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从诸葛亮【诫子书】到苏东坡【洗儿诗】,看古人如何教孩子读书

2024-07-22教育

最近,电影【抓娃娃】热映,让不少观众开始反思家庭教育问题。影片中,沈腾马丽饰演的一对超级大富豪,人为地制造了一个特别穷苦的家庭,想让儿子在逆境中成长,懂得一切来之不易。现实生活中,对这种吃苦式教育模式,很多长辈仍在「乐此不疲」,即便时代变了,但吃苦思想仍根深蒂固,没苦也要硬吃。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不妨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问题的。

村童闹学图 明·仇英 大英博物馆藏

【成才固然重要……】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苏东坡【洗儿诗】

苏东坡,才华横溢,豁达乐观,诗歌刚落笔墨,就为人传阅诵读,迷妹迷弟无数。但这位大文豪,光芒过于耀眼,生性过于耿直,一生仕途坎坷,屡次被贬。此诗写于他因「乌台诗案」被贬谪黄州期间,侍妾朝云产下一子,苏东坡欣然着笔。

这可以理解为他生不得志的反讽,但更多的是对孩子平安健康的真切期盼。聪明有何用?不还是被下狱中历经生死劫吗?不还是做一个闲散官无所事事吗?笨一点,用心体验生活的纯真,感受生命的美好,也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这是一位了悟人生真谛的父亲,他知道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人是渺小的,不如珍惜当下,开心活着。

日居月诸,渐免于孩。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陶渊明【命子】

陶渊明四十二岁时,长子陶俨已十四岁。古人男子十五岁就要开始束发,习会各种技艺和本领。「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生而为父母,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就连淡薄明志的陶渊明,也曾写下「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劝勉之言。

而陶渊明的教育智慧在于,他告诉孩子:我盼你成才,但若不才,也没关系。

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光彩,不成才也能快乐过一生。把自己和孩子一起逼上独木桥,没有人会是赢家。

五代马仁寿开蒙要训手稿 不详 佚名 法国国家博物馆藏

【为何要读书】

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闲适无事之人,镇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每见人栖栖皇皇,觉举动无不碍者,此必不读书之人也。——张英【聪训斋语】

读书成才,为什么读书?安徽桐城派的张英给出了答案,「书卷乃养心第一妙物」。张英是个人才,化解矛盾纠纷的经典诗作【六尺巷】就是出自他手,儿子张廷玉深得其真传。

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一生治家、治学、治军、治政思想的集中体现。这位出生在一个普通耕读家庭的读书人,勤奋好学,毅力极强,靠自己的努力实现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为官之后,仍修身律己,勤俭廉劳。从家书往来摘要可以看出,勤、俭、谦是曾国藩教育子女的「三字真言」。

【论语】有言:「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这句话是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曾国藩将其延展,希望9岁幼子曾纪鸿,在安乐和贫困中都能生活,成为读书明理的君子。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

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欲知学之力,贤愚同一初。

恩义有相夺,作诗劝踌躇。

——韩愈【符读书城南】

这是韩愈写给长安城南别墅读书的儿子韩符的劝学诗。文中用了大量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读书的重要性。人生来都是一样的,读书才让人有了差别,饱读诗书才让人成为真正的人。

原来「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的韩文公,对外掀起文体改革的古文运动,师门桃李满天下,对内面对自己的孩子,劝起学来也是谆谆教导、字字泣血啊。

孟母教子图局部 清·康涛 故宫博物院藏

【怎样读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这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晚年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家书。短短百余来字,文字清新雅致,读起来意蕴悠长。其中,「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句广为流传,不但讲明修身养性的途径和方法,也指明了立志与学习的关系。

全文的字眼是「静」字,共出现了3次。静,才能修身,才能致远,才能学有所得。正与【中庸】所言相通:「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人闲车马慢,路遥星亦辞」的古时,诸葛亮尚且将「静」作为劝诫幼子的家训,更何况如此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呢?不能输在起跑线的焦虑、无止境的作业和课外班……裹挟其中、全力奔跑的孩子们,又怎能慎独其身、修心养性呢?

我们从古人身上学到的第一课,或许是静下来。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韩文公劝读书,与之对应的是,陆放翁劝实践。

陆游告诫儿子,纸上所言还是浅显了,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勇敢实践,真正感受之后,书本的知识才能内化为自身本领,受用一生。

总而言之,上面几位父亲,都是从个人生平经历出发,从不同维度表达了对孩子的期望或要求。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孟子的这段至理名言是吃苦教育最早的理论依据。遗憾的是,这段话往往被曲解。真正的吃苦教育不仅仅是「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更重要的是「苦其心志」。

【史记·管晏列传】有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说,只有当人的物质生活得到保障时,才能够懂得行为规范和道理。吃苦或许指的是吃读书的苦,而非影片中认为制造的生活的苦。

从诸葛亮到苏东坡,七位父亲,展示了不同的教育法则。可见,从古至今,不少父母都在担心,踏错一步、走慢一点,都可能导致孩子的人生「走偏」,到了现代,甚至还催生出「人生规划师」这样的新工种。

但是孩子的成长,真的能完美规划吗?学习成绩的好坏,真的就是衡量一个人优秀与否的标准吗?我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管要比不管强。可是仍然要问一句,界限到底在哪里? 杨宗

据方志江苏 国馆 央视新闻 河南卫视等 综合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