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單幹,制約和束縛了農業機械化,是不爭的事實

2024-03-29三農

一九七九年小崗村十八個人摁紅手印,以敢為天下先的勇氣,率先實行單幹,一年創下人民公社時期十五年的糧食產量總和,可謂一年跨過溫飽線。交上了公糧,自己有了余糧,擺脫了人民公社時。吃糧靠救濟,吃不飽要飯的荒涼。

小崗村的事跡,得到時任安徽省委書記萬裏的肯定。同時,小崗村做為全國推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風向標,拉開農村改革序幕,在全國推廣。一九八三年人民公社基本取消。全國實行單幹。

單幹,是取消生產隊集體幹農業摸式,把生產隊的生產資料物資,以叫行形式,賣給社員,再把土地按農業人口,平均分到每戶手裏。由農民自主種植,自由化生產。由於土地優劣,為體現公平,一家不能光分到好地,或劣等地,在抓Q的基礎上,每戶分到的地,幾塊不等,最多九塊地,分布在村莊不同地方。有的不到半畝,有的幾分,這麽多的條塊,各家有種薯仔的,有種玉米的,有種谷子的,有種西瓜的,收獲時間,管理不同,這麽小的地塊,就用不上大中型農業機械和水利設施了,開始單幹時,各家經濟狀況都不富裕,條件好的,兄弟姐妹多的,一起湊錢買個十二馬力拖拉機,八馬力手扶拖拉機,買個噴灌機,買幾公裏長的水管子,耕地,澆地。大多數沒錢勞力少的,還是相當困難的。只有肩挑人擡,老人小孩只要能幫上手,也得上陣,所以很多原始小農具也用上了。各家各種各的地,開始還幫一把,之後,也就幫不上了。再後來也就不幫了,誰幫誰,都很累。土地條塊化,小塊化,十二馬力拖拉機拐彎都得小心,一下壓了別人西瓜,可得賠的,你也走不了,鋪水管子,從人家地頭走,你不打招呼,這地就澆不成。往往鋪管子的功夫比澆地還長。更不用說使用大型聯合收割機了。種地難度大,糧食價格低迷,種地只能解決溫飽,但農民手中的錢包,與消費水平,與化肥農藥柴油價格上漲,形成巨大反差。所以種地不如打工,隨之空心村出現,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出現,拋荒地出現。二千年左右,大戶承包,集體種植,合作社出現,土地流轉,這才是農民能把土地轉包流轉。從而使大片土地,讓大型農機有了用武之地。

所以,如果土地不流轉,還是一家一戶幹,大型農業機械根本用不上。這是不爭的事實。農村機械化,是農業實作現代化的根本條件。也是農業發展必然趨勢。從實際出發,搞好鄉村振興,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