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一颗彩椒如何「长」成亿元产业

2024-05-31三农

温室大棚内的彩椒 。曹能兴鑫/摄

东斟灌村地处山东省寿光市的最东端,既不靠近交通要道,也没有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1993年以前,「靠天吃饭,土里刨食」曾是村里的真实写照,不少农民祖祖辈辈以种「大路菜」为生,经济效益较低,有的连基本口粮都难以自给。

但如今,东斟灌村成了全国闻名的彩椒种植专业村,年产彩椒2.3万吨,产值超过1.6亿元,销路已拓展至海外。

曾经「往外走」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地选择回乡创业。现在,这个不到600户家庭的村子里,从事大棚种植的「70后」「80后」「90后」占到了菜农数量的56%。逐渐挑起大梁的「棚二代」,为村子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新的希望。

村里的年轻人回来了

4月下旬,东斟灌村的一座彩椒大棚内一派仲夏景象:30摄氏度以上的室温,上百根盘满彩椒藤蔓的细绳上缀满了正在成熟的彩椒,红黄交错,深浅不一,更多的正由酱油色转为亮红色。再有半个月,就能全部待价而沽了。

今年34岁的李纪民是土生土长的东斟灌村人,和许多年轻人一样,大学毕业之初他选择在大城市打拼。他说,以前在外月收入平均在1.3万元左右,但前些年在与发小们闲聚中得知,当年选择回乡种大棚的朋友们纷纷在田间地头找到了新财富,「收入是我的三四倍」。

2021年李纪民回到家乡,从父母手中接过「接力棒」,开始种植五彩椒,成为一名地地道道的「棚二代」。

经过深思熟虑,李纪民用自己的积蓄和父母的资助,同时借助农村信用社提供的30万元贷款,共计投资超过100万元,成功建起两座长达170米的高标准冬暖式蔬菜大棚。

同样是种地,与父辈们不同的是,李纪民更懂得用科技来提高生产效率。

「就拿打药作业来说,已经换了三代设备:第一代是背式手动打药器,第二代是电动喷药器,第三代是轨道式喷雾器。」李纪民手拿遥控器轻轻一按,棚顶的轨道式喷雾器就一边喷水雾一边沿着轨道缓缓前行,1个小时不到,整座大棚就完成了作业。

李纪民在大棚里查看彩椒长势。曹能兴鑫/摄

「用这个,可以喷水、喷药、喷水肥。以往的手动打药器需要连续作业六七个小时,现在轻松太多了。」李纪民说,过去种一座2亩地的大棚,父母两个人几乎天天扎在棚里;现在他一个人轻松管理两座5亩地的大棚,一般情况下,每天只需要在棚里工作两三个小时。

据了解,过去三年间,东斟灌村新建了100多座新式高标准大棚,并普遍配备了自动放风机、自动控温机、水肥一体机等现代化设备,实现了农业生产的精确感知、精准操作和精细管理,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

「棚二代」在奋进,「棚一代」也没有被淘汰。随着村里的彩椒产业不断壮大,种植户的收入稳步上升,与此同时,也催生出了包括栽苗、打杈、采摘等多支专业化工作团队。「村子里没有建新棚打算的老一辈们,凭借自己丰富的种植经验,可以灵活选择承接无法用机器代替的工作,如落蔓、栽苗、采摘、盖地膜等。工资都是按小时计算:落蔓,一个人一小时22元;采摘,一个人一小时28元……」李纪民说,这种模式不仅和有想法、有冲劲儿的年轻人形成了互补关系,同时也为当地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直接实现了富余劳动力的村内转移。

如今,李纪民不仅成为当地返乡创业的带头人之一,还担任了东斟灌村党支部委员、文书。这些年,像李纪民一样回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去年价格好,一年下来平均能卖到4块钱一斤。我一般是在每年的9月种苗,一直采摘到来年7月。简单算一下,每棵苗结的彩椒能卖30块钱,除去10块钱的成本,每棵净赚20块钱。一座棚能种大概11000棵,两座棚就是22000棵,所以,去年我两座大棚的纯利超过了40万元。三年时间,不仅回了本,还有不少富余呢。」对于李纪民来说,种植头两年就迎来大丰收,这份惊喜和鼓励一直延续至今。

「今年争取再扩建一座大棚。」「无债一身轻」的李纪民,对未来充满期待。

组织做后盾,种植户抱团发展

其实,东斟灌村的彩椒致富路并非一日之功。

当年,为了改变村民们「靠天吃饭,土里刨食」的生产生活方式,东斟灌村党支部书记李新生与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接触到了以色列的「五彩椒」,该品种不仅富含维生素、营养价值高,还有巨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李新生意识到,实现村子发展转型的机会来了。

一年后,承载着全村发展期望的椒苗,终于在试验田里长成了。令人欣喜的是,与原先种植黄瓜相比,纯收入增加了约20%,这让李新生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50户、100户、200户……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种植五彩椒的行列中来。

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问题也随之而来。以往「一家一户单打独斗」的种植方式使得客商成了拥有主动权的一方,因此时常出现蔬菜批发商扯皮压价、克扣菜款、打白条甚至欠款跑路等情况,村民经常吃「哑巴亏」。

为解决群众「卖菜难、维权难」的问题,村党支部公开征求群众意见后,于2008年10月成立了斟都果菜专业合作社,全村种植户入股,集体办蔬菜批发市场,实行「买卖分离,分头结算」的运营模式。同时,村「两委」在技术、农资、营销、品牌等方面直接为菜农提供全方位服务,为村民收益上了「双保险」。

李新生表示,按照「党建引领+村社互动+抱团发展」的思路,形成了「市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效益很快得到明显提升。

从最初的尝试,到交易量逐渐增加,想种菜的村民越来越多,但村里的土地却不够用了——最多的农户有10亩地,最少的仅1亩地。

为切实化解土地「耕种难」问题,2012年3月,在土地流转群众自愿、土地价格群众自定的基础上,由村「两委」领办了土地股份合作社,采取「动账不动地」的办法,将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份,交由合作社统一规划和管理。

记者了解到,这些土地将被重新分配给具备劳动能力和种植意愿的村民,而不愿参与耕种的村民,则可通过股权分红的形式获得稳定收益,如同办了一份土地养老保险。可以说,不论种地的还是不种地的,都得到了实惠。

李新生(左二)在村民李保先的大棚里察看五彩椒长势。东斟灌村村委/供图

「此外,我们会根据人口变动,股份一年一调整,承包费三年一调整。今年,在综合考量当前土地市场价格以及大棚建设年限和地块差异的基础上,土地价格由过去的每亩600元分别上调至900、1000、1200元,村民年分红增加至每人1200元。」李新生补充道,土地流转后,全村发展起大型农业园区6个,实现年收益8000万元,村集体收入实现成倍增长。全村三分之一的村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专职从事工业、服务业发展。村民年人均增收1万多元,村集体收入也从过去的30万元增加到180万元。

解决了土地问题,规模经营大幅提升后,资金又成了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为解决村民建棚、生产中的资金难题,2015年10月,村党支部创新领办了资金互助合作社,既盘活了村民手中的闲钱,又解决了规模发展的资金难题。目前,全村已有376户村民加入资金互助合作社,先后为200多户村民提供贷款共1000多万元。

从果菜合作社到土地合作社、资金合作社,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人共同谱写了「彩椒」华章,走出一条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生动范例。

让农产品卖得更快、更远

蔬菜种植面积那么大,卖不出去怎么办?品牌化是产业发展的关键。2011年,果菜合作社申请注册了「斟都」商标,获得良好的品牌效应,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效衔接;2013年,「斟灌彩椒」申请并通过了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彩椒种植户均增收达2.2万元,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2019年,合作社登记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备案,产品出口至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新加坡等国,「斟灌彩椒」的名声渐渐叫响。2020年,合作社又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认证生产基地,「斟灌彩椒」端上了大湾区百姓的餐桌。

工人正在分拣彩椒。东斟灌村村委/供图

此外,随着电子商务、网上交易以及约定配送等新型交易业务的迅速崛起,合作社依托京东生鲜、顺丰优选、抖音等电商销售平台,开辟和延伸了新的市场空间,客商越来越多,销路越来越广。

「像这种还带点酱油色的彩椒,通常采摘下来就会送到边贸市场,在长途运输中它会自然成熟,不会对品质和口感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蔬菜大棚里,李纪民轻巧地拉动一根彩椒藤蔓向记者展示。「其实,不只是村里的五彩椒,整个寿光蔬菜一直以来都是市场上的‘抢手货’,现在有了全产业链的保障,我们只管放心种,根本不愁卖。」

值得注意的是,发展农村电商,远不止是卖货,更为关键的是搭建起智慧畅通的物流体系。这意味着,在「种得好」「销得广」之后,还要保证能够将农产品快速顺畅地运出去。

为直播电商准备的展示台 东斟灌村村委/供图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动农村流通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

为构建多元化联运物流体系,一方面,寿光市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健全完善公路、铁路、水路等交通网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保障。目前,寿光市已形成了三大物流片区:以晨鸣国际物流中心、快递物流园等为主的西部市场物流片区;以临港物流园、侯镇项目区物流园、鲁清铁路物流园等为主的北部临港物流片区;以山东寿光果菜批发市场等为主的东部果蔬物流片区。

另一方面,寿光至哈尔滨的「绿色直通车」,至日本、韩国的「蓝色通道」,至美国、委内瑞拉等国的「空中走廊」……一系列班线的开通,实现了农产品销售「海陆空」齐发,每年有数万吨蔬菜产品出口到欧美、日韩、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截至2023年,寿光市物流企业达到700余家,营运性机动车保有量3.2万辆,港航企业有20家。

如今,行情节节走高,产销体系逐渐完善,群众致富信心满满,东斟灌村的振兴之路越走越宽。

「说个最明显的变化,现在大部分乡亲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靠自己就能实现再扩张,几乎不再需要信贷支持,甚至还成了各家银行的香饽饽。」谈及这些年东斟灌村的变化,李新生欣慰地说。

未来,东斟灌村将持续加大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普及与应用,以质量提升和科技支撑实现单产与品质的双重提高。同时,注重蔬菜品牌创建,扩大蔬菜销售,积极促进蔬菜生产与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作者:胡梦飞 本刊记者

来源:【中国新闻发布】杂志2024年第5期(总第029期)专题报道栏目

声明:本刊出版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本刊文字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