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大連東軟資訊學院校長郭權:套用型高校發展謹防「皮變了,餡沒變」

2024-02-07教育

文 | 【中國科學報】 見習記者 孫丹寧

2017年,教育部在【關於「十三五」時期高等學校設定工作的意見】中明確,中國高校總體可分為研究型、套用型和職業技能型三大型別。其中,套用型高校主要培養從事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本科以上層次套用型人才,並進行社會發展與科技套用等方面的研究。

然而,近年來各地高校型別層次「同質化」的傾向比較明顯,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千校一面」、盲目攀高等現象。有些套用型大學一味追求大規模、綜合性、研究型發展定位,人才培養趨同、資源配置重復,辦學特色不明。

套用型大學怎樣才能走出特色之路?對此,被譽為「全國套用型標桿高校」的大連東軟資訊學院(以下簡稱東軟學院)校長郭權在接受【中國科學報】專訪時表示:「只有定位不模糊、方向堅定,才能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

套用型大學不能想著培養「通才」

【中國科學報】:您如何理解套用型高校的內涵?它和研究型高校之間是何種關系?

郭權:從高等教育角度講,研究型和套用型高校並非按照高端和低端劃分。目前,研究型高校更多集中於基礎研究,服務於社會的創新發展;套用型高校培養的人才則主要進入制造業,與許多「卡脖子」技術套用息息相關,比如芯片、智慧制造等。

一定程度上,這兩類高校是相互補充的。前者的研究方向應包含後者在實踐中面臨的某些瓶頸問題,並透過思考加以解決,問題解決後又能推動後者進一步發展。

【中國科學報】:當下,許多高校正向套用型高校轉型,但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千校一面」、盲目攀高的現象,您認為原因何在?

郭權:高校轉型最重要的是思維和意識的轉型。許多綜合型大學想轉型,但內心很糾結——既想貼近社會需求,打造套用型人才,又想繼續做學術研究,守住此前擅長的領域,因此在學生培養目標、課程設定、教師資源方面沒有實質性變化。其本質就是「皮變了,餡沒變」。如此,轉型就會失去特色,不符合套用型高校建設的真正要求。

【中國科學報】:作為特色鮮明的套用型大學,東軟學院有何經驗可以分享?

郭權:自2000年建校伊始,東軟學院就將自身定位為打造一所套用型高校,從來沒想過做研究型高校。

學校一直秉持「教育創造學生價值,學生創造社會價值」的理念,其中心任務就是發展學生能力,提高人才培養品質,讓學生找到滿意的工作,為地方經濟發展作出貢獻。

在我看來,套用型高校要想特色鮮明,必須註意兩個方面。一是定位明確,要以國家政策為導向,以培養國家緊缺的產業人才為目標。由此,學校的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目標也會相應清晰,並培養出符合就業市場需求的學生。套用型高校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有定力,要把握好自身定位和發展方向。

二是人才培養要有特色。以東軟學院為例,在資訊科技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慧、大數據、虛擬現實等新興技術發展勢頭強勁,亟須培養能解決「卡脖子」問題的套用型技術人才。我們有超過七成的學生都在資訊領域相關專業深造,做的都是工科方向,較少發散到其他學科。

當下,許多套用型高校不只在定位上搖擺,在專業特色方面也沒有發揮出自身特長。在我看來,套用型大學不能想著把學生培養成通才,而是要在學科基礎知識比較紮實的前提下,培養能快速適應產業發展要求的「專才」。

將「被動」客製變成「主動」客製

【中國科學報】:套用型高校怎樣才能使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接軌?

郭權:作為從東軟集團孕育出的高校,東軟學院天生帶有企業基因,並非常重視校企合作。這是我們的生命線,也是我們與傳統高校最大的區別。

建校之初,我們便發現企業需求和高校人才培養之間存在「斷裂帶」,高校培養的人才並不能完全契合企業需求。為此,我們對培養的人才進行了明確定位,將「被動」客製變成「主動」客製,迎合社會發展需要。

我們培養的人才不僅面向東軟自己,更面向整個東北地區甚至全國。為此,我們結合了區域發展和行業發展兩方面的需求。比如,東北地區對IT人才、軟體服務方面有巨大需求,我們便重點輸出相關領域的學生。

除了東軟集團,我們還和百度聯合成立東軟百度人工智慧學院、與用友集團成立了產業學院,並與華為等頭部企業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校企融合。目前,東軟學院每年只有少部份畢業生進入東軟體系,大多數人會在行業內其他公司就職。對於高校而言,培養的人才只有符合整個行業的需要,才更具生命力。

【中國科學報】:目前許多高校都在推進產教融合,您怎麽看待這一現象?

郭權:我認為產教融合是目前高校發展非常重要的一環。如果套用型高校的研究缺乏實際套用場景,後期發展便會受到限制。而校企合作往往會產出合作計畫、共建研究院等,這將有助於企業發展需求與高校培養目標相結合,提前預測行業發展方向和趨勢,同時減輕了企業壓力。

【中國科學報】:對於產學研合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你們是如何解決的?

郭權:以東軟學院為例,前期我們在產教融合方面定位相對狹窄,如果與某企業合作,便會為其客製專屬的學生培養計劃,教授相應技術。這種做法雖然會使學生短期就業的難度降低,但長期看是有問題的——這會致使人才培養定位狹隘,學生所學的技術單一。

因此,我們需要緊跟產業發展動向、了解行業整體趨勢,變「被動」客製為「主動」客製,同時要提升教師高度,對他們的實踐教學進行「充電」,使其能以較長遠的視角看問題。

「教師有一缸水,才能給學生一瓢水」

【中國科學報】: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東軟學院有無一些「妙招」?

郭權:從2008年起,我們獨創了一套教育體系——TOPCARES(譯為「最大關愛」)。這相當於一套實際套用中的方法學。其8個字母分別為8種能力的首字母,即8個一級指標——技術知識和推理能力,開放式思維與創新,個人職業能力,溝通表達與團隊合作,態度與習慣,責任感,價值觀,實踐構思、設計、實作和執行對社會的貢獻。

這些一級指標又被細分為28個二級指標和108個三級指標。每個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規格要分解到相關指標中,選定的指標要有課程、計畫、素質教育活動等不同教學環節支撐,並從人才培養方案到課程標準,再到課程實施和考核,形成完整的人才培養閉環,使整套指標體系能落地實施並有效驗證。

同時,東軟集團在數位化資源方面有多年實踐經驗。根據相關技術,我們客製了針對每個學生的「數位畫像」,在知識、能力、素質方面劃分為5類13個觀測點,在關鍵時間節點收集有關數據,課前、課後建立評價體系,精準定位學生的動態成長曲線,衡量學生的優缺點,這樣才能對每個學生進行個人化支撐。

評價得出後,如果沒有配套的教育資源和實踐機會,畫像的作用便會大大減弱。在這方面,我們的優勢還在於有著豐富的校企合作經驗,能提煉出合作計畫背後蘊藏的社會需求,將企業真實計畫轉化為有企業背景的可教學化計畫,並開發數位化、立體化的教學資源。透過這種模式,能精準匹配每個教學環節的需求,完成閉環式人才培養。

【中國科學報】:要培養出企業能用的人才,在教師隊伍建設上有哪些要求?

郭權:在我看來,套用型高校的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實踐經歷。在東軟學院,有超過55%的教師近3年內有企業工作經歷或參與過企業計畫,具有此種背景的教師被定義為有實踐指導能力的教師。此類老師在教學中能結合自身經歷,更好傳遞實用技能和方法。

教師有一缸水,才能給學生一瓢水。教師能力要不斷提高,教育水平才能「水漲船高」。因此,要對教師團隊定期培訓,提高教師的工程實踐能力。除了給學生客製畫像外,也要給教師客製畫像,以便精準地對其進行培訓。

【中國科學報】:當下,針對人工智慧、大模型等熱門領域,很多學校迅速推出相應課程。對此您怎麽看?

郭權:這肯定有積極一面,說明很多高校都在主動擁抱社會變化,但也存在一定問題。

在人工智慧領域,目前全球範圍內都是產業界領先於教育界。大多數高校的人工智慧類課程都以理論講解和公式推導為主,具體套用只針對某些經典數據集,在產業界的最新套用方面體現不夠。這一方面由於大多數高校仍更重視科研,並按照研究型人才培養方式培養學生;另一方面也說明高校很難及時獲得產業界的最新成果和第一手真實數據。

因此,在人工智慧領域,我們既要熱烈擁抱新興技術,將其引入相關專業的教學和實施環節,同時也要更加積極地與產業界合作,獲得產業界更真實的套用事例。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更有水平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