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德國駐華記者:來到上海的最初幾周改變我對中國的看法

2024-03-26財經

來源:環球時報

德國【商報】3月23日文章,原題:在上海的最初幾周如何改變我對中國的看法 我從今年2月份開始作為駐華記者在上海工作,和家人住在城西。這座經濟大都市裏的日常購物及早晨喧囂的交通,也許是與在法蘭克福生活最明顯的不同。在初到上海的這幾周,我有六個初步感悟。

一、上海非常國際化,是「中國制造」全球化的先行者,包括大眾汽車、博世、巴斯夫等德企在內的眾多企業在此落戶。當地的國際社區和德國社區也龐大:除了美國、英國和法國學校,青浦區和楊浦區還有兩所德國學校。當地商戶已適應顧客需求,提供德國黑麥麵包、法國羊角麪包等。任何想要生活在「歐洲泡泡」中的人都能在上海輕松實作願望。盡管存在房地產問題,更多大型公寓樓正在當地的建築工地上建造。

二、德國的「中國影像」需要更新。中國的一些問題對我們德國人來說很熟悉,但中國在德國的過時形象亟待更新。對德國人來說中餐裏可疑的雞爪、牛蛙等在上海都能找到,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飲食比西方人想象的要普通得多。以德國中餐館來評判中國菜的人,無論如何都輸了。當地人有關身體距離的觀念也與我們相似。

三、中國人做事沒太多抱怨。在華德國人中流傳這樣一句話:文化沖擊不是來中國時產生的,而是回德國後產生的。這或許有些誇張,但從服務心態來說確實如此。我們搬進新住所時房屋出現一些小缺陷,便發微信告知房東。第二天早上工人們就沖進來(修理)。服務價格也往往低得驚人。這裏有一種模式:先做再說——這種(實幹精神)就像貫穿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一條共同主線。比如相比德國火車站,中國的火車站像管理更嚴謹的機場。

四、中國人生活無現金,這是好事。「手頭必須有一些現金」,這種觀點在德國仍很受歡迎,在中國卻很難獲得多數人支持。中國人用手機掃碼支付,這種非接觸操作簡單、安全。初到中國的幾周,我常用現金支付,有店主為找零不得不跑去隔壁店鋪換錢。諷刺的是,最近在上海只有一個地方用現金支付:德國學校。

五、私人生活是非政治性的。在與中國人私下交談時,大家熱衷談論食物、天氣或德國汽車。上海的出租車司機跟柏林的一樣,都很健談。

六、中國的公共生活處於安全與管控之間。上海幾乎每一條車道和每一個庭院都被網絡攝影機覆蓋。這個話題並不容易評價。一些中國人(還有外國人)對中國社會提供的安全感到自豪。如果一輛摩托車在地下停車場被盜,偷竊者很快就會被發現。(作者馬丁·本寧霍夫,青木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