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珍惜吧,這是未來5年最後一個大年三十了

2024-02-09科學

珍惜吧,這是未來5年最後一個大年三十了

今天是大年三十了,有一件事值得提醒一下:

請珍惜這個大年三十,因為它將是未來5年的最後一個年三十。從2025年到2029 年,連續5年的除夕都是大年二十九,再想過大年三十就得等到2030年了。

未來五年的年三十都「不見」了

這不是大年三十第一次「消失」了。

從2000年算起,到目前為止有8年都沒有大年三十,分別是2000年、2001年、2003年、2006年、2012年、2013年、2016年和2022年。但這些年份的大年三十只是「消失」了一年,第二年就又回來了,今年則不同,2024年2月9日是近年來最後一個大年三十,未來5年都只有大年二十九。

未來5年的大年三十,都去哪裏了?

都是月亮惹的禍

日子的多和少,其實和月亮息息相關。

天文學上把月亮周期性的圓缺變化稱為「月相」,這種變化主要來源於月球、太陽和地球相對位置的改變。

月球和地球一樣是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全靠反射太陽光發亮。當太陽、地球和月球三者大致在一條直線上且月球居中時,月球就以沒有陽光的黑暗半球對著我們,此時的月相叫做「新月」或「朔」,這一天叫「朔日」,即一個月中第一個無月之日,相當於農歷初一。此後,月亮就開始進行一個完整的周期執行。

圖源:參考資料[1]

這月相一個完整的周期變化,也叫作一個朔望月。

值得註意的是,一個朔望月周期並不是一個整數。

朔望月的變動範圍比較大,從不足29.3天到29.8天多都有可能,為了方便計算日子,就要有一個固定數值,於是就使用朔望月的平均長度29.530588天。但是天數必須是整數,同時要兼顧農歷每月初一必須為「朔日」,中國農歷就規定兩個「朔」之間的天數為一個月,大月為30日,小月為29日,大月和小月分別占六個月,因而農歷一年大約是354天。

農歷大小月的排列不固定,連續兩個大月或小月也是常事。如果遇到臘月的「朔」到正月的「朔」之間只有29天,即臘月是小月,那大年三十就會暫時「缺席」,如果有30天,大年三十就會按時出現。

例如,2024年1月11日這天是臘月初一,到2月10日正月初一中間一共有30天,屬於大月,大年三十自然不會「缺席」;而2025年1月19日是臘月初一,到2月17日正月初一中間只有29天,屬於小月,過完臘月二十九就直接進入大年初一了。

從2025年到2029年,臘月到正月之間的天數都是小月,所以才會出現連續5年的除夕大年三十「集體消失」的特殊情況。往後的2031年和2032年,以及2039~2041年的三年時間,大年三十也會持續「隱身」。

不斷變更的除夕

大年三十的「消失」之所以引起人們的關註,是因為在很多人心裏,除夕就是大年三十。

實際上,如今除夕是中國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這一天可能是大年三十,也可能是大年二十九,然而在古代,除夕不僅可能不是大年三十,甚至可能不在農歷臘月。

這主要是因為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們較看重對歲首的規定,也就是以哪個月份當作一年的開始,加上每換一個朝代,歷法也隨之改變,這就導致新年的起始月份比較混亂,相應的,歲末年初的「交接日」(即除夕)也不一致。

具體說來,先秦之初,各國的歷法還沒有完全統一,歲首的起始時間也是由各國自行設定。據【史記】記載,夏朝以一月為正月,商朝以十二月為正月,周朝以十一月為正月。到秦統一後,在全國頒行顓頊歷,以十月為正月,這種用法一直持續到西漢初年。漢武帝時期重新修訂歷法,制定了以正月為歲首、正月初一為元日的太陽歷,同時納入二十四節氣,改革置閏方式,至此中國傳統的農歷才基本形成。

在那些歲首變來變去的年份,自然歲末年初的「交接日」也變來變去。

城隍廟大羅盤|圖源:視覺中國

那麽我們今天的除夕到底是什麽時候才出現的呢?

「除夕」正式走進我們的視野則是到了晉朝。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首次提到「除夕」一詞,說明自晉以後基本形成了「除夕」的概念。

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

酒食相邀,稱為「別歲」;

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

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由此可以看出,晉朝的除夕活動和我們今天的除夕大抵相似。除夕夜合家團聚,吃喝玩樂以及守歲的習俗也一直延續到現在。除夕作為節日發展到隋唐,成為全民參與的年終大節,和我們今天的除夕同義。

圖源:視覺中國

那麽,即使古時「除夕」專指哪天不確定,古時的人就不過「辭舊迎新日」嗎?

雖然古時的「除夕」是否和現代一樣,專指農歷臘月的最後一天尚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盡管在過去歲首存在差異,但古人會選擇在新舊交接的時間點舉行祭祀百神和先祖的祭祀活動驅邪迎福,算是「除夕」的雛形。

只不過那時候還不叫除夕,而叫做「蠟(zhà)祭」和「臘祭」。

先說蠟祭。蠟祭是比較古老的農業歲時遺俗,主要在郊外和田間進行。天子帶領臣下和民眾對與農業生產有關的農神進行祭祀,歡慶農業豐收的同時報答包括益蟲在內的眾神對收成的保障。

蠟祭之後,就是全民放假了。人們不再勞作,可以享受過年的娛樂和清閑。從這個角度看,這和現代除夕之後人們迎來假期很相似。

再來說臘祭。這裏的「臘」指的是臘肉,是古時用獵獲的動物制成的祭品。臘祭主要是進行祭祖活動,包括答謝五祀(門神、戶神、土神、竈神、路神)和各自祖先的保佑恩賜,祈願來年風調雨順。

新年祭祀的食物|圖源:視覺中國

蠟祭和臘祭原本是兩個獨立的祭祀活動,分開舉行,互不幹擾。到了春秋戰國時代,隨著社會巨變、「禮崩樂亂」,加之蠟祭和臘祭日期相臨近,兩者逐步合二為一,統稱「臘祭」,成為一個酬拜百神、祭祀祖先、歡慶豐收的年終綜合性節慶。

【史記·天官書】記載:「臘明日,人眾卒歲,一會飲食,發陽氣,故曰初歲。」可見臘日(舉行臘祭的那一天)是年終祭祀的終點,相當於如今的除夕。如果要看各朝的臘日,就要根據歲首月份往前推才能得出。以周朝為例,十一月是正月,大致可以推斷它的臘日的月份應該是孟冬十月。到漢代,官方就正式確定了臘日的日期,為冬至後第三個戌日。

需要說明的一點是,現在年三十與大年初一在時間上前後相接,但臘日與正旦(正月初一)並沒有嚴格遵循這一規矩,唯一相同和不變的是二者都有送舊迎新的性質。

我們也不必過於糾結大年三十的有無,即便有的年份少了「年三十」,但年味不會少,過年的習俗和歡樂團聚氛圍也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