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這是我們的家,再遠也要回來把家打掃幹凈!」

2024-07-03三農

編者按

6月18日以來,黃山市多地遭遇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侵襲。連日來,記者奔赴水浸嚴重地區,目睹了當地眾多普通居民,在災害面前所表現出的勇敢、溫暖、擔當、堅韌、包容。

與諸多轟轟烈烈的感人事跡相比,他們所做的極其普通,甚或有些寡淡無奇。但正是這一個個「平凡之舉」,讓我們觸摸到防汛救災一線最真實的溫度。正是這些「左鄰右舍們」的一言、一行,匯聚成眾誌成城守護家園的宏大壯歌。


凡人不凡,誌以歌揚。

我們期望用這樣一組凡人故事,致敬堅強樂觀的人們,致敬團結奮鬥的力量。

點選下方專題:


抗洪一線的凡人歌

回 家


叫上丈夫和兒子

從杭州買了1000多元的菜

51歲的畢雪霞歸心似箭

她放下手中一切的工作

決定回家

家裏有她最牽掛的老父親

洪水退了

父親也安然無恙

但這個家在這個時候

需要一家人去重拾

01

撥不通的電話

位於歙縣紹濂鄉的嶺口村,村子後面是山體,前面是河道,6月20日淩晨5時左右,山洪襲來,河道兩岸村民的叫吼聲讓不少還在睡夢中的村民驚醒。與此同時,村裏微信群內要求大家疏散的資訊也提醒著村民趕緊撤離。

73歲的畢大爺醒來後,發現洪水已經湧進臥室,無法從大門逃出。情急之下,他匆忙跑上二樓避險。

遠在杭州的女兒畢雪霞從微信群中得知了村裏發大水了。畢雪霞的心揪了起來,因為只有老父親一個人在家,而房子又正好在河道邊。

畢雪霞立即撥打父親的電話,但要命的是,父親的電話始終處於無法接通的狀態。

她一邊不停撥打父親電話,一邊在微信群裏詢問有沒有人看到父親。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畢雪霞始終沒有得到父親的任何資訊,那個上午她心急如焚,腦子裏浮現了一百種可能性。

直到當天中午時分,畢雪霞終於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人沒事。她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她強裝鎮定,電話中詢問著父親家裏的情況。

原來,發大水時父親躲避到二樓後,一直等著水退,幾小時後,等到水略退了時,他自己下樓從廚房位置一處被水沖出的窟窿逃了出去。因手機一直沒有訊號,老人等到了高處安全的地點時,才來得及給女兒報平安。


02

帶上米面油回家

畢雪霞和丈夫常年在杭州上班,兩人在一家企業裏有著穩定不錯的收入,孩子大了也在義烏工作,有著自己的事業。多年前母親離世後,老父親就一個人在家裏務農,獨自生活。父親成了畢雪霞最大的牽掛。

「家裏發洪水了,要回家。」6月20日,畢雪霞和丈夫就決定向公司請假,孩子也要跟他們一起回來看外公。然而,多方打聽後,他們發現回家的道路因為塌方中斷了,一家三口回家的計劃不得不延遲,在等待回家的時間裏,他們去超市購買了大量的米、面、油、蔬菜等食物。「我們最擔心的是家裏吃飯問題,村裏這麽多戶家裏進水了,最需要的是吃的飯和菜,所以我們買了很多,塞滿了一車,想著給左鄰右舍都帶一些,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

6月22日上午,得知道路恢復後,畢雪霞一家三口在杭州集合,一起驅車趕回家。

到達歙縣之後,因為又出現了塌方路段,阻擋了進村的道路,一直到當天16時許,他們才開車到達離村不遠的地方。「車子進不來,只能停在半路。親戚騎了好幾輛電動車才把我們和帶的東西拉回來。」一路上的坎坷絲毫沒有動搖畢雪霞和丈夫回家的決心。

03

把竈台重設起來再走

看著被洪水肆虐過的房子,畢雪霞心中很不是滋味,來不及歇一會,他們就開始忙活著收拾起來。

「一樓的家具被沖走了一些,剩下的電器也基本壞了,電冰箱、洗衣機和電視都用不了了,還有就是床、櫃子和衣服。」看著自己使用了幾十年的老家具被水沖毀,畢大爺心疼壞了,「這次水太大了,我活這麽久沒見過。」

收拾了三四天,家裏總算能有地方下腳了。

「這是我們的家,家裏發大水了我們再遠也要回來把家打掃幹凈。」6月26日傍晚,畢雪霞和丈夫還在不停忙活著,父親也在一間已經被沖毀一半的舊屋子內收拾著。

畢雪霞說,等到這一遍沖刷之後,還要用清水在屋內沖洗一遍消消毒就差不多了。

她的丈夫說,這兩天要抓緊時間把廚房的窟窿補上,還要給家裏的竈台重新置辦一個煤氣竈,最重要的是給嶽父買幾件新衣服,把家裏都安排好,可能還需要一個星期時間,等到家裏煥然一新他們再回杭州工作。

與畢雪霞家裏一樣,嶺口村不少在外打拼的年輕人這幾天都不遠千裏回到了老家,用自己的雙手重建、重飾著自家的一磚一瓦。

正如畢雪霞所說的那樣,「這個時候,家裏需要我們,再遠我們也要回家。」

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張劍 徐宏博

策劃:潘艷剛

稽核:馬翔宇 編輯:李享 校對:李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