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清末民初大橋鎮私塾概況一瞥(揚州江都大橋鎮)

2024-01-22教育

私塾是中國自古以來的一種開設於家庭,宗族或鄉村的民間少兒教育機構。正如【學記】所述:「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私塾按教學形式來說,一般有三種形式:一是由富裕人家聘請教師設立家館,專教自已子弟與親友子弟;一是由一村一族集資延請教師教其子弟;一是塾師在自己家中或借祠堂、廟宇,或租借他人房屋設館,就近招收學童就讀。

私塾按教學內容來說,又分為蒙館與經館。蒙館,為啟蒙性質的教學,大都招收兒童,以【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為啟蒙教材,進行識字教育;經館,大多招收青少年,以讀講儒家經典,寫作詩文為主,主要以四書五經為教材,兼以唐詩,千家詩,古文觀止,尺牘等,教學生聯句,做詩,對對,填詞等。自然,在農村,由於學生數量少,年齡參差不齊,也有進行一攬子教育的,既點讀,也開講作文。

而塾師自已設館教學稱為「坐館」,受聘於人教學稱為「處館」,托人找教書的地方稱「尋館」,舉薦他人教書稱「薦館」,如果不願意教則稱「辭館」。

大橋鎮作為江都四大鎮之一,歷來重文崇教,因此,私塾教育遍布集鎮與鄉村。據不完全統計,約有40多家。

其中,在大橋鎮區的塾師有:袁保祿,孫香谷,馬愛如,陳樂天,周錦堂,王次周,李未庭,徐守,寂光,周季豪,何亮成,謝小庵,張蔭南,袁伯生,朱子雅,袁錫仙,簫桂,陳康甫,高彤書,顧瑞源,袁儷農,袁錦波,熙年,賈魯,魏楚橋,顧聘三,袁叔章,周子同等。

在大橋周邊鄉村的塾師有:顧塘的孫光照,新塘的孫光羊,徐守監,蔡國仁,楊墅的孫光華,孫於堂,孫劍紅,蔡興的孫樹木,張紹芝,孫仲和,三義的戴更生,卞鳳池,卞周文,常子江,孫耀庭,孫以瑞,馬場的竇有州,朱德義,卞周金,王家祠堂的王棟,孫家祠堂的孫誌南等。

家塾塾師的任教期大抵為一年。春季開館,歲末收書,期滿續聘,解聘或辭職,各聽其便。塾師的報酬在農村大多以糧食計算,如黃豆幾鬥乃至一石有余。如系外地聘來的塾師,則由學生家長輪流供膳,校舍一般是利用學生家庭多余的房屋或借用廟宇祠堂。課桌凳由學生內建。也有塾師自設私塾的,則向學生收交一定學費(束修)。

私塾塾師大抵是秀才出身,都有相當的古文功底,其中也不乏有名望者。如袁保祿,朱子雅,袁錫山,孫香谷等人。袁保祿曾教過胡筆江先生,胡筆江獲益匪淺。胡發跡後,為了敬謝師恩,專門在大橋鎮南購買地基,為其建三進房屋相贈。孫香谷知識淵博,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因人,因時,因需而異,其開設的家塾遐邇聞名,慕名而來求學者甚多。四鄉學子,日行十數裏走讀者有之,要求住宿者有之,投親靠友或租房求讀者有之,一時濟濟一堂,多達百人。他培養的學生中,紀子仙,李靜,孫壽芝後來都當上了省立揚州中學,揚州市平民中學,揚州市新華中學的校長,而周紹成,袁佩青等人,則成了國民黨的高官。

到了抗戰時期,新四軍從江南挺進大橋以後,對私塾釆取了「積極改良,逐漸轉化」的方針,對教育內容,教育方法,課程設定都提出了具體要求,教育引導塾師們逐步停授舊教材,啟用新教材,以適應時代的進步。尤其是黨的邗東師訓班及江都簡師,透過考試更吸收了不少塾師為教師。直至新中國成立以後,鄉村民辦小學的興起,大多塾師也就逐漸轉為民辦小學的民辦教師了。(朱毓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