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從諸葛亮【誡子書】到蘇東坡【洗兒詩】,看古人如何教孩子讀書

2024-07-22教育

最近,電影【抓娃娃】熱映,讓不少觀眾開始反思家庭教育問題。影片中,沈騰馬麗飾演的一對超級大富豪,人為地制造了一個特別窮苦的家庭,想讓兒子在逆境中成長,懂得一切來之不易。現實生活中,對這種吃苦式教育模式,很多長輩仍在「樂此不疲」,即便時代變了,但吃苦思想仍根深蒂固,沒苦也要硬吃。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不妨看看古人是如何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的。

村童鬧學圖 明·仇英 大英博物館藏

【成才固然重要……】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

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東坡【洗兒詩】

蘇東坡,才華橫溢,豁達樂觀,詩歌剛落筆墨,就為人傳閱誦讀,迷妹迷弟無數。但這位大文豪,光芒過於耀眼,生性過於耿直,一生仕途坎坷,屢次被貶。此詩寫於他因「烏台詩案」被貶謫黃州期間,侍妾朝雲產下一子,蘇東坡欣然著筆。

這可以理解為他生不得誌的反諷,但更多的是對孩子平安健康的真切期盼。聰明有何用?不還是被下獄中歷經生死劫嗎?不還是做一個閑散官無所事事嗎?笨一點,用心體驗生活的純真,感受生命的美好,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這是一位了悟人生真諦的父親,他知道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人是渺小的,不如珍惜當下,開心活著。

日居月諸,漸免於孩。福不虛至,禍亦易來。

夙興夜寐,願爾斯才。爾之不才,亦已焉哉。

——陶淵明【命子】

陶淵明四十二歲時,長子陶儼已十四歲。古人男子十五歲就要開始束發,習會各種技藝和本領。「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既見其生,實欲其可。」生而為父母,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呢?就連淡薄明誌的陶淵明,也曾寫下「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的勸勉之言。

而陶淵明的教育智慧在於,他告訴孩子:我盼你成才,但若不才,也沒關系。

是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光彩,不成才也能快樂過一生。把自己和孩子一起逼上獨木橋,沒有人會是贏家。

五代馬仁壽開蒙要訓手稿 不詳 佚名 法國國家博物館藏

【為何要讀書】

人心至靈至動,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惟讀書可以養之。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閑適無事之人,鎮日不觀書,則起居出入,身心無所棲泊,耳目無所安頓,勢必心意顛倒,妄想生嗔。處逆境不樂,處順境亦不樂。每見人棲棲皇皇,覺舉動無不礙者,此必不讀書之人也。——張英【聰訓齋語】

讀書成才,為什麽讀書?安徽桐城派的張英給出了答案,「書卷乃養心第一妙物」。張英是個人才,化解矛盾糾紛的經典詩作【六尺巷】就是出自他手,兒子張廷玉深得其真傳。

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願為大官但願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

——曾國藩【曾國藩家書】

【曾國藩家書】是曾國藩一生治家、治學、治軍、治政思想的集中體現。這位出生在一個普通耕讀家庭的讀書人,勤奮好學,毅力極強,靠自己的努力實作了「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為官之後,仍修身律己,勤儉廉勞。從家書往來摘要可以看出,勤、儉、謙是曾國藩教育子女的「三字真言」。

【論語】有言:「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這句話是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曾國藩將其延展,希望9歲幼子曾紀鴻,在安樂和貧困中都能生活,成為讀書明理的君子。

木之就規矩,在梓匠輪輿。

人之能為人,由腹有詩書。

詩書勤乃有,不勤腹空虛。

欲知學之力,賢愚同一初。

恩義有相奪,作詩勸躊躇。

——韓愈【符讀書城南】

這是韓愈寫給長安城南別墅讀書的兒子韓符的勸學詩。文中用了大量比喻,生動形象地說明了讀書的重要性。人生來都是一樣的,讀書才讓人有了差別,飽讀詩書才讓人成為真正的人。

原來「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的韓文公,對外掀起文體改革的古文運動,師門桃李滿天下,對內面對自己的孩子,勸起學來也是諄諄教導、字字泣血啊。

孟母教子圖局部 清·康濤 故宮博物院藏

【怎樣讀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誌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諸葛亮【誡子書】

這是三國時期政治家諸葛亮,晚年寫給八歲兒子諸葛瞻的家書。短短百余來字,文字清新雅致,讀起來意蘊悠長。其中,「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一句廣為流傳,不但講明修身養性的途徑和方法,也指明了立誌與學習的關系。

全文的字眼是「靜」字,共出現了3次。靜,才能修身,才能致遠,才能學有所得。正與【中庸】所言相通:「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人閑車馬慢,路遙星亦辭」的古時,諸葛亮尚且將「靜」作為勸誡幼子的家訓,更何況如此快節奏的現代社會呢?不能輸在起跑線的焦慮、無止境的作業和課外班……裹挾其中、全力奔跑的孩子們,又怎能慎獨其身、修心養性呢?

我們從古人身上學到的第一課,或許是靜下來。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韓文公勸讀書,與之對應的是,陸放翁勸實踐。

陸遊告誡兒子,紙上所言還是淺顯了,任何事情都要自己勇敢實踐,真正感受之後,書本的知識才能內化為自身本領,受用一生。

總而言之,上面幾位父親,都是從個人生平經歷出發,從不同維度表達了對孩子的期望或要求。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許,孟子的這段至理名言是吃苦教育最早的理論依據。遺憾的是,這段話往往被曲解。真正的吃苦教育不僅僅是「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更重要的是「苦其心誌」。

【史記·管晏列傳】有雲:「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意思是說,只有當人的物質生活得到保障時,才能夠懂得行為規範和道理。吃苦或許指的是吃讀書的苦,而非影片中認為制造的生活的苦。

從諸葛亮到蘇東坡,七位父親,展示了不同的教育法則。可見,從古至今,不少父母都在擔心,踏錯一步、走慢一點,都可能導致孩子的人生「走偏」,到了現代,甚至還催生出「人生規劃師」這樣的新工種。

但是孩子的成長,真的能完美規劃嗎?學習成績的好壞,真的就是衡量一個人優秀與否的標準嗎?我們可以達成共識的是——管要比不管強。可是仍然要問一句,界限到底在哪裏? 楊宗

據方誌江蘇 國館 央視新聞 河南衛視等 綜合

校對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