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深度:有人說醫保缺錢,所以醫藥板塊沒有投資價值。這觀點對嗎?

2024-02-08財經

老塗有一個朋友張三,他堅定看空A股醫藥板塊,同時堅定看好保險行業的投資價值。

老塗問他為什麽。

張三道:眾所周知,老齡化、少子化趨勢下,醫保社保的壓力會越來越大。盡管老齡化背景下,醫藥需求會增長,但支付大頭是在醫保,醫保沒錢,必定嚴控藥價,進而集采不會放松只會更嚴,所以醫藥板塊將長期承壓,沒有長期投資價值。另一方面,醫保社保壓力增大,必定促使年輕人轉投商業保險,畢竟養老和治病是剛需,因此未來保險板塊大有可為。

老塗聽罷大笑:說了一長串,看似很有道理,但你看好保險和看空醫藥的邏輯其實自相矛盾。

張三愕然:願聞其詳。

老塗解釋道:醫保社保來自年輕人的工作繳納,如果醫保社保壓力大沒錢,說明年輕人繳納社保醫保的壓力也越來越大,既然年輕人連交社保醫保的壓力都已經很大,那哪會還有余錢和意願去購買商業保險?

事實上,不少人持有與張三相同的觀點: 醫保缺錢壓力大,故A股醫藥板塊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這一觀點的內在邏輯是這樣的:醫保局大力推進集采,是因為醫保缺錢。而未來老齡化趨勢下,醫保壓力會更大、更缺錢,所以集采會只緊不松。又因為集采壓力下,藥價會被嚴控,所以醫藥板塊沒有長期投資價值。

這一邏輯看似很有道理,但其實是完全錯誤 的。

因為:

  • 第一, 大力推進集采不是因為醫保缺錢 ,集采和醫保壓力大不大沒有關系,這是兩碼事。
  • 第二, 集采壓力大=藥價嚴控,但 藥價嚴控≠醫藥板塊沒有投資價值 ,這也是兩碼事。
  • 一、醫保其實根本不缺錢

    不少人認為醫保壓力很大,很缺錢,所以才推進集采。其實這個觀點是純粹的「想當然」,但客觀事實是:醫保根本不缺錢。

    根據醫保局公布的數據,2019-2022醫保基金年度結余(即年度收入-年度支出)及增速情況如下表所示。

    可以看到,醫保基金年度收入逐年大幅增加,且 年度收入增速均大幅超過當年GDP增速 ,而且截至2022年,醫保基金累計結余已高達4.25萬億。

    所以,醫保基金不僅不是「沒錢了」,恰恰相反, 醫保基金其實很有錢,而且越來越有錢

    二、推進集采不是因為醫保缺錢,而是另有原因

    造成很多人對於「醫保基金沒錢了」的錯誤觀點深信不疑的很大一個原因是醫保局自2018年以來持續大力推進集采。

    這種錯誤認知的邏輯鏈條是這樣:①集采的目的是為了控費→②為啥要控費?必然是因為沒錢了。→③為啥2018年開始要集采控費,而以前集采不控費?那必然是18年開始醫保收入吃緊了,而此前不吃緊。

    這個邏輯鏈條看似有理, 其實完全錯誤 ,因為 推進集采並不是因為醫保缺錢

    事實上,集采是醫療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份,而近幾十年來,國家一直致力於推進醫改。例如2009年推行全國性全民醫保方案,2018年開始的集采,以及正在推進的DRG付費改革、醫藥分離等等。

    所以, 集采只是整盤醫改大棋中的一部份,推進集采,是進一步推進醫改的需要,而非因為醫保缺錢 ,更何況,醫保根本不缺錢。

    事實上,醫改並非中國的獨有現象。美國和日本也都在長期實施醫療體制改革。

    要理解集采,必須上升到醫療改革的高度,如果僅僅著眼於是不是醫保缺錢才要集采,那格局就太小了。

    集采的核心目的其實有三個:①推動以量換價,實作仿制藥價格下降,節約醫保支出( 需註意:節約支出≠沒錢 );②騰籠換鳥,將集采省下來的錢,用來推動創新藥、創新器械的發展,實作醫藥行業產業升級;③進一步改變以藥養醫等等不合理現象。

    三、長期集采=藥價嚴控,但藥價嚴控≠醫藥板塊喪失長期投資價值

    很多人認為,長期集采政策下,藥價會被嚴控,所以即使老齡化下藥量需求會增加,但整個行業的產值甚至可能會萎縮,因此醫藥板塊將喪失長期投資價值。

    但事實上, 這一認知邏輯也是錯誤的

    有兩個例子能完美印證這一點。

    第一個例子是國內的白酒行業

    白酒是以銷定產的行業,而白酒的產量在2016年已經見頂,彼時峰值是1358萬千升,此後產量逐年大幅下降,到2021年,白酒年產量只剩715.63萬千升,幾乎只有2016年的一半。

    如果從產量看,白酒行業似乎早就該完蛋了, 但股市表現卻完全相反 :2016年起白酒板塊走出了轟轟烈烈的大牛市,一直延續到2021年。

    第二個例子是日本的醫藥行業

    日本也實行嚴格的醫保控費。在醫保控費政策下,藥價不斷下跌,確實出現了老齡化加深但醫藥行業整體產值短期停滯不前的情況。1996年至2006年的10年間,日本醫藥行業經歷了著名的10年寒冬,10年間行業總產值幾乎0增長。

    但在股市表現上,則是另一番景象: 1995年後,醫藥板塊大幅跑贏代表大盤的東證指數。醫藥行業成為日本陷入「失落的30年」裏為數不多的具備超額收益的板塊之一

    橙色為醫藥行業指數,暗紅色為東證指數

    那長期集采壓力下,日本醫藥股走出牛市的邏輯到底是啥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 三大因素 :①行業集中度提升(類似2016-2021的國內白酒行業);②出海;③雖然藥價上不去,但老齡化加深下,醫藥行業整體產值仍舊會增加,且持續超過GDP增速。

    綜上,「醫保壓力大、集采長期執行的情況下醫藥板塊已喪失投資價值」的觀點,是完全錯誤的。

    對於A股醫藥板塊未來的投資價值幾何, 大家怎麽看?歡迎留言討論

    【關註塗高說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