、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王宗文說。

賈曉薇則表示,「希望童涵春堂可以助力耿馬縣的經濟發展,並將石斛文化推廣至海內外,為‘中國仙草之鄉’獻上一份綿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