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2024年全國名校模考作文(624)二元思辨類作文「上岸」與「下海

2024-01-22教育

來源:作文選刊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在中國文化的語境中,「岸」與「海」一直是兩個相對立的意象。

近年來,在社交媒體上,「上岸」這個詞語的使用幾乎被泛化到生活的各類領域。考研成功叫上岸,考公務員成功叫上岸,考上重點初高中是上岸……,有人認為,「上岸」引申自「脫離苦海」,也有人開玩笑說,沒「上岸」,就意味著一直泡在「水」裏。

而90年代曾出現一個熱詞——「下海」。「下海」原指漁民到海上捕魚;改革開放之初,一些人,主要是政府機關人員、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等,放棄在傳統體制內的職位,轉而到新的領域創業經商、謀求發展,也被稱為「下海」。

將「上岸」與「下海」聯系在一起,或許有更多值得思考的內容。請結合材料,聯系社會人生,談談自己的看法,寫一篇作文,題目自擬,不少於800字。

例文:

海中深潛,可見岸上之繁花

觸碰海水,總會有恐懼湧上心頭,置身海中,四周茫茫一片望不到頭,沈入海底,巨大的壓力讓人不得不低頭。因此人們總是懼怕了入海,渴求著上岸。可是,我們怎麽忘記了,正是海的磨礪,讓我們在岸上更好的生活,正是海的廣闊,讓我們在上岸之後,想去追尋更遠處的風景。海中深潛後,方見岸上之繁花。

有人認為,入海何來的好,僅僅待在岸上,不用掙紮,想去哪去哪。誠然,不入海則無需經歷浪濤襲卷時的驚心動魄;也的確,無數入了海的人都在撲騰著遊往岸邊。但人們也一樣常言「不經歷風雨,何以見彩虹?」沒有在海中掙紮過的人,也許生來優越,可他們只能看到那一小片的天地,也以為世界就只有他們所生存的地方那麽大。他們沒見過海底絢爛的海草,神奇的生物,也不會知道遙遠的熱帶從林、覆雪的西伯利亞平原,這樣的岸上生活是無滋無味缺少色彩的。

反觀那些上了岸之後又反復入海的人。他們堅信,積壓在那羽翼上的巨大壓力會有一天讓他們飛得更高更遠。我想起改革開放之初下海的人們,他們在海中尋一方獨屬於我們的天地,在那個天地中產出的海鮮、水草讓這個世界煥然一新。我想起面對美國芯片封鎖,下海自主創新研發的華為,那一次次的深潛,讓大海翻湧起獨屬於中華民族的浪花,看到更廣闊的天地,自得地走向更為遙遠的地方,享受繁花的盛開,這便是深潛帶來的意義。

而對於「上岸」的解釋,人們的看法各有千秋。怎麽才是真正的上岸?我想,岸上的生法也不是永恒的吧,人生這麽長的時間,哪能一次性上岸成功。所以,我們所認為的考研成功,考公成功,那都只是爬上了大海中的幾座島嶼。往後還有那麽運的路要走,那麽大的世界要闖,哪能成功一次就止步?而後來的我們會發現,即使有一天我們是爬上了亞洲這樣的岸,走著走著,依舊會看到那一片海。那時我們已看過亞洲大地上的無限風光,人間煙火。也許我們全修整一會,停留一會,但前方的路仍需去走,因為我還想去看東非的草原,南美的雨林。所以「岸」,永遠不止於我們看到的那一方天地啊。再次啟程,再次入海又再次深潛。遊過海裏的南北東西,方見得岸上的繁花開遍。

潛入海底,在那裏掀起你的浪花,讓大海為之翻湧;潛入海底,去創造奇跡,讓大海為之歌吟,期待著有一天,你站在岸上,望著遠處的極光,與雪山並肩,做好了再一次下海的準備。

【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寫作的能力。

審題:

這是一道引語類材料作文題。

材料由三段文字組成。第一段首先引出「岸」和「海」這兩個相對立的文化意象,然後由此引出第二段和第三段對「上岸」和「下海」的相關分析。第二段借助近年的社交媒體熱點,列舉了現實生活中「上岸」的一些案例,引出「上岸」這一話題,並結合相關案例對「上岸」做出解說,如「求學路上晉級」,如「獲得理想的工作」;並由此進一步對「上岸」做出闡釋,即脫離動蕩、存在風險的境地,來到更加穩定的安全的地方。第三段,則借助90年代熱詞引出與「上岸」相對的「下海」。如果說「上岸」是對穩定踏實生活的追逐,是腳踏實地的生活狀態,那麽「下海」則是面對生活、理想時的敢於嘗試勇於冒險。如何才能上岸?需要腳踏實地地付出,需要執著地奮鬥。如何才敢「下海」?自然需要敢為的魄力,需要勇於嘗試的精神。考生應結合這些案例,聯系實際,展開對「上岸」和「下海」其內涵的思考。試題還要求聯系社會人生展開思考,寫作表明自己的看法,由此可見,本次作文需要我們繼續思考「上岸」「下海」「人生」三者之間的關系。

行文構思上,考生可以用材料引出話題,如「上岸」或「下海」,接著思考面對現實生活,如何才能「上岸」,或者怎樣才能勇敢「下海」,並列舉相關青年事例進行證明,最後發出呼籲,回扣標題。當然,也可以將「上岸」與「下海」進行比較,並指出對於當今亟待偉大復興的中華民族來說,我們更需要追求穩妥、不斷進步的「上岸」還是敢於嘗試、勇敢創新的「下海」。

立意:

1.做新時代青年,腳踏堅實土地,登上理想之峰。

2.用勇敢堅毅「下海」,用執著奮鬥「上岸」。

3.不經「下海」的風險,如何會有理想的「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