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金融市場可謂波瀾起伏,狀況頻出。有抵押隔夜融資利率再度突破 5%,這一數據令人矚目。10 月 1 日,該利率達到 5.05%,雖在 10 月 2 日稍有回落至 4.92%,但仍處於心絞痛級別。
按照通常的健康指標,有抵押隔夜融資利率在 4.81%被視為正常,一旦超過便意味著市場可能存在隱患。而如今的高利率,清晰地表明美國市場的流動性出現了嚴重問題。要知道,這一利率反映的是美國銀行間拆借資金的成本,其數值越高,越凸顯市場資金的匱乏。
令人費解的是,美國明明已經降息,且一次性大幅降息 50 個基點,照理說流動性應當充裕,可現實卻截然相反。
與此同時,股神巴菲特的一系列操作也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註。他再度減持超過 854 萬股的美國銀行股票,價值約 3.379 億美元。僅在對美國銀行的投資上,巴菲特這幾個月的減持規模就高達幾十億美元。算上在蘋果等公司的減持,累計更是超過了 1000 億美元。如今,巴菲特持有的現金儲備已超 2000 億美元。
9 月 24 日美國降息之後,標普 500 的表現也不盡人意。這一系列的現象不得不讓人深思,美國金融市場究竟怎麽了?
美國一直以來憑借其強大的金融體系在全球占據主導地位,但如今市場流動性的緊張以及投資巨頭的減持行為,無疑給美國經濟的前景蒙上了一層陰影。有抵押隔夜融資利率的飆升,反映出銀行體系內部的資金緊張,或許暗示著金融機構對風險的擔憂加劇,信用擴張的意願降低。
巴菲特的持續減持,或許是他對當前市場估值過高、未來增長前景不樂觀的判斷。這不僅是他個人投資策略的調整,更可能成為市場信心動搖的一個訊號。
在這樣的形勢下,美國還能在金融市場的困境中堅持多久?是能夠迅速調整政策、穩定市場,還是會在這場風波中越陷越深,對全球經濟產生更大的沖擊?這一切都有待時間的檢驗,但毫無疑問,當前的局勢對於美國乃至全球經濟而言,都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然而,挑戰往往也伴隨著機遇。對於其他國家和地區來說,如何在這場動蕩中把握機遇,最佳化自身的金融結構,提升經濟的韌性,將是一個值得深入思考和積極探索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