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蜀通寶名珍泉 背月之式難得見
大 蜀通寶,乃為五代十國時期後蜀高祖孟知祥(公元934—937年)之鑄幣。該錢為小平形制,青銅質地,泉譜載有大小版式二三種。早前,該錢因為發現極為罕少,曾經被授予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爵,是為五代十國珍泉之一。
然而,時過境遷,以泉律泉道之軌跡,舊說早已成老黃歷。這是因為一方面作為流用貨幣,歷史之鑄絕非一二,遺存也是如此,發現和披露乃為一個逐步展開的漫長過程;另一方面,在其時獲授名珍爵位之時,也只是少部份泉家之見,民間之物不可能都被這些著書立說的泉家所盡知通曉。
因此,後來又有新的發現或者披露,且實物經得起審考,那也是古泉發現發展之必然規律。當然,也正因為其為名珍,而難以避免被偽制仿造,致使該泉也有偽制仿品流市,這也是不爭之事實。
但凡真正了解五代十國時期鑄錢情況的,皆知道其時很多不同面文的泉品皆有背鑄日月星雲紋者,這是繼承唐代鑄錢之習而來的正常或必然的結果。因此,我們便不能說大蜀通寶只有光背式存在,換言之,盡管泉譜所載為光背式,但我們並沒有理由排除其也有背紋式者。
事實也是如此,大蜀通寶除了光背式以外,確實還有星月紋式存世。在經年的獵泉過程中,愚十分有幸地就獵獲到數枚大蜀通寶背星月紋錢,且長期未予公開披露。時至今日,不再秘藏,也將其中一品背月式帳中點選出列,拍照亮相,正選公展鑒賞於此,以告泉界,以饗泉好矣。
首識書相。 清晰可識,本品面文「大蜀通寶」四字,隸書書體,背穿上一枚月紋。不難看出,其字書寫中規中矩,書相隸意十足(類廣政通寶),筆劃清晰,橫直豎立,間隔有距,字形大小亦是適中,布局協調。再觀背穿上仰月紋,幾分率意,凸顯自然。如此,品文識書,毫無疑問,本品書相正點,無異無邪,乃為其時官爐鑄品確定,其門得開,難有二話。
次觀鑄相。 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有加,直徑約為24.14毫米,重量4.29克,厚薄適中,小平形制。其制式為中寬緣,較窄穿廓,穿口大小適中。觀其鑄體,方正圓矩,平整地章,穿輪皆為幹凈。復觀其字紋之廓,輪廓分明,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顯而易見,觀鑄識體,本品鑄相規整,正是非官爐所鑄莫屬,偽制不可得之,其門再開,無話可說。
再察銹相。 展目本品,可見其渾身銹痂裹縛,老生坑銹相,出坑於本世紀初,已有二十余年時間。可見其綠藍銹間有,紅斑嶄露,銹痂結實而不糟。其皮殼疊嶂,層次豐富,深淺相間,色相不一,分布展現極為自然。續察其材質,青銅質地確定,銅色老舊感十足。如此這般,辯銹識漿,本品銹相可謂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天下賊偽蓋不能得之。是故,其門洞開,不在話下矣。
如是,一番鑒賞,幾度審視,此枚「大蜀通寶背月小平」銅錢,三相一材,無異無邪,開門見山,過關斬將,毋容置疑。如前所述,大蜀通寶即使是光背式,也絕非存世數枚(愚亦有藏),老黃歷不可再當成定論。而此背月紋式,才是更為罕見之品,它的存世,表明了大蜀通寶錢也有背紋式者,這為我們展開了眼界,也充實了大蜀通寶錢的品類,加深了認識,極有意義,當然,其收藏價值更高自不需多言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