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古代茶器演變:藏著太多不為人知的精彩

2024-01-13收藏


隨著備茶方式的變化,人們不斷對茶具進行改進與篩選,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對器形做出適於備茶方式的改造,並逐漸向藝術化的方向發展。本期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茶壺

茶壺的造型主要反映了備茶方式的變化。

由唐至宋,茶壺從廣口、粗頸、短流轉向清秀挺拔,尤其是壺流變得細長,更宜把握註水的流量和角度,適合點茶。

唐 邢窯白釉執壺 故宮博物院藏

宋 綠釉刻折技花卉堅條紋執壺 故宮博物院藏

明清泡飲散茶,體型小巧者更加流行,同時,用於煮水的大壺仍在使用。

茶盞

茶盞釉色的選擇與茶湯顏色關系密切。

「越州瓷、嶽瓷皆青,青則益茶」,唐人因此喜愛青釉茶盞。

兩宋時期鬥茶流行,黑釉盞因能突顯白色茶沫而風靡一時。

明永樂 青花纏枝蓮紋壓手杯 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 青花海水紋蓋碗 故宮博物院藏

元明之際,鬥茶之風不再,散茶成為主流,相應的便出現了有利於襯托散茶綠色湯汁的「白瓷」及素淡雅致的「青花瓷」。

明清時期,茶湯青翠透明,茶盞追求「瑩白如玉,可試茶色」。明代張源的【茶錄】中也寫道:「茶甌以白磁為上,藍者次之」。

茶罐

茶罐材質的多樣適用於盛放不同的茶葉。陶、瓷、銅、錫、玻璃等不同材質、方、圓、高、矮不同造型,茶罐因茶之形態、品種不同變化豐富。

元 龍泉窯青釉荷葉式蓋罐 故宮博物院藏

清 小凸花錫茶罐 故宮博物院藏

在琳瑯滿目的清代茶具中,康熙年間的蓋碗開了一代先河,延續至今,是當時飲茶器具的一大改進。蓋碗中的康熙豆青釉五彩蓋碗和雍正粉彩蓋碗尤為精良。

與明清時的「景瓷」茶具相互輝映的是江蘇宜興生產的紫砂陶壺,稱為「宜陶」。紫砂茶壺色澤豐富多彩,但都古樸淡雅,有一種低調奢華的大雅之氣,返璞歸真,很有文化韻味,因而備受文人名士的青睞。

愛茶更甚的古人,還會給不同茶具取上頗有意蘊的名字,或指代、或相關、或擬人、或喻物,例如:煮茶罐稱為「鳴泉」;茶壺稱為「註春」;茶匙稱為「撩雲」;茶碗稱為「啜香」;竹掃帚稱為「歸潔」,甚至抹布也被冠以「受汙」的雅稱。

這些雅稱使得單純實用的普通器物被賦予靈動悠遠的非凡氣質,散發出濃重的茶文化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