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一些基礎制造產品出口有所減少,這引起了一些人的高度關註。然而,與此同時,中國的高端制造業不斷擴充套件到國際市場,在全球範圍內取得了領先地位,卻遭受了一些人的無端貶損。
過去,中國大量出口如箱包、鞋襪等基礎制造產品,被譽為「世界工廠」。但現在,這些產品不再是我們出口的核心部份。
我們來看看一組最新的數據。今年前兩個月,中國出口的汽車數量再次超越日本,總量達到83.1萬輛,穩固了全球第一的位置。
出口的整車總額達到了1118.9億元人民幣,汽車零配件的出口額為1046.7億元,汽車行業的出口總額超過了2100億元。
值得註意的是,許多出口的汽車零部件在墨西哥等地進行組裝後,再被出口到美國等已開發國家。
而這一成就的背後,是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取得的突破。
但令人困惑的是,不少人對此有誤解,認為新能源汽車只是簡單的將傳統能源換為電池,並無技術創新。
還有觀點認為,現有的電池未來可能導致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
有人甚至斷言,中國不應發展新能源汽車,應放棄這一領域的領先地位。
這些論點十分奇怪,美國、日本、德國等汽車制造強國都在羨慕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完整性,但國內卻有聲音在惡意貶低它。
從2021年超過南韓,2022年超過德國,到2023年超過日本,我們連續超越了以往的前三名,現已成為全球第一,這讓傳統汽車強國感到壓力。
我們怎能放棄這一領先優勢,回到過去用服裝換飛機的老路上去?
1994年,中國出口一件服裝的價格大約三美元,需要8億件才能換取一架波音客機。
但現在,我們出口的新能源汽車的單價不斷攀升,從2019年的平均出口單價5000美元,到2022年平均每單價達2.2萬美元。
有人輕視新能源汽車,稱它不過是電池加四個輪子,但事實上,新能源汽車與傳統汽車在技術和部件上沒有太大差別。汽車工業被譽為「工業之母」,涉及成千上萬的零部件和眾多學科技術的整合。
我們不應盲目提升傳統汽車,同時貶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含量。
2023年,中國的傳統汽車出口為370萬輛,新能源汽車出口120萬輛。
這並非表明我們無法制造傳統汽車,而是說明我們的新能源汽車出口增長更為迅速。
反觀其他國家,他們可能無法制造新能源汽車,因為最大的區別在於電池技術,而這恰恰是我們的一個核心優勢。
即使是美國的特斯拉,也依賴中國的生產基地來完成其大部份汽車的交付。
至於電池可能引起的汙染問題,別忘了西方國家發展傳統汽車已百年,至今未能解決燃油汙染問題。而中國已在電池回收技術上投入巨資,未來解決這一問題或許並不需百年。
因此,當我們在這個行業取得領先時,我們更應該對自己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