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缺角大齊與四眼大齊:徐知誥時代的神秘錢幣引發學界爭議

2024-01-14收藏

前言: 南唐國主徐知誥(李昪)所鑄造的「大齊通寶」錢幣,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貨幣史上的一個懸案。關於其鑄期與鑄主的問題,歷史學家和收藏家們持有不同的觀點,爭議不斷。這兩枚稀世珍品的存在,引發了人們對於徐知誥時代的研究和推測。

正文: 「缺角大齊」和「四眼大齊」,這兩枚「大齊通寶」錢幣的存在,令人們對於徐知誥時代的歷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和好奇。這兩枚錢幣的鑄造時間和鑄主身份成為了歷史學家們的爭議焦點。

首先,我們來看「缺角大齊」。這枚錢幣由清朝的江南名士戴熙所藏,是他收藏中的珍品之一。當時有人願意用高價購買,但戴熙卻不忍割愛。然而,太平軍攻進杭州,戴熙只得投水自盡,將大齊通寶等物深埋地下。後來的人們為了尋找這枚稀世真品,多次掘地而無所獲。這枚錢幣因右上方缺角而得名,「缺角大齊」。

接下來是「四眼大齊」。這枚錢幣是在上世紀20年代由泉學家戴保庭和朱克壯在江西鄱陽農村孩童踢的毽子上發現的。雖然這枚錢幣沒有缺角,但卻被鉆出四個小孔,因此被稱為「四眼大齊」。這枚錢幣後來被著名收藏家張叔馴以重金購得,藏匿在密室中,從不示人,他甚至因此自號「齊齋」,可見其對於「大齊通寶」的珍愛之情。

然而,這兩枚錢幣的鑄造時間和鑄主身份卻成為了歷史學家們的爭論焦點。建國前後,徐知誥所鑄造的說法成為了多數論者的接受。但在30年代,羅伯昭、岑子潛等歷史學家對此進行了再考,並認為這些錢幣應該是徐知誥在三年後篡吳位、建立大齊政權時所鑄造的。他們指出,這些錢幣與十國時期的錢幣風格相似,文字制作也與徐氏後來鑄造的大唐通寶錢相類似。

在50-60年代,彭信威等學者進一步支持了徐知誥所鑄造的說法,並認為,這些錢幣是在中國古代錢幣名稱由記重向年號過渡的過程中,嘗試以國號為錢名的一種風氣的體現。

然而,在80年代,這一爭論仍然沒有結束。馬定祥認為,黃巢建大齊政權時,並未鑄造錢幣,而且大齊錢的風格與正統唐錢有明顯差異,因此這些錢幣應該是在十國時期徐知誥鑄造的。而千家駒、郭彥崗則認為,大齊通寶錢應該鑄於公元880年,即黃巢建立大齊王朝時期。

然而,這兩枚錢幣並沒有出現在歷史記載中,也沒有任何出土記錄。學界的爭論多是基於推測和研究,難以得出確定的結論。因此,至今對於這兩枚錢幣的鑄造時間和鑄主身份仍然是一個謎團。

結語: 南唐國主徐知誥所鑄造的「大齊通寶」錢幣,因其罕見而備受關註。然而,對於其鑄造時間和鑄主身份的爭論仍然存在。歷史學家們根據不同的研究和推測,提出了不同的觀點。這兩枚錢幣的發現與收藏歷程,使我們對於徐知誥時代的歷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無論最終結論如何,這兩枚錢幣的價值和珍貴性不言而喻,它們將繼續為人們提供研究和探索的空間,為歷史學家和收藏家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和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