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踐行「兩山」理念強縣富民——全域生態賦能詩畫遠安

2024-01-13三農

冬日,走進湖北省宜昌市遠安縣,只見山巒疊翠、古樹參天,綠意在山間、河畔、路旁和田邊流淌。歡聲笑語在山谷間回響,處處洋溢著生態紅利帶來的滿滿幸福感。

頭頂「全國綠色小康縣」「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湖北省綠化達標第一縣」等桂冠,遠安縣委、縣政府近年來以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施治為有力抓手,統籌推進全域生態文明和生態環境建設,一個詩畫遠安、幸福遠安正向我們走來!

傳承保護

翟家嶺是遠安縣茅坪場鎮九龍村的一個古村落,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52棵百年老樹枝繁葉茂,18棟石板民居樸素自然,歲月的積澱給村子增添了幾分滄桑沈靜的美。「嶺上人家」翟家嶺就藏在樹林中,泥墻石屋、生態民居、滿山紅葉渾然一體。

村中老人翟維誌手指那些歷經數百年風霜雨雪依然遒勁挺拔的古樹告訴記者,據族譜記載,400多年前,祖輩來到翟家嶺安家落戶,不惜用一鬥米換取栽植一棵樹的高昂代價植樹,並制定非常嚴格的族規,歷代子孫嚴禁砍伐。

古樹名木被譽為「歷史的見證人」。2016年,茅坪場鎮黨委班子成員和九龍村53名黨員成立旅遊產業黨支部,一名黨員認領一棵古樹,將古樹保護的傳統以現代形式傳承再現。在黨員的示範和幫助下,翟家嶺18戶村民依樹傍屋開起了農家樂牌,建起了鄉村民宿,搞起了特色采摘,吃上了鄉村旅遊飯,走上了旅遊致富的鄉村振興快車道。

以「綠」為本,逐「綠」前行,翟家嶺人植樹護綠的故事,在新時代的遠安縣再次上演。近年來,遠安縣委、縣政府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定信念,統籌推進山水林田系統治理。

遠安縣縣長、縣總林長劉朝告訴記者,遠安以林長制為抓手,讓森林進城、入村、依水、圍田、上路,著力構建城市園林化、鄉村森林化、農田林網化、道路林蔭化的四位一體城鄉綠化新格局。

「彩扮遠安」,景色別具一格。「為全縣102個村調運銀杏、黃櫨、烏桕等鄉土彩葉樹種和果樹苗木48.1萬株,逐步實作了房前屋後、路邊水邊應綠盡綠、美中更美。」遠安縣林業局總工程師代震說,遠安已成功建立國家森林鄉村8個、省級森林城鎮6個、省級森林鄉村48個,有68個行政村榮獲省級以上「美麗鄉村」稱號,占全縣102個村的66%。

黃柏河、沮河、漳河穿遠安而過。上有礦山,下有密集鎮村,其治水壓力可想而知。遠安人肩負起守護綠水青山的歷史使命,紮實開展水汙染治理、水生態修復、水資源保護「三水共治」。鹿溪河、沮河濕地、雙河堰就是遠安凈河道、綠河岸、保水源,確保一河清水出遠安、入長江的實證。

到遠安的遊客都喜歡到沮河國家濕地公園走走看看。這個總面積487.06公頃、濕地總面積達180.19公頃的公園,是由河流、自然洲灘、天然林組成的復合生態系。桃花島生態公園是沮河國家濕地公園合理利用區,實施生態修復面積達28萬平方米,連通水系1.9公裏,打造梯田景觀3萬平方米,並配套休閑健身的便民服務設施,被市民稱為城市「綠心」。

雙河堰位於沮河、鹿溪河交匯處。暖陽下,雙河堰堰體形似巨型紙鳶被嬉戲兒童放飛天空。深潭淺灘,魚躍鳥飛,加上堰壩兩岸楓楊茂密,意境如詩如畫。此景與治理前堰內淤積、岸坡崩塌、水土流失、過水斷面萎縮、上下遊生物無法洄遊導致生態退化等問題形成鮮明對比。舊縣鎮宣傳幹事曲雪佳說,如今,人們給雙河堰取了如詩的名字「雙河聽鶯」,這是群眾對「把節點建成景點、把岸線建成公園」的由衷點贊。

監測顯示,沮河、黃柏河兩個國控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100%,特征汙染物總磷平均濃度降至每升0.083毫克;漳河出境水質長期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沮河國家濕地公園內有各類植物448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8種;有各類動物288種,列入國家「三有動物」166種。

生態紅利

走進被稱為「世外桃源」的舊縣鎮鹿苑村,丹霞群山環抱村莊,鹿溪河水潺潺清澈。盡管茶葉采摘期已過,作為核心產區的河畔茶園依然蒼翠。遠安黃茶是茶農的「黃金葉」,這些年價格一直不錯,不愁銷路。

在緊挨著茶園的先政傳茗茶葉工坊裏,遠安黃茶制作技藝省級非遺傳承人楊先政正在自家古色古香的茶室裏,煮茶品茗,悠然自得。見有客人進門,楊先政邊泡黃茶邊誇「鹿溪河流域聯治,守護碧水清流,為保證黃茶的‘貢品’品質提供了保障。」

「2018年,遠安縣關停了鹿溪河水系的7家煤礦、1家矽礦、1處沙場,采取長期封禁管護、河道疏浚、固堤護坡、增植補綠等方式修復生態。」鹿苑村黨支部書記付煒煒告訴記者,目前已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4.2平方公裏,透過自然修復方式讓流域生態系煥發生機。

2023年4月7日,舊縣鎮鹿溪流域聯村黨委成立,旨在資源整合共享、優勢強項互補、抱團共同發展,走出一條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目前,聯建村共發展茶園1.8萬畝,其中黃茶1000余畝,興建標準化茶葉加工廠3家。一條流域茶葉產業帶初具雛形。

付煒煒說,「鹿溪河小流域生態修復治理,讓鹿苑村實作農戶汙水管網全覆蓋,一舉成為遠近聞名的山青水潔、村美土沃的新家園。」依托生態山水資源優勢,村裏打造集鄉村旅遊、茶室體驗、戶外娛樂於一體的鄉村度假目的地,每年平均有30萬遊客前來旅行,村民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58萬元。

徜徉遠安山水間,好山好水孕育好產好業,綠色發展贏得金山銀山。遠安香菇、遠安黃茶、瓦倉大米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認證,黃茶喜獲「中華文化名茶」,瓦倉大米還走出了國門。「坡頂林、坡上居、坡下田、坡谷溪」的人居模式,讓農區變景區、田園變公園、民房變客房、勞動變運動、青山變金山、產品變商品的夢想在遠安已成現實。

處處是景,移步換景。2023年前11個月,遠安累計接待遊客978.89萬人次,實作旅遊綜合收入83.27億元,遠安「全國鄉村旅遊與休閑農業示範縣」的榮譽實至名歸。

轉型發展

山巒青翠,溪水淙淙,獼猴桃連片成園,茅坪場鎮白雲村的生態畫卷展現在眼前。「煤矸石堆場搖身變果園,‘去黑’轉型這條路我們走對了。」白雲村黨支部書記王運紅喜上眉梢。

王運紅說,白雲村煤礦企業2018年整體關閉,留下320畝小山般的煤矸石堆場,一下雨就汙水橫流。對此,白雲村謀求產業轉型,實施渣場清理、復墾復綠,大力發展獼猴桃種植產業。如今,該村獼猴桃種植面積達1100畝,年產量10萬斤,產值逾100萬元。幾年間,白雲村從「礦渣村」一躍成為「生態村」,徹底告別了「黑色」歷史。

白雲村是遠安礦山生態治理的縮影。遠安曾經是湖北第一產煤大縣,其磷礦石保有儲量位居全省縣域第二,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生態磷都」。縣域經濟高度依賴豐富的煤磷資源,煤磷兩礦產值占比一度超過70%。

遠安縣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堅定不移推動煤礦整體關停結束,磷礦開采量由年產1000萬噸大幅削減至277萬噸;淘汰重汙染、高耗能、環保不達標的化工企業,21家重點企業完成節能環保改造,60個減排治理專案實施完成。

為了把優質產業建立在優良生態之上,遠安一方面科學合理布局以商業航天動力、智能裝備制造、礦產高效利用為主導的綠色工業體系,大力發展新能源、節能環保等接續性新興產業。另一方面,在礦山推行水質與獎補資金、采礦指標「雙掛鉤」,倒逼企業履行環保主體責任,汙水處理設施落戶每家礦企,確保汙水達標排放。僅在宜昌城區市民飲用水水源黃柏河東支流保護地嫘祖鎮,就有8家磷礦進入綠色礦山行列,其中5家磷礦進入國家級綠色礦山名錄。

近3年,遠安縣累計完成技改投資70余億元,推進磷化工、水泥、陶瓷等傳統行業企業廣泛套用新技術、新工藝。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實作攻堅突破。總投資50億元的航天動力總裝專案落地實施,引進汽車零部件制造企業20余家,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達10萬千瓦,全縣高新技術企業達30家。

攻堅航天動力,育強裝備制造,開發清潔能源,深化「綠」「旅」融合。同時,一批礦山企業先後投資開發旅遊、農旅融合專案80余個,發展旅遊飯店、農家樂牌和民宿等一大批配套服務業態。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永恒的價值追求。」遠安縣委書記湯明說,遠安堅決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高質素發展之路,高標準打造山更清、水更秀、天更藍、地更凈的詩畫遠安。 (經濟日報記者 董慶森 柳 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