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教育

「一分钟抢完预约名额」,大学开放应有更多探索

2024-07-22教育

暑假来临,带着「小神兽」们去大学转转,领略下大学气质,嗅嗅大学精神,瞻望下大学生活,寓教于乐,对于许多家长无疑是一个好选择。但一个现实是,即使是暑假,进入许多高校依旧不是那么容易。

暑假以来,多所高校都开放暑期校园预约参观。根据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发布的通告,两所高校分别从7月8日和7月13日开始,开放今年暑期校园对外参观。据媒体报道,虽然称为开放校园对外参观,但是进入两所高校均需提前预约。以北京大学为例,在7月18日上午8点开放7月25日的校园参观名额后,仅1分钟左右,所有的名额即被抢光。

个人资料都还没填好,名额就被抢没了,是不少公众在预约时的切实体验。这背后暴露出的,依旧是「入高校难」这一问题,像横亘在公众与高校之间的一堵墙,增强了多少陌生,也空添了不少误解。理解不少高校的预约制度,毕竟高校是教学机构、研究机构,许多研究都需要清静的环境,让研究者们沉下心来,心无旁骛;而如清北等平时就未开放的高校,在暑假不限制人次地开放,跳过了一个过渡阶段,必定会引发一波不小的参观热潮,也是高校所不能承受之重。

持续快两年的高校开放之争,高校也需要读懂公众的开放期待。高校也不妨认识到,公众的大学「朝圣」,本就是对于大学精神和办学气质的肯定,「带孩子来这里感受一下顶尖学府的氛围,希望他能够感受到这里的不一样」;此外,一些名校,不仅仅是办学场所,也是历史的见证者,例如北京大学充分发挥和弘扬五四精神,它是大学,也是历史的一部分。公众希望走进校园了解更多历史与文化的知识,也是情理之中。

更现实的问题是,「预约名额1分钟被抢光」这种情况能否有所改善?大学开放能否有更多的创新举措?这也不是预约入校首次引发热议了,去年清北两校就因为暑期预约入校引发不少争议,但目前看来,清华大学「谢绝商业机构组织人员到校内开展‘一日游’活动,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进行摄影、摄像、直播等活动」似乎已有改善。

据媒体报道,目前清北校外依旧有不少的黄牛,300元便能入校,这也很难不让人疑惑,一分钟就被抢完的入校名额,其中有无相关组织利用技术大量预约然后兜售牟利?一句「可以向学校保卫部门反映或者报警」,过于冰冷,过于敷衍,从技术层面规避黄牛对于顶级名校或许没那么难吧。

这也是吊诡之处,清北等顶级名校,拥有全国最好的资源和技术人才,按理说,如预约入校等便民服务理当体现其越人之处。可从目前的预约制度看,反而衬托出高校的平庸了。这既是应当自省之处,也是改进之处——高校的开放应当体现出高明,在细微处体现大学精神。

复旦大学是一个可以借鉴的例子。同样是暑假,复旦大学依旧坚持其刷身份证入校的政策,迎来了比3月刚开放时更多的人流。但在划区开放、限时开放食堂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似乎一切都在平常化。学生不再抱怨,与参观者共享校园,参观者也恪守大学的规则,大学重新拥抱城市,「大学之大」熠熠生辉。

这也在警示不少高校,别打着「影响教学」的旗号营造虚假两难,开放与教学科研并非得此失彼的选择题。把大学校门既要打开,也要开好,这既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等校训的另一个「写法」,也是大学从另一个维度为社会输出价值。大学是社会的智慧高地,这种智慧也应当体现在如何开放上。总之,期待大学在开放上更多创新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