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北方客人」送來真金白銀,杭州這個村一畝收入增長10倍

2024-07-03三農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好 通訊員 鄭麗飛

在臨安青山湖街道朱村惜花谷成片的竹林地裏,基地負責人程鑫磊正忙著拔草,「竹林裏的雜草需要人工一點點清除,不能用除草劑,一定要當心別傷到旁邊的‘寶貝’。」

程鑫磊口中的寶貝,正是長在竹子下的人參、靈芝和桑黃。在其中一片茂密的竹林中,一株株長白山人參宛如一顆顆翠綠的寶石,靜靜地躺在濕潤的土壤裏。它們的葉片細長而翠綠,仿佛一把把精致的扇子,輕輕搖曳,散發著淡淡的清香。

受訪者供圖

「朱村別的不多,就是竹子多,有一萬多畝。」程鑫磊介紹,朱村春有春筍、夏有鞭筍、冬有冬筍,毛竹「一竹三筍」是當地村民賴以為生的產業,「無奈,現在毛竹和筍都賣不上好價格。」

眼看村裏大多數竹林荒廢著,承擔著鄉村營運重任的程鑫磊開始思索,如何才能把竹林有效利用起來?

林下是否可以套種一些中藥材呢?

多次咨詢過浙江省農科院、浙江省農林大學的專家後,2021年下半年,程鑫磊根據他們的建議,幹起了「北參南移」——首次將長白山人參移栽到臨安的竹林間,一並種植靈芝和桑黃。

受訪者供圖

「租地租金僅300元一畝,種上人參後經濟價值攀升,一畝地的收入至少是先前10倍。」程鑫磊算明白賬,「不僅顯著增加竹林經濟收益,還豐富了竹林生態。」

頭次試種,蔣鑫磊投入了40萬元,建起5畝左右的套種基地。然而,結果並不如意,這些「北方客人」水土不服,「第一次試種以失敗告終,錢打了水漂。」

不同於北方的涼爽,南方溫度高,當時基地的霧化、水培跟不上它們的生長需求,另一個惱人的問題就是白蟻。邊種邊總結改進,程鑫磊逐漸摸索出一套種植方法:霧化改成噴灌,生物防治加人工幹預滅白蟻,為桑黃搭起架子……

精心養護下,林下套種成功了。「仿野生種植,不能使用任何農藥化肥,生長環境一定要好。」靈芝季節性強,8月開采孢子粉、10月全采摘掉,桑黃10月開賣,人參時間越久越名貴……

受訪者供圖

「目前,市場上桑黃的價格每斤1500元左右,光賣桑黃一年差不多就有30萬元左右。」程鑫磊說,看到自己種植成功,村裏8戶村民也跟著種起來,「目前村裏套種近30畝,效益好的話,明年計劃擴種到100畝。」

「不僅能讓前來基地采摘遊玩的遊客體驗挖鮮參,還能讓大家了解人參的植株長什麽樣,起到推廣作用。」眼見產量穩步上升,程鑫磊正與幾大平台商討收購、深加工事宜,「讓村民種了沒有後顧之憂。」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