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曲永義:新質生產力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相輔相成

2024-04-26財經

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道

「從去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黑龍江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以來,到目前總書記已經11次提到新質生產力,我總結這11次發言,每次都有新觀點,這體現出新質生產力的不竭動力。」在闡述新質生產力內涵時,中國社科院工業經濟研究所黨委書記曲永義說。

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中,習近平總書記對「新質生產力」的概念作出了全面闡述。伴隨中央對新質生產力本質、外延以及實作路徑的論述,新質生產力的理論體系也更加完整。

在【產業藍皮書:中國產業競爭力報告(2023)】(以下簡稱「【產業藍皮書】」)學術研討會上,曲永義總結了新質生產力的一些特質。「從我的觀察看,我認為新質生產力的‘新’包含了新發展理念、顛覆性科技創新、新要素和新載體這4方面特質。」曲永義說。

具體來看,「新」首先是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其次是以顛覆性科技創新作為動力,再次是把數據作為一種要素加入到生產力中,這改變了傳統經濟學對土地、資金等生產要素的定義。

最後一個特質是新載體。曲永義解釋說,新質生產力概念在提出之初,大家的關註重點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但隨著新質生產力外延的拓展,傳統產業的深度轉型也是新質生產力的一種體現。

對於「質」,其代表著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質素。從產業體系建設角度看,質是產業創新和產業升級的體現。「實際上,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和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是相輔相成的關系,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可以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反過來說,現代產業體系建設的根本目的也是為了發展新質生產力。」曲永義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素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碼中國。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立足新發展階段,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既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經濟高質素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抓手。

「如何透過科技創新推動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是當前需要思考的問題。」曲永義認為,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一方面是推動傳統產業的升級轉型,另一方面要補產業鏈短板。

現代化產業體系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現代農業為基礎、先進制造業為主幹、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旨在形成高端價值鏈,塑造國際有利競爭,並能夠面向未來發展趨勢實作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產業體系。

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的大背景下,中國原始創新能力還不強,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也不高,這意味著,中國要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還需要盡快破解「卡脖子」難題。

曲永義認為,要解決卡脖子難題,需要建設良好的生態環境。「要把著力點放在最佳化政策環境上,透過加強文化引領,啟用市場活力和企業內生動力。同時,還要完善相關政策制度,並行揮競爭性政策的引領作用。」

【產業藍皮書】指出,政府支持是提升產業集群韌性的重要因素。目前政府的支持措施包括稅收優惠、提供創新基金和科研經費等,這些措施可以為集群在面對外部沖擊時提供緩沖,促使集群更好地適應變化。

此外,【產業藍皮書】還建議,政府還可以設立專門機構,如創新基地、孵化器和人才中心來支持產業集群的創新能力提升,這些機構能夠為創新型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市場資訊、培訓和資金等資源,從而加速新技術和新產品的研發和套用。

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並以新質生產力賦能支柱產業叠代升級,努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業集群,進而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提供重要支撐。

(編輯:孟慶偉 稽核:郝成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