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設計及其實施要點分析

2024-06-08三農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當前中國城市化行程不斷加快,人多地少、耕地後備資源嚴重不足以及耕地質素下降等問題變得日益嚴峻起來,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對耕地的保護以及糧食安全。

為了進一步增加耕地面積並提高土地生產能力,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工作開始被迅速推進,它不但對農業的現代化發展有很大幫助,同時還可以有效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因此,文章就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方案的設計展開了深入的分析,並探究了其實施要點,希望能夠透過本次研究推動中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健康發展。

01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內涵及特征功能

就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來看,它的建設並不只局限於對水、路、渠、林等的改造及配套,同時還進行土地平整、土壤結構的改良,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能夠有效增強耕地的持續生產能力,它充分體現出了現代化的管理觀念,並具備先進的配套基礎設施。在實際套用中,它主要有以下要求:集中連片、設施配套、生態良好、穩定高產以及抗災能力強。

而在特征功能方面,它主要具備基本農田的生產功能、城鎮化與工業化警戒線功能、農村景觀功能、農民就業功能、社會安全保障功能。透過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不但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實作農村土地的有效整治,還可以使得耕地質素及農村建設得到保障,對於中國農業的發展有著很大幫助。所以,為了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就必須要加大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力度,這也是中國國民經濟得以穩定發展的關鍵所在。

02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相關主體及構成

要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模式進行選擇,不但要對地區的實際發展有宏觀的考慮,還要對相關主體的義務和責任、資金來源、建設目標有充分的考慮。就實際來看,根據高標準農田建設相關主體的不同,將其分為四類,分別是 建設主體、營運主體、管理主體和監督主體。

建設主體主要包括了兩種,分別是 專業建設單位、農戶和經營主體兼任的建設主體 ,其中,前者是經濟職能,主要透過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來獲取直接的經濟效益,後者則是透過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來提高農田生產效率,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滿足高標準農田保障糧食安全的要求。

營運主體則表現為 農戶和各種新型的經營主體 ,有著很大的數量以及多樣化的類別,即是高標準農田的實際利用者,同時還是有關政策的實際執行者。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其職能主要是透過對農田的經營及利用,實作對收益的獲取,經濟效益是其主要的目的。

管理主體主要包括了宏觀、微觀管理主體。分別是中央財政、農村基層組織及各級地方政府。 作為上層宏觀管理的主體,無論是其調控的目標還是管理的目標,都有著宏觀的特點,更註重對效益的協調,不但會對農民增收進行考慮,還會考慮到國家及地方糧食的安全。協調、管理是微觀管理主體農村基層組織的職能所在,但是,因為其是體系內的基層組織,所以目標比較具體,通常是傳播政策,並采取措施避免農田受到破壞。

監督主體通常並不存在具體指向,相關範圍很廣,除了包括建設主體、執行主體以及管理主體之外,它同時包括了社會中的各類組織、媒體等,其最為主要的目標就是 對個人利益、國家利益、社會利益的監督維護。

03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模式選擇

在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應結合所處地區的實際自然資源情況,考慮到社會經濟條件以及高標準農田的實際建設目標,從而選擇最為適用的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

# 01

集約節約型

促進土地的集約和節約利用,在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內容。對於城鎮化發展以及糧食安全而言,土地是重中之重,但在經濟發達的地區中可以發現,人地矛盾更加的突出,所以,在此類地區中,今後土地的利用方向更加傾向於集約節約農業的發展。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就是要推動農業生產的規模化、機械化發展。利用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能夠更好地保護耕地,並在此基礎上提高耕地生產效率。

# 02

產業發展型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農業化水平的提高是其首要目標。透過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可以統一對耕地實施建設並展開規劃,能夠促進其規模化、集約化的經營管理。所以,建設高標準農田應充分考慮到效益農業的要求,在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還要發展規劃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以此為基礎,打造出先進的農業示範基地。

# 03

資源開發型

在高標準農田的建設中,資源開發是極為關鍵的內容。在部份偏遠地區中,土地後備資源豐富,但卻存在幹旱、缺水等的問題,耕地缺乏足夠的肥力,利用水平很低。所以,要想提高此類地耕地的開發及建設,就要加大水土流失控制力度,並對各種災害進行治理,從而實作低質素農田向高標準優質農田的轉換,這對於生態建設以及生態保護都有著很大幫助。

# 04

特色運作型

地區發展對於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而言是其根本所在。因為地理位置的限制,如果盲目追求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高投入,並不會帶來相應的高產生,甚至還會對農田的可持續利用造成嚴重影響。在那些資源及生態存在較大限制的地區當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到生態的協調,確保地區自然特色的保護,從而為農田建設和資源、生態利用和諧發展做出保障。所以,在這種地區當中,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

# 05

科技引領型

要想實作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進一步發展,就要有足夠的科技水平。就技術運用的方向來看,其主要目標是提高農業科技套用、改善農業基礎設施,並對農業的整個生產技術進行更新,對生產中所遇到的問題,透過科學技術的手段來盡快處理。對於區域中農業生產方式較為落後且技術水平較低的地區,在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過程中,要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引導農民提高種植技術水平,以科學的手段,來提高其農業機械率,從而實作對地區土地產出率及勞動生產率的提高。

# 06

設施便利型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要求,就是對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在部份地區中,缺乏足夠的農業基礎設施,沒有相應的農田基礎設施,也就無法迅速提高糧食生產能力。所以,針對此類地區,在建設高標準農田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大對農村及農民生產生活條件改善的力度,並做好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不斷完善農村公共服務設施。以高標準功能建設專案為依托,推動中低產農田的改造,大力發展農田水利,提高耕作條件,透過有效舉措,來實作對農業生產條件及生態環境的改善,最終實作對耕地綜合生產水平的提高,使得農業得以進一步增產。

04

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設計

結合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際情況及相關要求,針對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方案進行設計。主要包括如下幾點:

土地平整: 主要包含了土方開挖、土方回填、田埂土方修築以及土地清雜等相關專案,其作用是對耕地利用的時空組織進行最佳化,使耕作田塊的布局更加合理,實作更好的工作條件。

土壤改良: 運用土壤學、生態學以及工程學等相關理論,透過對土地平整技術、梯田興修技術以及土壤配肥技術等的運用,盡可能最佳化並調整土壤結構,使土壤的供肥能力得到加強,從而為作物的種植提供質素更高的土壤。

灌溉與排水工程建設: 主要的建設內容包括了水源、管網、農渠、生態溝等,健全專案所在區域的灌溉和排水體系,提高水資源利用率,保證專案所在地區的水資源能夠得到合理運用,改善工程專案整體的工作條件,滿足高標準農田建設在灌溉水設施等方面的相關要求。

田間道路工程建設: 結合專案所在區域的交通執行狀況,針對生產路、機耕道路等專案進行建設,以此來使專案區域的交通運輸能力可以得到有效加強,使農村路網更加完善,為農民的生產與生活帶來更好的條件。

其他工程: 透過高標準農田建設有關的規定及要求能夠得知,高標準農田的建設,除了重視農田的高產增收以外,還非常重視對農田的防護和生態環保,需要在農田防護林及生態工程的建設當中,盡可能地加強農田自然災害的抵禦能力。同時,在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過程中,綜合開發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需要在渠、田、路、林等各個方面來做好組織工作,合理進行規劃並加大投入力度。

05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施要點

在高標準農田的建設方案中包含了眾多的設計內容,要想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能夠得到有效實施,就應當結合實際情況,充分把握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各方面的實施要點。

# 01

土地平整實施要點

在實施土地平整工程時,要想實作更好的實施效果,就必須要依據相關流程來開展精細化的作業。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到如下幾點:

一是要透過人工和機械結合的方式來做好對於土地平整區域的清理工作,清理的內容包括區域中的雜草、垃圾、石頭等;

二是要依據有關的設計要求來合理分割田塊,如可以將格田設計成75m×35m的大小;

三是在測量化驗的過程中應當根據設計圖紙以及土方平衡計算結果,確定土地平整開挖及填築的具體範圍,倘若實際施工和圖紙設計出現明顯偏差,主要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來共同協調,合理進行工程變更;

四是透過推土機來剝離原農田的表層土,同時把剝離出的土方集中運到格田,一般情況下要將堆放高度控制到不超過5 m,並且還要采取一定的防雨防風措施,防止天氣因素對土壤的利用造成影響;

五是要嚴格依據格田土方平整的相關施工要求,合理使用平土機、挖掘機等來開展土方回填及土地平整等工作,在此過程中應當控制好田面標高,並且加強對於田塊薄水層的保護;

六是要在修整田埂的過程中,不但要確保田埂的順直,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田埂的蓄水效果。

# 02

灌溉與排水工程實施要點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施工的過程中,對於灌溉與排水工程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內容。結合有關的要求,對於存在明顯夏澇秋旱的地區,要充分利用灌排設施,結合專案區域農田需求的具體情況以及供水量的情況來制定出合理的灌溉與排水建設方案。結合需求量與供水量間的差異情況,明確灌溉與排水工程的實施方向。在對灌排水工程進行建設時,必須要嚴格依據有關的施工標準來實施相關操作。如在灌溉渠道工程中,應當做到如下兩點:一是要選擇地勢比較高的位置,透過灌排相鄰或是相間的形式來對渠道進行布置,一般情況下幹渠能夠沿高線或是分水嶺進行布置,鬥渠則能夠與高線交叉布置;二是要對渠線的長度進行控制,降低深挖作業與穿越村莊作業量,盡可能避開地質條件不好的地段。

# 03

田間道路工程實施要點

針對田間道路展開分級設計,把機耕道分成不同的兩級,一級道路的路面寬、路肩寬以及路基寬分別為5 m、0.5 m、7 m,最小轉彎半徑是10 m;二級道路的路面寬、路肩寬以及路基寬分別為3 m、0.5 m、4 m,最小轉彎半徑是6.5 m。生產路沿條田進行布置,將路寬控制在2.5 m,透過機械壓實的方式對其實施處理。

06

結語

總而言之,在中國社會經濟取得突破性發展的今天,農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高標準農田的建設在當前還尚未完善。

因此,在實際套用中,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采用最為適用的建設模式,做好對於高標準農田建設方案的設計工作,並充分把握相關的實施要點,從而有效提高區域農田的質素,以此來實作中國的糧食安全、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社會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