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是個寶
數據寶
炒股少煩惱
為落實「提質增效重回報」,上市公司近期加大回購、增持力度。
創業板指單日漲幅創歷史第三高
北上資金凈買入超百億元
2月6日,絕對是A股可以載入史冊的一天,上證指數盤中一度站上2800點,最高漲133點,並呈現一陽包三陰的局面。 截至收盤,A股全天成交額達到9359.12億元,成交額創近兩個月新高。
三大指數全面大漲,上證指數漲3.23%,創業板指漲6.71%,深證成指漲6.22%,其中創業板指單日漲幅創歷史第三高,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單日漲幅均創下2015年9月17日以來新高。
從板塊來看,華為概念、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板塊紛紛大漲,主力資金凈流入超40億元。從單家公司來看,超3800家公司上漲,漲停數量超160家,漲停公司數量超過去5個交易日總和,賽摩智能、艾德生物、萬祥科技和艾比森紛紛20cm強勢漲停。
外資強勢抄底,北上資金凈買入超126億元,單日凈買入額創2023年12月29日以來新高,也是年內首個凈買入超百億元的交易日。北上資金大手筆凈買入後,A股怎麽走?歷史數據顯示,以北上資金凈買入超百億元的交易日為基準,滬深300指數後1日平均上漲1.19%,後2日平均累計漲1.2%,後1日、後2日上漲概率均超過50%。
政策「組合拳」強勢出擊
針對當前A股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行情持續低迷的情況,政策「組合拳」強勢出擊。
2月6日上午,中央匯金公司釋出公告:中央匯金公司充分認可當前A股市場配置價值,已於近日擴大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增持範圍,並將持續加大增持力度、擴大增持規模,堅決維護資本市場平穩執行。
證監會網站2月6日訊息,經研究決定,證監會對融券業務提出三方面進一步加強監管的措施:一是暫停新增轉融券規模,以現轉融券余額為上限,依法暫停新增證券公司轉融券規模,存量逐步了結;二是要求證券公司加強對客戶交易行為的管理,嚴禁向利用融券實施日內回轉交易(變相T+0交易)的投資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續加大監管執法力度,證監會將依法打擊利用融券交易實施不當套利等違法違規行為,確保融券業務平穩執行。
據悉,有頭部券商機構正緊急制定修改兩融業務方案,涉及最低線下調等問題。廣發基金今日公告稱,公司將嚴格落實證監會關於融券業務的相關要求,暫停新增轉融通證券出借,審慎穩妥推進存量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逐步了結,確保相關業務平穩執行。易方達基金在官網公告稱,公司將嚴格落實證監會關於融券業務的相關要求,暫停新增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審慎穩妥推進存量轉融通證券出借規模逐步了結,確保相關業務平穩執行。
回購力度加大
2024年平均回購比例創近5年新高
在百余家漲停的上市公司中,出現協鑫整合、東材科技等身影。漲停或受多重利好影響,例如協鑫整合2月初釋出業績預告,2023年凈利潤預增1.5倍至2.7倍。2月5日,公司先後釋出回購預案及擬增持計劃,公司擬斥1億元至2億元回購股份,重要股東蔣衛朋、馬君健、方建才擬增持上限2400萬元。
像協鑫整合這樣年內釋出回購、增持計劃的公司不在少數。今年以來,百余家公司釋出提議回購股份暨落實公司「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或增持計劃。相關人士表示,上市公司透過加強自身經營管理、提升業績和盈利能力,積極開展回購、增持行動,讓投資者看到公司的成長性和發展潛力,以及加強資訊披露的透明度和及時性等方式,是提升投資者信心的重要手段。
從回購來看,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按照回購預案日計算,截至2月6日盤前,2024年預計回購比例(回購股份數量占總股本比例)平均超1%,達到1.16%,創近5年新高,較2023年均值提升0.51個百分點。與此同時,2024年上市公司平均回購金額上限1.15億元,創近3年最高水平,與2021年的1.15億元持平。
具體到單家公司, 從回購股份來看,計劃回購股本數占總股本比例超3%的公司有20余家, 其中中科電氣、森鷹窗業、九安醫療等5家公司計劃回購股本占比超5%。從金額來看,九安醫療、凱萊英、韋爾股份、三安光電等行業龍頭回購金額上限超10億元。
回購誠意十足
市值管理型回購公司數量超2020年全年水平
與以往不同的是,受行情持續下行影響,上市公司回購頗有誠意,以登出、減少註冊資本、市值管理為目的回購預案數量明顯增多。
統計顯示, 2024年以來釋出回購預案的公司中,國安達、通策醫療等公司以減少註冊資本為目的進行回購。 藥明康德、移遠通訊等40余家公司以市值管理為目的進行回購,公司數量超過2020年全年的37家,與2021年全年持平。其中藥明康德計劃回購10億元,目前已100%完成。正在實施或董事會預案的公司中,韋爾股份、海通證券等5家公司回購金額上限超5億元。
增持決心大 年內118家公司釋出計劃
從上市公司增持計劃來看,按照首次公告日計算,截至2月6日盤前,年內共有118家公司釋出擬增持計劃,公司數量遠超2020年~2023年同期水平。與此同時,上市公司增持決心持續升溫,公布數據的公司中,按照擬增持金額上限(數據不全按下限計算)來看,2024年以來僅2家公司擬增持金額上限低於100萬元,數量占比1.98%,遠低於2020年~2023年同期水平;此外,2023年全年超9%的公司擬增持金額上限低於100萬元,2021年、2022年全年占比均超過4%。
從單家公司來看, 超30家公司擬增持金額上限超過5000萬元 ,榮盛石化、通威股份擬增持金額上限超過20億元,海康威視、同方股份擬增持金額上限超5億元。
20家公司年內同時開展回購和增持計劃
進一步統計顯示,20家公司今年以來同時釋出回購預案、擬增持計劃,集中分布於基礎化工、醫藥生物、電力器材行業,大洋生物、寧波方正等13家公司市值低於百億元。
從擬增持金額上限來看,1月24日,東材科技釋出公告,10名重要股東合計擬增持上限1.08億元,1月27日,公司釋出回購預案,回購金額上限達1億元;2月2日,錦富技術公告,重要股東擬增持上限1億元,2月6日,公司回購金額上限達1.2億元。康恩貝、海翔藥業等5家回購金額上限均超過2億元。
從市場表現來看,截至2月6日,上述20家公司年內平均跌幅近30%,驕成超聲、精測電子等6家公司跌幅超40%,其中精測電子在回購方案中表示,本次回購的股份將用於登出、實施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從2月6日表現來看,20家公司平均上漲5.88%,大幅跑贏上證指數,錦富技術、明冠新材漲幅超過10%,東材科技、協鑫整合強勢漲停,除協鑫整合2023年凈利潤增幅下限超150%外,世紀華通、康恩貝2023年凈利潤增幅下限分別達到105.64%、65%。
聲明:數據寶所有資訊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責編:謝伊嵐
校對:李淩鋒
數據寶
數據寶(shujubao2015):證券時報智能原創新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