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小山村,何以成為研學熱土?

2024-07-12三農

潮新聞 通訊員 胡傑榮 縣委報道組 汪峰立

暑期才剛剛開始,縉雲縣雙溪口鄉姓潘村黨總支書記朱妙火卻異常忙碌,每天陸續接待來自各大院校的調研團隊。

「最近幾天,我們已經接待了浙江師範大學、中國計量大學、台州學院等多家高校的研學團隊,每個團隊都是直接聯系過來的,最近還有好幾家院校在咨詢,希望前來調研,另外還有兩位清華大學的在讀博士將在村裏駐點30天左右,專題調研博士文化挖掘傳承」,朱妙火自豪地介紹道。

作為常住人口僅千余人的小山村,緣何會成為暑期研學的熱土呢?「環境優美、人文厚重、農業產業興旺,作為一個小山村,能夠集這三個優點於一身,是非常難得的,這也是我選擇帶領學生到姓潘村調研的原因之一」,一位帶隊老師給出了答案。

浙江師範大學老師、學生在姓潘村調研

雙溪口鄉姓潘村距縉雲縣城21公裏,面積約2.1平方公裏,常住人囗僅有1100余人。村子雖小,但環境很美。全村房前屋後、沿街溪畔,無不遍植杏樹,沿溪「杏花走廓」長達1000多米,是名副其實的「杏花村」。依托這一生態資源優勢,姓潘村連續十余年舉辦杏花節,打造鎖心台、雲多處、無二心等眾多文旅IP,編排唯美愛情雙人舞【鎖心記】、漢服群舞、民俗踩街、魁星點狀元等節目,推出清明粿、狀元牌、杏花酒等特色產品,在每年杏花盛開時吸引來自四面八方的遊客前來賞杏花、觀民俗、品美食,感受杏花村的獨特魅力。據不完全統計,每年杏花盛開時節,遊客人流量達2-3萬人次。此外,該村還挖掘出摩崖石刻、潘姓宗祠、關公殿、鎖星橋、石拱橋等古建築、古遺跡,為小山村增添了不少「顏值」。

每年三月姓潘村遊人如織

村子雖小,但人才輩出。作為一個擁有600余年歷史的古村落,姓潘村的人文魅力格外獨特, 全村耕讀家風濃厚,設有專項獎學金獎勵本村考上重點線的學生。迄今為止,該村已經走出了19位博士和70多位教師,還有4名在讀博士研究生,近10名在讀碩士研究生,更有「一家五博士」的佳話。村內建有博士山、博士林、博士廣場、大學門、博士亭等博士節點,是遠近聞名的「博士村」。今年3月,還在姓潘村召開了縉雲縣博士大會籌備會暨姓潘博士沙龍,邀請博士鄉賢圍繞「山鄉迸進話共富,兩進兩回促振興」主題開展座談交流,透過學術思想的碰撞與交融,為家鄉發展把脈問診。除了博士,該村還有槍劍雙絕的00後男孩潘君科在金磚國家運動會上勇奪「一金一銀」,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潘壽亮將全縣首家鄉村油畫藝術館建在了村內,更是為姓潘的人文氣息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吸引遠近遊客。

大學門

村子雖小,但產業不少。姓潘村依山傍水,生態資源豐富,米仁、板栗、茶葉等農業產業皆有一定規模。尤其是作為傳統道地主產區及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縉雲米仁」的主產地,姓潘村出產的米仁品質好、營養價值高,深受省內外市民喜愛。2018年以來,姓潘村依托「股份經濟合作社+米仁專業合作社+農戶」模式,靈活運用資金和技術入股的方式啟用各方資源要素,全村米仁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年產量達5萬斤,年銷售額突破50萬元,帶動包括20余戶低收入農戶在內的村民成為米仁豐收戶。近年來,該村又對標「中國米仁看縉雲,縉雲米仁看雙溪」的定位,鄉、村兩級攜手實行米仁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保護行動,同浙江中醫藥大學、康萊特公司、浙農集團、省農科院等知名院校、企業共謀米仁產業發展,並將米仁與黃帝文化相結合,研究開發米仁飲品、米仁藥膳等系列產品,進一步延伸米仁產業鏈,開啟了米仁產業發展新征程。

米仁豐收

「多年來,姓潘村充分運用資源稟賦,走出了一條農文旅融合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下一步我們將做深做實鄉村發展大文章,提供更多可學、可看、可復制的經驗」,雙溪口鄉相關負責人表示。

據了解,縉雲縣雙溪口鄉被列入「建行裕農通杯」第七屆浙江省大學生鄉村振興創意大賽競賽合作基地鄉鎮,雙溪口村、姓潘村被列入招標村,系縉雲縣唯一有入選的鄉、村,相信這個暑假雙溪口鄉將火熱出圈。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