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嵩明盤活土地資源 開啟鄉村振興新空間

2024-04-01三農

盤活農村居民最大的「沈睡資產」,讓改革紅利惠及農民、農村以及全縣經濟社會發展諸方面。近年來,嵩明縣積極探索農村宅基地「所有權、使用權、資格權」三權分置制度,在楊橋街道先行先試、重點突破,積極推動老舊房屋和閑置土地盤活,在利用好農村土地資源的同時提升人居環境,讓村莊變得更美麗。

盤活閑置宅基地 讓老百姓「住有所居」

對於楊橋街道月家社群高古墩小組的居民尹棋一家來說,搬新家是這些年來最大的心願。「雖然這幾年在外打工賺了點錢,但一直沒有建房指標,一家10口人只能擠在老房子裏。」今年春節,尹棋一家迎來雙喜臨門——搬新家、過新年!

「我們特意買了很多新春裝飾品,把新家從上到下都裝扮一新。我姑娘的生日是除夕,今年春節更熱鬧了!」尹棋說。

今年春節,和尹棋家一樣建了新房的還有12戶。

尹棋能實作心願,全是因為村裏的老舊房屋和閑置土地盤活利用計畫。

月家社群高古墩居民小組有農戶257戶,總人口822人。「但近10年村裏都沒有建房指標,導致無房戶、窄房戶越來越多。」一邊是群眾日益增長的建房需求,一邊是老舊宅基地糾紛不斷,人多地少,怎樣保障居住?

於是,楊橋街道決定以「保障居住、管住亂建、盤活閑置」為總體要求,向盤活閑置資源要空間、向規範農民建房要效益,提升土地綜合利用效率,對村中長期閑置、年久失修且無人居住的老舊房屋進行全面摸底排查,並邀請第三方專業單位對地塊、房屋進行勘測、規劃、設計。村級組織在尊重群眾意願、妥善處置權屬爭議的基礎上,采取經濟補償、「土地銀行」等方式對農戶予以補償,將盤活的土地規劃為無房產、窄房產的住戶審批宅基地資源。

「我們把小組裏的老舊宅基地劃分成6個片區,依次推進。需盤活最佳化的宅基地一共涉及100多戶群眾和30多戶無房戶、窄房戶。」月家社群黨總支書記馬金伍說。

村裏人、村中事,大家商量著辦。很快,一場場民情懇談會、協商議事戶主會開到群眾家門口。你一言我一語,討論的結果最終形成決議,張貼在村小組的公開欄上,並由協商議事會、戶主會透過。

「一戶一宅,大家都希望有最公平的結果。」馬金伍說:「我們統一標準,不管房子還是院子,無房戶、窄房戶以資金補給退讓戶。新建房統一外觀,公共部份的道路、雨汙分流大家共同承擔,共同產權共同管理。」

一個多月後,月家社群老舊房屋和閑置土地盤活利用計畫一期試點計畫順利啟動,計畫共涉及居民14戶,28間房屋,盤活後的土地由村小組統一收回並統規自建12戶,公共道路寬4公尺。

讓「沈睡」宅基地「流動」起來,楊橋街道現已拆除月家社群農村老舊房屋、殘垣斷壁2150平方米,騰出村莊建設用地約3100平方米,開啟鄉村振興新空間。

老百姓「住有優居」 為鄉村振興註入新動力

釋放土地存量,改善鄉村人居環境,推進鄉村振興。楊橋街道以扮靚美麗庭院,以「內外兼修」促「華麗轉身」。

龍街社群緊抓「家庭」小世界,書寫鄉村環境「美麗」大文章,推動「居民事、居民議、居民為」,社群統籌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實施方案,按照環境整潔清潔美、擺放整齊有序美、庭院設計布局美、種樹栽花綠化美、家風家訓風尚美的「五美」標準,對居民庭院進行量化計分評比。評比以戶為單位,對評比勝出戶授以「美麗庭院」門牌,並給予表彰,在調動居民參與環境美化、綠化積極性的同時,推動鄉村從「一處美」到「處處美」。

同時,在各社群實施汙水管網改造工程,做好雨汙分流、截汙為流,解決群眾關註的雨汙混流、汙水外溢、排水不暢等問題,率先在街道社群裏具備經濟條件的白鶴、矣鐸、黑營盤、布能、龍街、上禾等社群進行雨汙分流改造,打通地下管網「毛細血管」。目前轄區共新建管網44.2285千米,社群人居環境進一步提升,水體環境進一步改善。

重視古宅古建築保護和人文歷史資源挖掘,楊橋街道依托網格化管理,建立危舊房屋台賬,以修舊如舊方式實作「禾熝」「董家大院」「楊家大院」等古宅的翻新改造,計劃修繕改造老舊古宅800余平方米,尋回鄉愁情懷,促進文物保護與文旅開發共贏。(昆明日報 記者楊陽 通訊員周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