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財經

經濟不是第一,資源科技不是第一,為何四川會成為中國的戰略腹地

2024-05-25財經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選一下 「關註」 按鈕,方便以後持續為您推播此類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們堅持創作的動力~

文|彭乙彬

編輯|t

引言

2024年2月,經國務院批復,四川省的發展定位提出了四川省是中國發展的戰略腹地這一核心。為什麽四川省會成為中國的戰略腹地,從經濟來看不是全國第一,資源科技方面也並非第一, 四川到底有什麽特殊的地方?

(四川省)

一、四川的大後方戰略地位

將四川看做大後方這一決策,不是從現代開始,最早可以追溯到東漢末年 。黃巾起義之後,益州牧劉焉父子割據四川,後來劉備投奔劉璋,最後劉備自己也在成都稱帝,定國號為「漢」,到了西晉時期,李特攻入益州,其子李雄在成都稱帝,這就是「成漢。」

五代十國時期,前蜀、後蜀政權也在四川建立,明朝末年張獻忠建立大西政權,同樣是在四川,再到民國年間, 蔣介石將四川看做抗戰大後方,國民政府將重心轉向西南,落腳地正是在四川。

(四川全國抗戰大後方)

可見從古至今,四川的戰略地位就很重要 。為什麽四川會這麽受歡迎呢?一首【蜀道難】可以看出四川地形古往今來都是非常崎嶇的,「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從外界進入四川的路途尤為艱難,因此在四川是非常容易形成割據勢力的。

那麽從中原與四川的位置來看,如果中原人要進入四川,必須經歷重重艱難, 當年李白說,「輕舟已過萬重山」,可見這裏遍地是高山。因此在抗戰時期,蔣介石就是看重了這一點,從地形優勢來看,長江天塹和高山,是阻擋日軍深入的天然屏障。

(崇山峻嶺)

1935年,蔣介石開始了自己的西南之行,在對四川、雲南、貴州等地了解之後,他決定如果抗戰爆發,要將四川定為西南的中心,成為國民政府抗戰的大後方。1935年10月, 蔣介石在成都發表了兩次演講,認為四川是復興民族最好的根據地。

「天下未亂蜀先亂,天下已治蜀後治」,四川這個地方因為盆地原因,在古時沒少遭受戰亂,可是這也足以體現出,蜀地與外界的斷絕,很大一部份是因為地形原因。西南地區群山環繞,這些巍峨的高山,阻擋了日軍機械化部隊的進入。

(四川盆地)

當重慶被選擇成為戰時陪都之後,可見當時徹底堅定四川作為抗戰大後方的決策。從抗日方向來看,我們要將日軍從東向西引,重慶距離上海、南京、武漢有700到1400公裏,距離戰場的縱深距離很長,而三峽是一條顯然的屏障。

從水路來看,三峽路險,從陸路來看,要想進入四川更難。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當年日軍其實從來沒有深入的進攻四川,他們是利用空襲轟炸,重慶在這樣的情況下,修建起了一個個防空洞,減少了許多人員傷亡。

(防空洞)

選擇四川作為後方,西南地區的連線優勢也十分明顯 ,這裏向北可以連線蘇聯,從西南方向可又可以以連線印度、緬甸等地,這些當時雖然是英國殖民地,但是給了中國對外接連的通道,可以用於和盟國溝通。

1938年廣州失陷之後,港口徹底成為了日軍的占領地,此時國民政府只有透過西南地區,與外界聯系,滇緬公路一度成為中國通向世界唯一的門戶。因此從各方面來看, 西南地區是抗戰的中流砥柱,而四川則是抗戰大後方,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滇緬公路)

二、農業、工業的發展

成都被稱作「天府之國」,四川更有「水旱從人,不知饑饉」的說法 ,可見四川平原上孕育了足夠的糧食,在這裏農業得到了急速的發展。四川農業從古至今一直有精耕細作的傳統,而且在四川平原上,許多物種都可以一年三收。

其中水稻、小麥、玉米、紅薯、薯仔、大豆等等,都是四川的主要農作物,尤其是水稻。四川水稻種植面積為3000萬畝,除了主食以外,還有油菜、花生、蔬菜等等,在四川的攀枝花,更是水果的家園,在這裏可以看到數不清的水果,比如芒果、蘋果等等。

(四川農業)

四川一直都是中國的農業大省、糧食主產省,這一切都是天府之國的傳承,目前 四川也在努力打造「天府糧倉」 ,建成保障國家攻擊的戰略基地。四川處於副熱帶濕潤氣候,這裏氣溫日差小,氣候溫暖濕潤,當地河流眾多,因此十分適合農業種植。

流經四川的河流滋潤了四川平原, 2023年四川糧食產量達到了718.8億斤,是26年以來新高,也是四川連續3年增產新高 。在科學種植的基礎上,四川的天府糧倉還在不斷進步,這也是國家對於四川寄予厚望。

(糧食產量增高)

四川的礦產資源也十分豐富起源,擁有132種礦產,是全國的礦產的7成 。其中天然氣、鈦礦等等是全國的排行第一,尤其是鈦儲量居然占據全世界的82%。四川的工業也十分發達,是在中國西部工業門類最齊全,產品最多、實力最強的基地。

機械、航空航天、核工業、軍工業、食品等是西部地區的重要產業,如果新型資訊科技等,也在四川快速發展。以前重慶還沒有直轄的時候,在重慶分布了許多工業基地,也有中國最大的汽車產業集群,在這裏還有電腦、手機生產基地。

(四川經濟分布)

後來隨著經濟轉移,不少企業搬移到了四川 ,這些也讓四川再次煥發工業生機。四川被定為「戰略腹地」之後,自身也強調了該如何做。第一,堅持川渝一盤棋,加強成渝經濟圈建設,為了帶動西部高質素的發展。

第二增強成都的輻射作用,對於成都、德陽、眉山,推動四川各地的協同發展。第三,保障國家產業鏈供應,高質素對接東部沿海產區的布局,打造西部地區創新高地。從這些來看,選擇四川作為戰略腹地不是沒有原因的。

(川渝合作)

三、四川人的精神不可小覷

在抗戰時期,四川人民付出了無數的血汗與犧牲 ,在抗日戰爭勝利之後,【新華日報】特意撰寫了【感謝四川人民】一文章。為了讓前線戰爭勝利,四川的百姓自己吃樹葉,吃泥土,將所有的糧食風險到前線。

1941年到1945年,四川捐出了10238萬市石糧食 ,是全國的三分之一。除此之外,稅收、捐款也都是四川占據大頭。在抗戰中,四川人運送了350萬川軍出征,但川軍也為此付出了沈痛的代價,面臨了最慘烈的犧牲。

(抗日出川)

八年抗戰中,川軍功不可沒,在當年有一句話,叫「無川不成軍」 ,可見川軍的影響力。七七事變之後,全國形成了抗戰統一戰線,川軍將領劉湘來到南京,看到其他將領出兵的猶豫不決,他慷慨表示,抗戰四川出兵30萬,壯丁500萬!

劉湘發表了【告川康軍民書】,號召四川軍民為抗戰準備。此後川軍內部統一路線,組成兩個集團軍出川抗日!四川人的精神是不容小覷的,四川軍民用生命拖住了勝利,這也是四川人一脈相承的秉性,如今的四川人也都是為人豪爽,性格火辣。

四川從地形、經濟、人員來看,都是成為戰略腹地的絕佳選擇。

參考資料:

四川迎來「國家發展戰略腹地」新定位.錦觀新聞,2024-02-12

任羽中:四川是中國人心中可靠的大後方.川觀新聞,202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