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央視曝光新騙局:騙子一天寄出8萬件快遞,遇到這種包裹千萬別收

2024-02-08財經

一封電話打過來說是有自己的快遞,收件人沒多想就簽收。結果看了手機才發現,這快遞竟然查無此單。

憑空送到手裏的快遞到底是誰寄來的呢?問了一圈人都沒有結果,最後報警求助,竟然被告知是被騙了!

收件人和家人們都感到奇怪,從接到電話到簽收都是正規人員、正規流程,怎麽稀裏糊塗地就掉入了騙子的圈套呢?

其實這就是一種新型的快遞騙局,對許多人來說可謂是防不勝防。每年都有大量的受害者被騙走錢財和個人資訊,但他們可能直到錢被騙走了都還渾然不知……

現今社會人們購物都方便許多,收快遞寄快遞更是常事。

但許多人想不到,在這樣高效迅速的便利下,收快遞這種事還隱藏著不為人知的騙局。

隨著資訊網絡的發展進步,網絡安全變得越來越復混成。

而在許多監管不到位的隱蔽角落裏,不少黑心商家和逐利者就利用各種空檔來想盡辦法騙無辜消費者的錢。詐騙這種行為屢禁不止,如今又出了一種新型騙局,快遞詐騙。

所謂的快遞詐騙,其實就是利用貨到付款這一快遞類別,在收件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付出高額的付款金額。在央視就有【今日說法】曝光過這麽一件利用快遞詐騙的案例。

南京市有一位劉女士,她在一次照常下班回家的時候碰巧收到一個快遞,她家所在轄區的快遞負責員告訴她,這是一件到付件。

劉女士當時就心起疑惑,因為她不記得自己最近在網上有買過什麽東西。

另外,一般在某寶軟件上購物,劉女士拿快遞也很少會收到付件。

在買東西下訂單時往往就免郵或者付了郵費,除非是特殊情況需要驗件,很少有正經做生意的商家會寄出貨到付款的寄件。

不過快遞員沒有給劉女士再深究的時間。

每天快遞來來往往,快遞員也沒有辦法解答劉女士的疑惑,只是不停催促她快點決定是否收件。

也許是出於好奇,或者是什麽貪小便宜的心理,劉女士最後還是決定收下這個快遞。

不過聽到這個快遞的到付金額時,劉女士大吃一驚。

這一個不算多大的快遞竟然要99元到付,遠比平時寄、收快遞要付的運費貴多了。

劉女士對這個快遞更加奇怪,難道裏面是什麽貴重物品?

她很快付了錢,迫不及待地回家開啟看看。

結果紙盒子裏只有一個塑膠太陽照燈,看起來非常廉價,也不值錢。

這分明就是個很普通的物品,如果放在網上買,可能也就二、三十塊不到。

花99元最後竟然得到這麽個結果,劉女士非常氣憤不已,但同時又摸不著頭腦。

難道這是誰買的燈給發錯地址了?

她趕忙翻看快遞紙箱上的資訊單,收件人上的名字、電話、地址都是她的,清清楚楚完全沒有差錯。

而寄件人上面也很清楚,名字、電話等各種資訊都有,不存在模糊資訊的情況。

劉女士還想過會不會是自己身邊的人用自己的賬號買的東西,去問了身邊的家人,結果得到的回復卻讓她一下子火冒三丈。

原來家人都說,她估計是被騙了。

這是一種新型的快遞騙局,劉女士和她的家人都沒有買什麽太陽燈,但是這個到付件上面卻清清楚楚寫著她的個人資訊。

這位師傅與劉女士的情況不太一樣,他們廠裏經常有到付件查收,所以在收到那件詐騙快遞件時大家也都沒有發現不對,一並簽收。

至於快遞箱裏的東西,都是些廉價不值錢的玩意兒。

同樣的事情在一位汽修廠的師傅那裏也經歷過。

這位師傅與劉女士的情況不太一樣,他們廠裏經常有到付件查收,所以在收到那件詐騙快遞件時大家也都沒有發現不對,一並簽收。

最後在檢查時,這位汽修師傅才發現有件扳手對不上號,因為沒有人下單過這個扳手。他甚至還以為是老板額外買的。

但結果很明顯不是,不過因為是在修車廠裏,扳手也用得到,90塊的到付件錢損失也不大,這位師傅最後沒有尋求警方,算是自己認虧。

這兩個事件都是快遞騙局的典例,而沒有被舉例出的,每年都有許多同樣的事情在發生。

快遞詐騙利用的是人們容易放松警惕的環節,比如有些人快遞太多不仔細核對,或者以為有人送禮、錢少難追等,從中非法獲利。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防不勝防,往往會不經意間就答應簽收,最後落入騙子的圈套,但因為金錢數額不夠大,或者是嫌追查麻煩,只能自己吃啞巴虧。

而真正的騙子躲在幕後就利用群眾的這種心理,最後賺得盆滿缽滿。

犯案者逍遙法外,百姓卻只能被割羊毛,這樣的結果未免令人難以接受,那我們該如何避開這些快遞騙局呢?

這可以從幾種不同的快遞詐騙形式說起。

首當其沖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劉女士這種情況。

可能很多人還不太明白,快遞到付是一個騙局,但這錢好像也不多,給的也是快遞公司,那騙子在哪裏呢?

他們怎麽還能用這來騙錢呢?

其實對於幕後隱藏的詐騙罪犯來說,他們走的也是「薄利多銷」的模式。

在劉女士一案中,她最後因為實在氣不過,幹脆報了警尋求警方人員的幫助,才有幸讓這種快遞騙局的真相浮出水面。

原來在快遞騙局的背後,實質是一種兜售販賣個人資訊來互相牟利的非法操作。

在警務人員對太陽燈快遞件的快遞資訊進行追查後發現,問題都出在這個快遞件的攬收快遞員身上。

這個姓衛的快遞員和另一個姓劉的快遞員一起為同一個電子商務公司出售貨物,後者需要營運推廣,做起盲發的業務,需要大量的消費者個人資訊,而這兩個快遞員則向此公司的對接人共同出售快遞公司系統中錄入的個人資訊網,同時還負責幫這個公司攬收。

所謂的盲發,其實就是在消費者沒有下任何訂單的情況下,直接采用到付的方式寄發快遞。

這些收到快遞的收件者,雖然都被打上了清晰的名字和地址,但卻只不過是他們「廣撒網」中的一員。

只要盲發發得量足夠多,最後就有很大比例的人會簽收。

這些人因為上當受騙不好意思說,或者金額不大懶得查,就會讓無數個快遞「成功完成寄件」。

而那些到付件收上來的錢則會給快遞員和盲發公司很大的收益。

在警官對劉女士一案的追查中,快遞員吐露說,他們攬收寄件是有提成的,一天一個攬收提成1塊錢,當天攬收100件就能多100元收益。而在那兩個私自兜售個人資訊的快遞員那裏,最高曾有一天攬收80000個寄件的記錄。

對於做盲發業務的公司,他們也是有很大的資金流入。

因為盲發是一個業務板塊,營運得好自然流水也好。

最後大量的盲發寄件將無辜人的錢收攬上來,因為渠道、流程正規,也很難被引起質疑。

長此以往,就形成了一種快遞騙局。

不過這還只是快遞詐騙中的一種,還有另外一種形式。

有些人可能喜歡刷刷抖音直播,有的博主會有自己開的平台線上店鋪這種情況。

不過要當心,這些店裏魚龍混雜,有些可能只是一個「黑店」。

曾有同樣是快遞騙局的案例裏發現,不同的被騙者都有過同樣的購物經歷,他們都在同一個線上商店裏購買過東西。

而最後的調查結果也是不出所料,原來那些受騙者被泄露的個人資訊都來源於這個商鋪。

商鋪老板表面是開了一個沒有問題的正經小店,但其實這個店卻是一個幌子,它真正的用途是專門來搜集客戶資訊的。

最後這些資訊都被老板給打包出售,價格不高,但成批次出售卻有很好的利潤。

賣出的資訊到了詐騙分子手裏,廣大無辜群眾就只能飽受磨難。

防備心好一些的,可能頂多就是被騷擾一下,防備心差點的,估計就只能自己吃虧了。

說白了都是這些不法分子無視網絡和個人資訊保安,隨意非法牟利的結果。

對於普通市民來說,這些非法手段幾乎是無孔不入,大家可能防不勝防。

那這種情況下又該如何避免上當受騙呢?

其實最首要的就是在收到快遞時,大家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數。

對自己近期買過的快遞,建議廣大消費者最好是時常關註物流資訊,可以精確地知曉哪些是需要簽收的,哪些是不該有簽收資訊的。

另外在接到快遞員的電話時,一定不要糊塗。

如果不能確定是否是自己的快遞,大家最好先不要同意簽收。

有條件的,可以去檢視自己近期在各個平台上的購買記錄,待確認完畢後認定這不是自己的快遞時,直接選擇拒收是最穩妥的辦法。

或者還有一種方法,那就是開件檢視。

其實按照正規流程來講,大部份到付快遞都是準許被收件者開件查驗的。

起初這個規定只是為了能確保收件者可以收到完好無破損的快遞,但這種時候用來當做一種甄別方法也很不錯。

一旦發現裏面的東西和自己無關,立即決定拒收就可以了。

如果快遞員不允許驗件,那也可以直接拒收。

對於已經掉入詐騙陷阱的情況,也建議大家多向警方人員求助。

雖然快遞騙局的金額不大,但中國目前正是嚴厲打擊詐騙犯罪的時候,相信警方不會讓違法人員逍遙法外。

及時報警找出騙子,就能減少更多人被騙的可能。

快遞騙局利用人們不重視、貪便宜的心理從中鉆空子牟利,雖然傷害性不強,但卻十分令人反感。

百姓的血汗錢也都是辛辛苦苦賺來的,如果都進了詐騙犯的手中,那最後一定會助長不正之風,讓社會上的詐騙案件越來越多。

廣大市民在提高警惕的同時,也要善於拿起法律武器,及時維護好自己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