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科技金融與新質生產力的「雙向奔赴」

2024-05-07財經

策劃人手記:

2023 年 12 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兩會期間,黨中央、國務院也多次強調必須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為此,本期【理論研究】特約北京大學普惠金融與法律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顧雷、摩爾執行緒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創始投資人蔡傑,從科技金融和新質生產力兩個角度,闡述了以科技金融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歷史成就,深刻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困難並提出諸多建議。

成就與亮點

北京大學普惠金融與法律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顧雷:

當前,全球前沿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進入空前活躍時期,為制造、能源、資訊、生命、空間、海洋領域提供了更多創新源泉,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模式。一方面,引金融「活水」潤科技創新,以技術創新與模式變革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初步形成「科技—產業—金融」良性迴圈,做好「數碼金融」大文章;另一方面,以科技創新促金融轉型,推動金融機構數碼化轉型,加快數碼經濟發展,實作產業與金融、科技與金融的融合,建立數碼化高標準市場體系,創新生產要素配置方式,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重塑科技行業發展新格局,讓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向發展新質生產力方向順暢流動,成為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進步的強大動力。

痛點與不足

摩爾執行緒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創始投資人蔡傑:

在金融體系方面,雖然中國金融市場已經開始對支持新質生產力作出一些探索,但商業模式和社會實踐尚不成熟,科技體制仍存在突出短板,一些深層次機制障礙還沒有徹底破除,支持新質生產力創新風控體系也亟待完善。在市場實踐方面,金融機構、科技型企業雖然是新質生產力的主體,但在業務合規、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和公司治理等方面依然十分薄弱,不能完全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在新質生產力人才培養和理論研究方面,目前中國不僅精通新質生產力人才缺乏,對新質生產力的認識也停留於傳統工業化社會的知識模式,缺乏有說服力的新質生產力系統性理論和研究成果,更缺乏對新質生產力實證數據和模型分析,無法準確反映新質生產力理論架構、市場價值。

五大發力點

北京大學普惠金融與法律監管研究基地副主任顧雷:

把政治優勢、制度優勢轉化為科技金融強大動能;大力發展綠色金融,提高支持直達性和精準度;充分發揮銀行業金融機構投融資作用;最佳化資本市場結構,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充裕和可持續資金支持;樹立數碼科技金融創新理念。一方面,透過「產業數碼化」改造傳統產業,盡快將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雲端運算等數碼技術套用到傳統金融行業,借助資訊數碼技術改變傳統金融服務模式,緩解實體企業融資困境,提高企業和實體經濟中資源配置效率,使傳統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另一方面,透過「數碼產業化」創造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打通生產、流通、交換和消費各個環節堵點,加快建設數碼經濟、數碼社會、數碼政府,以數碼化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加強關鍵數碼技術創新套用,加快推動數碼產業化,助力構建新質生產力的健康發展格局。(見表)

需註意的內容

摩爾執行緒智能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創始投資人蔡傑:

一是完善科技金融供給體系,加強市場協同效應;二是最佳化科技金融配套機制,強化新質生產力發展動能;三是豐富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新質生產力多元化融資需求;四是加強產學研聯動,推動科技金融與新質生產力研發深度融合;五是探索新質生產力創新容錯機制。未來,金融機構需要不斷探索科技型企業容錯機制,及時推出科技型企業盡職免責管理辦法,做好科技金融信貸從業人員的減壓保障,健全風險補償機制。

點選閱讀原文,了解更多

大家都在看

多家銀行釋出公告!下架這一產品◆北京、上海、深圳樓市大訊息!◆又一國宣布對中國公民免簽◆多條高鐵票價調整
七項違法違規,這家機構被「雙罰」!
應對梅大高速路面塌方災害,險企第一時間賠付的公共責任險是什麽?

來源:金融時報客戶端

記者:謝晶晶

編輯:劉能靜

郵箱:[email protected]

關註金融時報公眾號 看更多獨家新聞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