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十四五」前三年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8.9% 重慶綠色經濟動能強勁

2024-05-15財經
5月13日,記者從市發展改革委獲悉,「十四五」以來,重慶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道路,2021、2022、2023年我市單位GDP能耗分別為0.34、0.33、0.32噸標準煤/萬元,分別同比下降3.5%、2.7%、3%,「十四五」前三年累計下降8.9%,以年均2.4%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5.7%的經濟增長,綠色經濟動能強勁。
綠色產業活力加速釋放
據介紹,近年來,我市持續最佳化產業結構,制造業智能化、高端化、綠色化、融合化趨勢更加明顯,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2.2%。
同時,全市加速實施綠色轉型創新發展行動,培育國家級工業互聯網「雙跨」平台和「一鏈一網一平台」試點,累計建設144個智能工廠、958個數碼化車間。
此外,全市還著力實施千億級生態特色產業培育行動,加快打造生態畜牧、糧油等具有全國影響力、重慶辨識度的「3+6+X」農業產業集群。
特別是,我市積極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深度挖潛市內水、風、光伏、生物質等資源,可再生能源裝機規模達1257萬千瓦,較2020年978萬千瓦增長28.5%,占全市發電總裝機的39.6%,2023年可再生能源消納總量約540億千瓦時、占比37.2%;積極推動「綠電」入渝,川渝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工程加快建設,哈密-重慶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開工建設。
社會節能增效成效初顯
近年來,我市著力以點帶面推動全社會節能增效,在工業節能領域,推行迴圈生產方式、強化重點行業清潔生產、實施園區迴圈化改造,組織44個市級及以上園區開展迴圈化改造。
據統計,「十四五」以來,我市支持91家企業實施節能降碳改造,新增節能63萬噸標準煤,持續推進綠色工廠等綠色制造示範體系建設,獲批全國智能建造城市,全市累計建立國家級綠色工廠133家、國家級綠色園區12個、綠色供應鏈17條。
在建築節能領域,我市城鎮新建建築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竣工階段城鎮新建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的比例達93.22%。
數據顯示,「十四五」以來,我市累計組織實施高星級綠色建築3900萬平方米,累計實施既有公共建築節能及綠色化改造近1400余萬平方米,完成生態小區8609.59萬平方米,累計實施可再生能源建築套用面積近1800萬平方米,完成采信綠色建材產品400余項,民用建築綠色建材套用比例達60%。
在交通節能領域,我市持續最佳化調整運輸結構,促進大宗貨物「公轉鐵」「公轉水」,2023年完成鐵水聯運量2613.9萬噸;積極推動交通運輸方式綠色低碳化轉型,中心城區公交車新能源占比24.8%,巡遊出租車新能源占比達39.3%。
在公共機構節能領域,我市印發【重慶市公共機構節約能源資源「十四五」規劃】等制度,累計建立節約型機關3009家。
完善節能降碳機制保障
近年來,我市堅持加強節能政策與科技、財稅、金融、投資、價格等政策的銜接協調,建立起有利於調動各方主動性、積極性的激勵約束機制。
比如,我市不斷提高綠色低碳科技創新水平,依托西部(重慶)科學城、兩江協同創新區、廣陽灣智創生態城,圍繞節能降碳、廢棄物迴圈利用、綠色能源、生態碳匯等領域一體化推進科技創新平台建設,累計建成77個市級、4個國家級綠色低碳領域科技創新平台,推動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產業化實作突破。
同時,我市持續發揮綠色低碳發展經濟政策引導作用,2023年落實綠色低碳稅收減免68.4億元,推進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建設,綠色貸款余額6800億元,碳市場累計交易碳配額4753萬噸、金額10.6億元。
此外,我市還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累計建立綠色商場44家、綠色飯店45家,城市社區中綠色社區占比達63%;出台居民分時電價機制,引導全社會節約用電、錯峰用電;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實作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