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滄州向新向綠:攻堅「卡脖子」難題,強鏈補鏈培育發展新動能

2024-06-04財經

給卸煤翻車機「加綠」、打破國外壟斷自主研發藥用中性硼矽玻璃......河北滄州這座位於渤海之濱、運河之畔的港口城市正在培育更多經濟增長動能。

2024年,「新質生產力」首次被列入政府工作報告,且位列政府工作十大任務之首。科技創新是向新質生產力躍升的內在驅動。作為港口城市,近年來,滄州市加強政策支持,積極引導相關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邁向高質素發展新賽道。

2023年,全市簽約億元以上專案1068個、總投資3302億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9家,培育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8家。

截至目前,滄州市共有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70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8家,重點「小巨人」企業6家。

錨定「專精特新」企業,創新強鏈

專精特新「小巨人」、省市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所處細分領域內的佼佼者。這些企業以專註鑄專長,以配套強產業,以創新贏市場,對解決「卡脖子」難題、補鏈強鏈發揮著重要作用。

「過去中性硼矽玻璃管主要是從國外進口,一是交貨期長,二是價格不穩定,每噸價格曾一度漲近3萬元,公司生產嚴重受到影響。」滄州四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四星玻璃」)副總經理王麗萍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表示,四星玻璃從2006年開始投入研究,歷時三年研發出了自己的核心技術「全電熔維洛法技術生產藥用中性硼矽玻璃管」。

據王麗萍介紹,該技術打破了冷頂式全電熔維洛法不能生產中性硼矽玻璃的記錄,開發了具有100%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規模化生產技術。自此,四星玻璃成為除德國肖特、美國康寧和日本NEG公司之外,第四家可以量產中硼矽玻璃的企業,實作了國產中性硼矽玻璃「卡脖子」突破。

醫用包裝材料是直接接觸藥劑的材料,直接影響藥劑的質素和健康安全,中性硼矽玻璃,具有優良的化學穩定性,是註射劑和疫苗等藥劑包裝材料的最佳選擇。

四星玻璃長期專註中性硼矽玻璃的研發和生產,是目前國內唯一一家使用冷頂式全電熔維洛法技術大批次生產透明色與琥珀色一級耐水5.0藥用中性硼矽玻璃管的企業。目前,四星玻璃已建立起完備的生產產線及制造工藝,主要生產疫苗瓶、高端安瓿瓶、抗生素瓶、管制口服液瓶、螺紋口瓶等系列產品。

「為了實作‘國產替代進口’的目標以及強鏈補鏈的要求,四星玻璃計劃建設國內第一個完整的國產化生物醫藥產業鏈生產基地。憑借醫藥產業鏈的最佳化組合創新模式,吸引上下遊配套產業的優質企業向園區集聚,同創共榮,共同發展。」王麗萍說。

2021年,工信部認定,四星玻璃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近年來,像四星玻璃一樣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如雨後春筍般在滄州快速生長,活躍在新能源、生物醫藥、化工等諸多賽道。

滄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向輝表示,要深入實施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培育行動,全方位做好政策對接、金融支撐、要素保障等服務,打造更多「隱形冠軍」企業,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全力夯實高質素發展根基。

在政府支持方面,滄州市結合國家、省、市相關政策,在全面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發展規劃的基礎上,派出包聯幹部入企宣講,透過與企業負責人零距離交流,有針對性地選取相應政策深入講解,並協助企業做好相關工作,確保好政策能落地,提高入企幫扶的精準度和有效性。

近年來,工信部著力構建優質企業梯度培育體系,加強專精特新「小巨人」培育扶持和示範引領。工業和資訊化部賽迪研究院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中國已累計培育了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2.4萬家,其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2萬家,提前超額完成「十四五」時期形成1萬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目標。

向海圖強,煤港創新驅動「老樹發新芽」

提到滄州繞不開黃驊港。黃驊港位於渤海灣穹頂處,是山西、內蒙古煤炭外運陸運距離最短的港口,也是中國最大的煤炭下水港,煤炭年下水量約2.1億噸。

「港口高效運轉離不開智能化建設。」國能黃驊港務有限責任公司資訊科技中心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港口發展首先要做科技創新的頂層設計,同時要啃科技創新中的「硬骨頭」,尤其是「卡脖子」技術。例如,目前很多港口自動化「控制系統」仍以進口產品為主。

從堆場器材無人操作、裝船機智能化作業,到無人化裝船作業全覆蓋,黃驊港務公司聚焦場景需求透過自主創新,實作了一系列技術突破。

今年4月,國能黃驊港務公司釋出了國內首套散貨港口智能生產作業系統CE-TOS。該系統貫通港口群協同和港內計劃、排程、器材執行等全環節的標準化生產營運管理,將原有生產計劃、器材管理、來港車船資訊等內容全部實作線上分析。根據港口執行全要質數據資訊,能制定更加科學合理的作業流程計劃、器材排程及維修計劃等,促進港口營運資訊更全面,計劃更精準。

該系統突破了大型港口智能排程與協同控制成套技術難題,推動構建「全面感知、數據驅動、協同控制、動態決策」的現代化港口群智能化營運模式,提高產業鏈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目前,黃驊港已成為世界首個實作「翻堆取裝」全流程智能化的煤炭港口。

綠色發展是新質生產力的內在要求,也是高質素發展的底色。

不同於人們對於煤港「煤塵飛揚」的傳統印象,在黃驊港煤炭港區,澎湃新聞記者看到道路兩側綠樹林立、芳草如茵,堆場幹凈整潔、筒倉整齊排列,翻車房內「卸煤但不見塵」......

一直以來,「煤塵」和「煤汙水」是散貨港口的兩大汙染難題。「國能黃驊港2016年透過自主創新,成功研發了‘本質長效抑塵技術’,在翻車機卸煤過程中,透過底部份層灑水,實作粉塵顆粒的有效附著,從源頭上抑制煤塵產生。」上述資訊科技中心負責人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

在翻車機房,澎湃新聞記者看到了這一技術的實際套用:一列列運煤火車有序進入,每4節車廂為一組,隨著翻車機的160度旋轉,4節車廂中的煤炭同時被卸入底層漏鬥。翻車機旋轉的同時,安裝的自動灑水裝置啟動,煤炭與水混合,達到合適的含水量,抑制了煤塵產生。

翻車機房 澎湃新聞記者拍攝

這座世界最大的翻車機房共有4套翻車機系統,年卸車能力達到1億噸,占黃驊港年卸車總量的一半。

在煤汙水處理上,黃驊港提出打造「海綿港口」的理念,並透過建立「兩湖三濕地」對水資源進行儲存,形成一套吸水、儲水、用水良性迴圈體系,既解決煤汙水問題,又節約了大量淡水資源和用水成本。

得益於本質長效抑塵技術的套用,黃驊港粉塵抑制率達到98%以上,日常粉塵檢測含量在國家標準限值20%以下;煤汙水處理實作「零排放」。

2022年8月,黃驊港煤炭港區被中國港口協會評為「五星級綠色港口」,成為全國唯一入選五星級的專業化幹散貨類港口。

今年5月15日,黃驊港綜合港區多用途碼頭1號2號泊位自動化改造工程、黃驊港散貨港區原油碼頭一期基礎工程和黃驊港煤炭港區煤炭五期工程等重點專案同日啟動。

據悉,「煤五期」擬采用筒倉裝卸生產工藝,規劃建設18座儲煤筒倉、4個7萬噸級散貨泊位、2套「O」型四翻式翻車機線以及重車場、空車場等配套設施。專案已透過省發改委核準,正緊鑼密鼓開展前期設計及審批工作。

「煤五期」工程預計到2027年建成。建成後,年均煤炭裝船量可提升5000萬噸、堆場容量增加54萬噸。

2024年1月至4月,黃驊港累計完成煤炭裝船量7244.3萬噸,超年度計劃324.8萬噸,同比增長8.7%,占中國煤炭下水總量的31.3%。

去年5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黃驊港煤炭港區碼頭視察時強調,黃驊港作為中國西煤東運、北煤南運的重要樞紐港口,要加強港口能力建設,創新管理體制機制,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

打造多功能、綜合性、現代化大港,涉及方方面面的任務。滄州市委、市政府成立專門機制,圍繞「我們有什麽、到底缺什麽、問題是什麽、應該怎麽辦」,聚焦港口功能不完善、產業鏈條不完整、要素保障不充分等問題,持續用力、逐項攻堅,全力推進黃驊港規劃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