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618後遺癥:那些困在僅退款裏的商家

2024-07-11科技

這個 618 ,被「僅退款」幹趴的商家

對很多商家而言,618一向是他們全年生意增長的重要戰場。為了今年的618大促,不少商家從3月就開始備貨、投流、升級直播配置等,為的就是在今年的618「畢其功於一役」,賺他個盆滿缽滿。

「僅退款」的出現,卻給不少商家當頭潑下一盆涼水!

最近,有媒體在采訪一位剛剛征戰過618的商家時,商家透露,今年618,因為「僅退款」政策,他過了一個很悲傷的618。

原來,該商家是做電池生意的,產品在各大電商平台都有賣,產品價格大多都在10元以內,不難看出,他們家的產品,主打的就是一個物美價廉。

按商家的設想,他們想用低價商品在大促期間沖一沖量,如果運氣來了,出現一兩款爆品,這個618就不會白幹了。

但是,現實卻給他帶來一個慘痛的教訓!

因為今年618有一個不一樣的地方,「僅退款」成了不少消費者手中的法寶。

圖源:影片號截圖

自從各大平台紛紛出台「僅退款」細則後,像他們這種價格相對低的產品本來就給人品質不好的刻板印象,很容易成為很多人「僅退款」的關照重點。

「很多時候,只要消費者退貨並投訴對產品不滿意,不僅能退貨退款,還能收到售後補償」,該商家無奈地說。

不僅要退款,還得賠償?這意味著什麽?

商家打了一個比方:我在平台賣一款8元的電池,使用者以對產品不滿意為由要求僅退款了,平台也同意了,我就得先退款8元,賣家還能得到8元的補償,也就是說,賣出一單低利潤的商品,「商家等於賠了16元」。

看到沒有?有了「僅退款」後,商家在618的成交業績現在變成了一個不確定的數碼,而且,「僅退款」要求越多,這個成交數碼就越來越下行。

這是此前歷次618大促,很多商家都沒有遇到的新情況。

當然,面對「僅退款」對自身生意帶來的沖擊,也有人進行了反擊。

有個商家就專門建立了一個如何起訴透過僅退款政策白嫖黨的賬號,隨後組建了商家互助會,目前,已經有超過1萬家商家聚集在這裏,大家在一起相互交流經驗,探討如何維護自身的權益。

看看,一個 「僅退款」 ,把商家給逼的!

但是,相對於平台和消費者,只要 「僅退款」 的政策還在,不管 商家們如何抱團,他們的力量還是顯得有些弱小!

偏向消費者,「僅退款」錯了嗎?

「僅退款」 ,簡單地說,就是指消費者可以在不退回所購商品的情況下申請退款的政策。

這個政策的「創始人」,是拼多多。

2021年初,拼多多推出「僅退款」,明確指出:消費者向平台申請「僅退款」後,如商家在48小時內未進行操作,系統預設商家同意退款,自動發起退款;而當關鍵詞監測到使用者與商家發生糾紛時,平台也會自動介入,不經商家同意直接為使用者退款。

本來,很多人對這個政策是不看好的,其中就包括一些電商平台。

沒想到,「僅退款」實施這兩年來,拼多多的業績不降反增,而且增長速度大大超過了其他平台,拼多多的市值也跟著上漲,而其他平台的表現,則有些差強人意。

這一下,其他平台開始「反思」自己了:「僅退款」既然有這麽大的功效,我們為什麽不能有?

於是我們看到,包括京東、淘寶、抖音電商在內的主流電商平台都開始公布了自己的「僅退款」細則了。

淘寶稱,平台將結合自身大數據能力,對商家近期的投訴數量、產品質素等進行綜合評定,並以此作為判罰糾紛退貨退款或退款的支持。

京東在修訂版的【京東開放平台售後服務管理規則】中,新增了退款不退貨執行標準,即商家交付給消費者的商品存在大量劣質、描述不符、包裹異常等問題情況下,綜合判斷後,京東有權決定是否同意消費者在申請退換貨後執行僅退款或退貨退款,以及交易糾紛環節的僅退款或退貨退款。

圖源:電商報

抖音電商表示,商品好評率低於70%,平台有權對該商品交易訂單的售後申請采取支持消費者僅退款、退貨退款包運費的措施。

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僅退款」作為一種全新的售後服務,在加強使用者體驗、提升復購率等方面的確有獨特的作用。

最主要的是,「僅退款」對準的開火點是品質有問題的產品,這是直接將壓力給到了商家,對商家如何提高產品質素,最佳化產品結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此前,一些平台的戰略重心更多地是放在商家身上,特別是一些大品牌身上,平台和商家的合作模式,可以概括為我給你優勢資源,你繳納服務費的層面上,一些產品的品質問題、使用者體驗問題,反而有所放松。

「痛定思痛」後,「僅退款」就成為平台眼中回歸使用者,提升使用者體驗的一方良藥。

「僅退款」究竟是蜜餞,還是砒霜?

當然,就像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於平台和使用者而言,「僅退款」可能有其正面作用,但是, 對於商家而言,他們看到的可能剛好是相反的一面。

前一段時間,有一位商家朋友在社交平台發貼,披露了一個同樣有些悲傷的案例:今年618期間,他在某平台的女裝商鋪取得了近1000萬元的銷售額。但是,讓他崩潰的一幕很快就來了:僅退款高達350萬元、退貨退款380萬元,1000萬減去730萬,真實的銷售額只有不到300萬,算上平台服務費,大促期間的人力、物力等投入,這個618,豪賣千萬的他,最終預計虧損50萬元到60萬元!

圖源:影片號截圖

該商家的經歷在網上曝光後,很快就引發了更多人的共鳴, 」的話題一時之間沖上微博熱搜。

看來,有著類似痛苦經歷的,遠遠不止上面提及的這位商家。

有媒體針對不同平台的女裝商家做了一個調查,結果顯示,這些網店的退貨率從此前的10%到30%,上漲到如今的60%到80%,甚至更高。

而現在和之前出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商家和消費者中間,多出了一個「僅退款」。

當然,本文的主旨,不是呼籲商家不註重產品質素,不提升使用者體驗,而是提出一種擔憂:太偏向於消費者的「僅退款」,和之前太偏向於商家的政策一樣,會不會存在著一些漏洞,以及可以提升和完善的空間?

也就是說,一些消費者有沒有可能僅僅為了自己的一己之利而濫用「僅退款」?

關於這一點,從到現在為止的綜合反饋來看,這種情況的確是存在的。

所以,如何落實「僅退款」,個人認為, 最不應該的就是簡單地做退款不退貨的一刀切,這裏面有兩個必須奉行的原則。

其一,「僅退款」的落實,一定要有商家參與並達成一致,不能在被告不在場的情況下就將人給定罪了。

其二,就算是針對產品質素的投訴,也得分清是什麽產品,決定哪些貨可以退,而不是退款而不退貨。比如說,水果類的產品有問題,就沒有退貨的必要,僅退款就可以了;而服裝等耐用消費品,改進後還可以繼續賣,就適用於退款,但是要退貨,當然,如果商品質素的確有問題,平台可以對商家進行不同程度的處罰。

所以,「僅退款」,究竟是蜜餞,還是砒霜?讓子彈再飛一會吧!

作者 | 查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