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世界磁異常圖或許驗證了大陸環及非洲板塊等偏轉過程-巧合系列21

2024-09-04科學

【巧合?!】系列內容的連載釋出,接續【巧合?!】系列20。

在前面的連載文章中,透過力學分析和科學考察、氣候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證據推理論證了地球板塊的可能運動過程:

1)論述了透過陸地之間的海洋板塊擠壓痕跡,推測所有的陸地板塊原本是一個由遠古陸橋連線在一起的環狀結構(簡稱大陸環),所以才能保證南極大陸違背離極力和太陽、月球重力並未漂移向赤道等古怪現象。

2)進一步透過科考證據推理發現盤古大陸質心最大可能位於南極點,分裂後的亞歐、南極+澳洲、南美+非洲+印度、北美四大遠古板塊因離心力漂移到赤道位置。因赤道處南、北兩個海洋板塊的運動對稱擠壓和裂縫處軟流層巖漿物質上升,陸地板塊之間生長出相互連線的陸橋結構。

3)由於非洲板塊與南美板塊分離,脫離大陸環,導致大陸環在約8386±49→8300萬年前發生90度偏轉,「豎」著跟隨地球自轉,將南極+澳洲板塊頂到了南極圈內。非洲板塊約6500萬年前開始撞擊歐亞板塊。

4)約3333-800萬年前,澳洲板塊與南極板塊分裂,脫離大陸環,向赤道漂移並持續擠壓大陸環緩慢偏轉約25度,800萬年前趨於平衡穩定。

5)公元前3049年巨大小行星撞擊百慕大,導致地球自轉軸偏轉約45度,並突變加速造成全球超級海嘯災難,造成全球大量早期文化歷史斷代。因全球板塊自轉質素不平衡,在約公元前2200年-前250年內,全球板塊(含大陸環、分裂脫離環體的陸地板塊和海洋板塊)在高溫高壓的軟流層上整體高速球面滑動漂移,最大漂移點速度計算達約2.3908公裏/年。重新調整自轉平衡位置後才基本達到今天的位置,後期為板塊間的微小漂移。

本篇采用地球的磁異常圖繼續驗證上述推測體系,連載正文如下:

5、世界磁異常圖或許驗證了大陸環及非洲板塊等偏轉過程

下圖底圖為第一版的世界磁異常圖,此前稱為世界數碼化磁異常圖(WDMAM),於2007年7月在第24屆IUGG大會上正式公布.這幅圖的編制工作是由國際地磁學與大氣物理學協會(IAGA)和世界地質圖委員會(CGMW)合作完成。圖中最明顯的就是我虛線圓圈標註的4個區域,這不正是陸地板塊歷史漂移留下的痕跡嗎?

世界磁異常圖

1)非洲板塊漂移痕跡

世界磁異常圖反應的非洲板塊漂移-1

世界磁異常圖反映的非洲板塊漂移-2

上面2張圖明確標註了 非洲板塊從南美板塊分離後約8300→6500萬年前期間的漂移過程(撞擊位置在圖中是虛構推測的)、撞擊亞歐板塊後約6500→3333萬年前期間的變化、約3333→800萬年前期間大陸環25度偏轉擠壓非洲板塊偏轉約15度、公元前2200→前250年高速漂移過程共四個階段的情況 ,其中,第一、三、四階段與本書分析完全吻合。

在第三、四階段的中間期約800萬→公元前2200年期間,全球板塊位置相對固定,在磁異常圖中形成了明顯固定位置痕跡。其中的3049撞擊屬於突變,磁場方向雖然發生了大幅改變,但板塊間相對位置並沒有改變,所以在磁異常圖中的相對位置就不會發生變化;之後的800年相對位置也基本沒變。

第四階段約公元前2200→前250年雖然理解為全球板塊的整體高速球面滑動,但從非洲板塊的磁異常圖來看,實際同時包含了一部份陸地板塊與海洋板塊的相對位移過程。

如下圖所示,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偏轉加位移約42個緯度,說明接近偏轉的最大位移位置。大陸環球面滑動速度大於2.3908公裏/年,但如果與海洋板塊無相對位移量,相當於全球板塊分布都沒有變化,則磁異常圖不會體現。

然而,世界磁異常圖表明,非洲板塊相對於海洋板塊,幾乎是無任何偏轉的直接向西北偏北相對位移了約1200公裏,漂移速度計算約為615米/年。無任何偏轉也就意味著,非洲板塊雖然跟隨大陸環一起旋轉,有逆時針旋轉的趨勢,但同時還有一個相互作用力導致的反向旋轉量抵消了,這與上一節第7小節「亞歐、非洲、阿拉伯半島三個板塊連鎖作用的案例推測」的反向旋轉原理解析完全吻合。而非洲板塊與海洋板塊的斜線位移量近似等同於大陸環帶動全球板塊的球面滑動量,難道是海洋板塊沒有跟隨大陸環一起滑動嗎?並不是,應該是保存在巖漿層之下的磁異常痕跡,具體原理見第六章第1節。

大陸環運動位置推測

另外,非洲板塊在磁異常圖中向西的移動分量應該是大陸環中亞歐板塊逆時針擠壓導致的,而向北的移動分量與亞歐板塊逆時針偏轉向南的趨勢正好相反,也就意味著可能由於非洲板塊加上印度板塊的總質素太大,大陸環擠壓不動,反而造成大陸環環體反向而向北整體滑動(如上圖紅色箭頭)。大陸環沿環體向北滑動還有另一個關鍵因素就是本章第2節第3小節分析的,小行星撞擊嵌入地球的質素導致地球自轉質素不對稱,所以質素最大的亞歐板塊向北運動力求與小行星殘骸質素保持自轉質素對稱平衡。

分析到這裏還有一個問題,亞歐大陸北移也就意味著大陸環上的北美、南美板塊應該移,但實際上南美板塊向南的位移量很小,因為北美逆時針旋轉並向西錯位移動了,詳細解析見下一小節。

繼續非洲板塊磁異常分析,第二階段非洲板塊撞擊亞歐板塊的位置是按照前期軌跡方向推測的,並不在磁異常圖中存在。而推測結果反映出撞擊後應該有一個順時針旋轉和南移過程,屬於新發現的板塊變化過程,也印證了前述亞丁灣形成源於板塊間擠壓斜面的分析推測。由於板塊間擠壓邊界為斜面,所以非洲板塊向東的擠壓力會產生沿斜面向東南的運動趨勢(見上圖中紅色箭頭),導致非洲板塊順時針旋轉,這應該就是地中海西側收口的原因。預計約在一千萬年後,當紅海位置的形變隆起發生斷裂並形成阿拉伯板塊之後,非洲板塊與阿拉伯板塊產生錯位偏轉,撕裂形成初始的亞丁灣。

第二階段非洲板塊還有一個向南的相對位移量,板塊的旋轉和錯位情況似乎都無法實作,較大可能是非洲板塊碰撞亞歐板塊時質心還未達到赤道,仍有向南的漂移運動;或者非洲板塊撞擊對大陸環還是產生了一定偏轉或扭曲所導致。

但是由於第二階段的變化過程主要發生在赤道附近,看起來對全球板塊的緯度、氣溫氣候、動植物等影響都很小,也就難以找到明顯的歷史變化證據來反向推測了。

因此,世界磁異常圖中只能明顯體現出非洲板塊約8386+49萬年前之前時期、約6500→3333萬年前期間和約800萬→公元前3049年期間3個相對完整的固定位置痕跡以及部份軌跡痕跡。

2)南、北美洲板塊偏轉痕跡

世界磁異常圖反映的南、北美洲板塊的運

世界磁異常圖反映的北美板塊運動痕跡

如上圖所示,南、北美洲磁異常圖反映的分析內容非常多。 南美板塊在約8300→3333萬年前期間的固定位置痕跡和約3333→800萬年前期間跟隨大陸環25度偏轉的軌跡痕跡非常明顯( 如圖中2個深藍色位置及黑色弧線箭頭示意)。約800萬→公元前3049年期間的固定位置痕跡與今天的位置很接近,且夾在25度偏轉前和今天的兩個位置之間,就難以辨識了,但南端尖角區域產生的紅色磁場軌跡還是很明顯的。

但北美板塊該階段的對應偏轉很不好分析,因為從北美板塊磁異常再放大圖來看,有若幹形狀類似的軌跡位置難以分辨( 備註:需要考慮地球球面圖拉伸成平面圖的變形情況,越靠邊沿的變形越大 )。考慮到約8300→3333萬年前期間大陸環及南美板塊的位置相對固定(非洲板塊對大陸環偏轉影響無法判斷,但即便按照非洲板塊撞擊後約6500→3333萬年前期間估測,應該也有不小於2000萬年的位置固定時期),而 非洲板塊和南美板塊在長時間固定位置的磁異常特征都非常顯著 ,再結合大陸環25度偏轉前後的經線變化位置(上圖白色標註),基本確定再放大圖中的 紅色最顯著位置最大可能就是3333萬年之前的長期固定位置(特別是突出尖角都一樣很明顯) ,由此在上圖中用黑色箭頭和淺藍色輔助線標註出大陸環25度偏轉過程中北美板塊的對應位置。

那麽,圖中黃色箭頭應該就是距今約800萬年前之後到今天的北美板塊的漂移軌跡。由於北美板塊在大陸環上是距離赤道最遠的巨大質素的遠古板塊,所以在離極力作用下,趨向赤道且逆時針旋轉的漂移運動最為顯著,同時也會不斷拉著白令海峽陸橋偏離大陸環越來越遠。該期間還經歷了公元前2200→前250年因軟流層升溫導致的全球板塊整體高速球面滑動,軟流層阻力降低也為北美板塊漂移加速提供了條件。所以除了從大陸環分離出去的非洲、澳洲和印度獨立板塊外,北美板塊偏離大陸環質素軸線最遠,可能達到1500公裏以上,引起兩側遠古陸橋的扭曲也是最大最明顯的。

非常有意思的是,上圖中標註的3個紅色小箭頭區域沿線的磁異常形態,特別是最下面紅色箭頭標註的兩個小凸起類似,看起來極其像盤古大陸四散分裂成四大遠古板塊時北美板塊在約2.2879→1.8767億年的漂移軌跡(時期分析見第3節第3小節分析,需要註意下側向西凸出的是非洲板塊的漂移痕跡,不能混淆)。關鍵的問題是:如果這確實是該時期陸地板塊運動軌跡的歷史留存痕跡?這意味著什麽呢?

此外,透過關聯非洲和南美板塊共同分析會發現,25度偏轉在理論上應該導致非洲板塊的相對位置略有南偏才對,但磁異常圖上非洲板塊偏轉時的質心絕對位置變化並不大,也就意味著歐亞板塊在旋轉的同時,被非洲板塊頂住反而稍有北移(沿著大陸環向北滑動)。那麽大陸環上地球對端的南、北美板塊都應該南移。然而,南美板塊從磁異常圖來看質心也幾乎沒動,只有偏轉量,只能說明大陸環又一次嚴重扭曲了。

亞歐板塊擠壓北美板塊要向南移,而南美板塊因離極力也要趨向赤道,阻止北美板塊向南移,北美板塊自身因離極力也要趨向赤道。所以北美板塊在南、北矛盾作用力下大幅逆時針旋轉並略向西移,即亞歐板塊擠壓北美板塊向西南運動,南美板塊擠壓北美板塊向東北運動,透過扭曲相當於縮短了北美板塊在大陸環上的縱向距離;同時造成中美洲陸橋跟著一起逆時針旋轉並錯位扭曲(如下圖所示),這或許就是今中美洲扭曲形態的主要原因,由此進一步壓縮了亞歐至南美板塊在大陸環上的縱向距離。環體扭曲抵亞歐板塊推動南北美洲向南的運動趨勢,所以南美及南極板塊質心位置基本沒動。

中美洲陸橋跟著一起逆時針旋轉並錯位扭

3)印度板塊的位移痕跡

如下圖所示,印度板塊最明顯的磁異常遺留痕跡也是對應距今約8300→3333萬年期間的長期固定位置,在與今天位置的偏移量中,絕對占比同樣為大陸環25度偏轉。

世界磁異常圖反映的印度板塊的位移痕跡

4)澳洲板塊的位移痕跡

如下圖所示,澳洲板塊從南極板塊分離後因離極力漂移向赤道,磁異常圖上多條近似平行的弧線充分驗證了澳洲板塊的漂移路徑。同時,澳洲板塊漂移抹除了亞澳陸橋南側的所有痕跡,也包括磁異常歷史痕跡。此外,圖中的藍色弧線表明,澳洲板塊還有一個向東北偏東的位移過程,也應該是將海洋擠壓帶北側邊沿擠壓成凹陷性的過程。

世界磁異常圖反映的澳洲板塊的位移痕跡

有趣的是,澳洲板塊在到達印度尼西亞區域後,可能有過多次移動。如下圖所示,以澳洲板塊東側凸起的圓角弧線作為明顯的對比標誌和移動示意,為了方便觀察,下面為無標註原圖。很明顯,黃色和白色虛線固定位置痕跡的移動軌跡不可能同樣都指向今天的位置,肯定有一個是更早期的,且並不是指向今天位置,中間應該還有一次位移過程。

世界磁異常圖反映的澳洲板塊的位移痕跡

今澳洲板塊與黃色痕跡的下方有一條連續的藍色磁異常S型弧線,而且與亞澳陸橋海洋擠壓帶北側邊緣的形狀基本一致(偏差應該源於擠壓帶本身因澳洲板塊擠壓的也會有一定形變),應該是漂移痕跡,所以黃色痕跡應該是最晚期即最接近今天的固定時期位置(註明:澳洲板塊之所以無法再向北移,是因為被亞澳板塊斷裂扭曲部份以及海洋擠壓帶推移到北側邊緣之外積累的碎裂殘骸擋住了)。

白色標註的磁異常痕跡我不完全確定,但角度太吻合了。如果是,那麽就是更早約800萬年前左右碰撞到印度尼西亞區域之後的移動軌跡,也遵循海洋擠壓帶邊緣形狀向東移動,東向驅動力應該源於海洋擠壓帶推移。

關鍵問題是,這兩個軌跡的中間銜接軌跡(如圖紅色箭頭所示)按古赤道方位只能向西南,向西違背地球自轉方向,向南違背離心力,只能是印度尼西亞向東北遠離了,這是什麽情況呢?800萬年前之後只有3049撞擊和2200全球高速漂移兩件影響板塊運動的大事件,巧合的是,紅色箭頭的軌跡方向剛好與3049撞擊後方向赤道方向一致,難道真的是3049撞擊造成的?

確實有這種可能性,前面在第三章第3節分析過,地球各圈層的自轉同步需要透過結構拉力、黏性拉力或摩擦力來實作,小行星撞擊時必然導致軟流層巖漿之上的全球板塊自轉速度比巖漿層之下的地球圈層快,同步需要時間。如果澳洲大陸歷史位置的磁異常痕跡留在了巖漿之下呢?那麽歷史痕跡就相當於向自轉線速度方向反向位移了,原理見第六章第1節。

但是,這種情況只是個歷史痕跡,後期並沒位移,又如何解釋黃色箭頭位移形成的藍色連續弧線呢?除非藍色連續弧線並不是移動軌跡,這還真不好說,因為弧線位置正好是澳洲漂移之前的大洋中脊位置,而且弧線西端似乎又超出了澳洲板塊的位置,可能性很大。如果真是這樣,那麽3049撞擊就類似約公元前2200→前250年期間的高速漂移情況,並不真正的產生漂移,而是地球板塊集體錯位後留下的痕跡了。

5)遠古陸橋破裂後形成的海洋擠壓帶磁異常歷史痕跡極其明顯

其它陸地板塊的磁異常歷史留存痕跡由於和現在的陸地板塊交疊嚴重或因陸地板塊運動被抹除,難以辨別。但非常巧合又奇妙的是, 德雷克海峽陸橋、亞澳陸橋和白領海峽陸橋三大遠古陸橋在破裂後形成海洋擠壓帶的磁異常痕跡卻極其突出! 這說明了什麽呢?

海洋擠壓帶裂口處的磁異常非常平滑,至少說明海洋擠壓帶的巖層與擠壓側海洋板塊所產生磁場的巖層結構是一體的;而且就像澳洲板塊漂移抹除了沿途老的磁場痕跡,海洋擠壓帶同樣抹除了原有陸橋及海洋板塊邊界的舊磁場。但陸橋底層並未破裂依然連線,所以海洋擠壓帶巖層從理論上只能覆蓋在原有被擠壓海洋板塊的巖層之上,由於磁場在原理上是同時疊加,海洋擠壓帶磁場明顯也就也就意味著,海洋擠壓帶巖層產生的磁場強度足以掩蓋下面老巖層的磁場強度。

上述分析驗證了 海洋擠壓帶從巖層結構上應該屬於擠壓側海洋板塊,或兩側海洋板塊分上下層共有 。特別是亞澳陸橋海洋擠壓帶已經切掉太平洋板塊三個澳洲的面積,以後還會繼續加大,未來可能將太平洋板塊完全切開。

6)陸地板塊磁異常遺留痕跡的特征性分析

那麽,這些地表磁場異常的情況又是如何產生的呢?規律性又是什麽呢?

磁異常其實是去除了地球標準磁場後的額外磁場,應該是由巖層產生的。巖層為什麽會有磁場呢?因為巖石有鐵磁性礦物,可以被磁化,所以巖石的磁性一般是在其產生過程中被地球的磁場所磁化的。舉例來說,巖漿在冷卻凝固形成巖石的過程中會被當時的地磁所磁化,也就把當時的地磁方向保留了下來。

根據上述磁異常痕跡與板塊運動的比對分析,可以發現以下規律:

(1) 陸地板塊在固定位置的時間越長,遺留的磁異常痕跡越明顯 。該規律應該源於陸地板塊與周邊海洋板塊之間的縫隙以及相互運動造成的活躍性,導致更多的巖漿上湧,冷卻後形成帶有當時地球磁場方向的巖石;而且時間越久,積累相同磁場方向的巖石量越大,磁場強度也就越大。

(2)任何磁體在不同方向的磁場強度下都會逐漸衰減,又被新的磁場磁化為相同方向。所以, 在海洋板塊巖層中磁異常痕跡的保留時間可能至少長達2億年以上 ,而該磁異常衰減的周期也取決於人類檢測技術的精度。

(3) 陸地板塊漂移經過的區域會消除掉原有磁異常痕跡 。因為,在陸地板塊漂移經過的區域,帶有異常磁場方向(與正常地球磁場方向不同)的巖石都被擠壓到陸地板塊的邊沿區域或者碎裂四散,帶有相同異常磁場方向的巖石散落到各個方向,異常磁場也就消除或減弱了。

(4)海洋擠壓帶屬於海洋板塊之間的裂縫及活躍地帶,所以巖漿上湧會產生大量相同磁場方向的巖石,造成地表巖層異常磁場的積累增強。而且,巖漿產生的帶有磁場的巖石會層層覆蓋在海洋擠壓帶的邊緣內側,海洋擠壓帶的推移並不會改變邊緣內測的巖石共向磁場;同時,處於海洋擠壓帶外側的、另一個海洋板塊的巖層,由於相同方向的擠壓過程共同轉向,也會形成比較一致的磁場,這應該就是 海洋擠壓帶及歷史痕跡在世界磁異常圖中極其明顯 的原因。

6、世界磁異常圖保留了幾千萬年前至今的板塊歷史痕跡?軟流層頂部的巖漿層厚度可能很薄?巖漿層上、下都能保存磁異常歷史痕跡?

然而,問題又來了,幾千萬年之前的磁異常歷史痕跡難道不會跟隨海洋板塊的巖層漂移一起移動嗎?最大可能真是如此!

如果按照目前主流海底擴張學中大洋中脊驅動海洋板塊向傳送帶一樣的漂移理論,也就意味著海洋板塊的巖層以大洋中脊為分界線向兩側方向不斷向外推移。非洲和中美洲對應區域的大西洋中脊應該在距今約6500萬年前非洲板塊撞擊亞歐板塊之後才產生,參照當前海底擴張學說中大西洋海底擴張1-2cm/年計算(應為單側擴張速度),取中1.5cm/年,兩側海洋板塊中帶有歷史磁異常痕跡的巖層到今天的推移計算值為975公裏,兩側加起來共向外推移約1950公裏。這也就是說,非洲板塊約8300→6500萬年前期間軌跡以及約6500→3333萬年前期間長期固定位置的明顯磁異常痕跡應該向大西洋中脊外側推移975公裏而部份消失;如果有跨越大西洋中脊的、漂移軌跡歷史痕跡,也會從中脊位置被切開後拉開1950公裏的間隔距離。

但是,下圖淺藍色虛線標註的西非邊沿磁異常歷史痕跡與今天的磁異常形狀幾乎相同,橫穿了大西洋中脊,且明顯與大西洋中脊產生的巖石磁場方向並不一致;而非洲板塊漂移軌跡的磁異常歷史痕跡與周邊也有明顯區別。還有,下圖中3個紅色箭頭示意可能是北美板塊從盤古大陸分離漂移的磁異常歷史痕跡,與大西洋中脊磁場方向也有差異。再有,南美板塊的磁異常歷史痕跡按照大西洋中脊方位應該向西南推移,印度板塊的磁異常歷史痕跡按照印度洋中脊方位應該往東北推移,按約3333萬年前至今計算值約500公裏,即南美和印度板塊的磁異常歷史痕跡在今天看應該遠離約1000公裏,但今天世界磁異常圖上兩者同時期磁異常歷史痕跡的質心距離跟今天差不多,也表明兩者的磁異常歷史痕跡並未跟隨海洋板塊推移。

因此,根據上述分析,海洋板塊巖層推移的磁異常痕跡客觀存在,而陸地板塊在海洋區域中幾千萬年前的磁異常歷史痕跡直到今天都能發現,也客觀存在,唯一的解釋只能是同時存在——即陸地板塊的磁異常歷史痕跡在海洋板塊之下的巖層中還仍有保存,磁異常圖是上、下兩個巖層磁場的疊加情況。

說到這裏又復雜了,海洋板塊的下面可是軟流層,巖漿的發源地,一般來說 巖漿只有在凝結成巖石時才能將磁場方向固定下來,所以軟流層又是如何保留陸地板塊的磁異常歷史痕跡的呢? 還是說另有內涵呢?

陸地板塊由於比海洋板塊厚得多,在軟流層上單位面積的質素更大,確實在軟流層中下沈的更深。但是, 巖漿屬於巖石物質的熔融態,即固體、液體和氣體的混合物而表現為流體狀態,其鐵磁性礦物質的磁場方向可以任意轉動,是不可能保存固定磁場方向的 這也就意味著,約100-350公裏的軟流層極大可能僅頂部較薄一層才是熔融的流體狀態,下面應該為固態特性才能保存住磁異常的歷史痕跡。

同為軟流層物質,為什麽會出現流體、固體的不同形態呢?最大可能源於基於地球深度的壓力和溫度變化:我們都知道,地心溫度約6000度,所以越往地球深處的溫度越高,固態物質則越趨向流體化;然而,由於地球重力作用,越往地球深處的壓力也越大,類似二氧化碳氣體加壓可以形成固體幹冰,液態物質加壓同樣會趨向固體化;反之亦然。即物質的固體、流體形態取決於溫度和壓力兩個相反的影響作用。

如果是單一物質,由於隨深度變化的溫度和壓力曲線不同,就會出現兩個臨界點,溫度升高至壓力無法保持固態時轉化為流體態,溫度繼續升高而壓力增大的更快又導致流體被擠壓成固態,所以只有中間部份為流體狀態。這最大可能就是軟流層頂部形成流體態而上下層都為固態的原理(海底巖層就是軟流層物質迴圈冷卻後,所以與軟流層為相同的巖石物質組成),不過巖漿屬於混合物,說明僅有部份物質成分流體化了,大部份物質還是固體顆粒混合在一起;而且流體化物質可能不止一種,所以並不一定具備明確的臨界點位置,可能有一個漸變區域。

以海平面作為基準,全球海底地表的平均深度約3795米,全球陸地的平均高度約875米,相對於巖石圈層厚度約60-120公裏可以忽略。海洋板塊巖石圈層薄近似認為60公裏,陸地板塊厚近似認為120公裏,則如下圖所示,巖漿層只能在陸地與海洋板塊軟流層深度相差60公裏區域的頂部,而下面區域的軟流層還是固態(也可以稱為固流體,即長期受壓可以發生類似流體形變的固體)為主。而且即便是固態軟流層,與陸地板塊的邊界面上還是會持續產生壓差和錯位情況,可能因摩擦生熱而流體化,冷卻後就保存了當時的地磁場方向,也就逐漸積累形成了較強的異磁場痕跡。

軟流層的物質形態和保存磁場的原理分析

無獨有偶,下圖中非洲板塊約800萬→公元前2200年期間的磁異常痕跡應該也是保存在巖漿層之下的歷史痕跡。因為, 約公元前2200→前250年的全球板塊高速滑動並不會改變海洋板塊與陸地板塊的相對位置,也就不會改變非洲板塊在巖漿層之上巖層的磁異常相對位置,即全球板塊高速滑動並不會造成磁異常痕跡位置的改變;但是,非洲板塊在地球上的絕對位置確實改變了,而巖漿層之下的軟流層巖層保留了非洲板塊原來位置的磁異常痕跡,也就造成與全球板塊高速滑動後至今天的固定位置產生了位移。

巖漿層之下的軟流層巖層保留了非洲板塊

(未完待續,下一帖論述: 以南極板塊為例總結盤古大陸至今的全球板塊、相對轉軸、緯度、陸橋、氣溫氣候及古生物變化過程

特別註明: 個人版權,禁止摘抄!歡迎轉載和合作,但請務必原帖轉發,或註明作者 。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與我共同研究,探討人類和地球的歷史真相!科學就是在不斷分析推測與驗證的持續過程中進步,尋找人類與地球的歷史真相,以借鑒指導地球人的未來之路!——作者:牛春詠 (聯系方式:[email protected]

感興趣的朋友們別忘了多多點贊、評論,呼呼更多的人參與科學探討,尋找人類和地球歷史真相,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和支持,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