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故乡的杀猪饭

2024-10-02三农

一个社会的凝聚力来源于什么,这是很多人经常思考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一种生活观念、生活形态和人文思想在人们内心深处的历史积淀和品质继承。比如农村普遍存在的风俗习惯就是这样数千年传承的结果。

要说哪种风俗习惯几乎在全国许多地方农村存在,而且成为云贵川等地的一种传统习俗,历久弥新、与时俱进地被赋予许多新的内容和形式,那可能没有一种比得上春节过年前杀年猪,以及随之而来的吃杀猪饭来得更甚。但每个地方杀年猪和吃杀猪饭又各有不同的特点,比如金沙江畔我故乡阿巧的杀猪饭就有很多独特的地方,不妨请听我一一道来。

实际上,自家养了一年的年猪宰杀后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分享这一习俗,不仅是为了与亲人分享一年的丰收喜悦,也是为了祈愿来年的幸福美好,但谁也不知道「杀年猪」这种风俗存在了多少年。反正自从我记事起,农村杀年猪就成为每年过年前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甚至是一年中除过年和婚丧嫁娶外最重大的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头一年过完春节或者甚至刚杀完头一年过年猪,妇女们就要承担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那就是首先要考虑选一头猪作为来年的过年猪来喂养。

记得小时候母亲就跟我说过,选过年猪是有讲究的咧!就是一定要选择一头吃口好的「架子猪」作为过年猪。所谓「架子猪」就是身材修长,不仅容易长胖而且身体容易撑开长大。如果小时候就胖嘟嘟的猪儿反而不能选,母亲说这样的猪是「荷包猪」,光会长胖不会长大,这样是不行的。而「架子猪」身材修长意味着这头猪容易长大,肯吃食意味着增加营养后容易长胖,这样的猪既容易长大又容易长胖,是过年猪的最优之选,那种「小型的胖猪」作为过年猪是不合格的。

家里如果有现成的符合条件的「架子猪」,母亲熟悉自己猪的习性,过年猪就算选定了。如果没有合适的,就要到集市上购买,这个时候不熟悉猪的习性,就非常考验家里女主人的智慧和眼光。因为此时家中的女主人既要会砍价,更重要的是要会选择适合的「架子猪」。因此,选择过年猪是为来年春节准备的第一件重要的事。

选定过年猪后,接着就要花较长时间,一般要进行至少十个月的精心喂养。那时过年猪是不会用饲料喂的,乡亲们也没钱买饲料。所以当时孩子们放学或者周末的主要任务就是去坪子地找猪草,找回来母亲还要剁猪草、煮猪草、喂猪食,有时还要把这些猪食与头年背回家的花生藤、红薯藤等晒干碾成的糠混在一起喂。一直到八九月份,猪儿养大好多了,红薯、玉米等也成熟了,为了把年猪尽快催大催肥,就直接煮红薯或者包谷面混在猪草里喂,而且越到后面红薯或包谷面的比例越高。如此,母亲起早贪黑好像养孩子一样把年猪养得肥肥的,才算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任务似的。这样养出的猪才是最具有农家气息的「过年猪」,这样杀出的猪肉才会有自然的香味,才无愧于现在所说的「土猪肉」的名号。

在故乡,家家户户都要杀猪,用猪身上的肉、肝、肺、心等做成各种各样的美食,这就是「杀猪饭」最原始的含义。我一直在想杀年猪这个习俗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实际上顾名思义,年猪就是为过年准备的,但又包含着许多不同寻常的人文价值,这是一种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亲人相聚的期盼。日子一天天过,终于进入冬月末腊月初,猪养大了,天气阴冷了,孩子放假回家了,离春节也近了,杀年猪的条件也就成熟了。

于是,选一个适当的日子,故乡每家一般都习惯选在周末的星期五或星期六,通报至亲好友,就开始作杀猪的准备。为什么要事先通报至亲好友呢,因为农村杀猪的日子从来就不是一个普通的日子,而是好像每年每家都有的节日一样。吃杀猪饭也是一项很有仪式感的活动,都是要邀请一些至亲好友来吃杀猪饭,才算是这家人杀了猪。那时候,小姑家在隔壁乡镇,我们首先就要请人带信给她请她务必回来,小姑也尽量回家,这也是我们非常开心的时刻。外公外婆舅舅姨妈他们在得远,有时候也会尽量来参加我们的杀猪「活动」,或者说来吃我们的「杀猪饭」,这更会让我和妹妹们高兴得跳起来。

最有意思的是,以前杀猪当然最主要是为了今后一年有肉吃,但现在这种功能越来越淡化,反而把吃杀猪饭作为一种节日的性质和氛围却越来越浓厚。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各家杀猪请的客越来越多,有的家庭如果只杀一头猪,等请完客后就基本不剩多少肉了,所以有的家庭一年要杀两三头年猪呢。但东家还是非常高兴,认为来自己家吃杀猪饭的人越多代表自己的人缘越好,甚至如果哪家来吃杀猪饭的人少了东家还会很失望。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有时候东家反过来还要与亲友们协商杀猪时间,以便争取更多的人来咧,这也是一种十分有趣的现象吧!

言归正传。通报至亲好友后,东家就要提前去街上买各种小菜。记得小时候我家杀猪前一周的街天,母亲总会带着我上街把各种杀猪请客的蔬菜、干货、佐料等采购好,而父亲一般也会在这一天从另一个乡镇的单位回到街上来遇我们,一起把这些东西背回家,就是为杀猪作好充分准备。

计划好的杀猪日子终于到来。其实在故乡,杀猪的意义并不主要在于杀猪这件事本身,而更重要的是请人吃杀猪饭。所以家家户户对于杀猪这件事无比重视是不言而喻的。前一天晚上,父亲就会预先请好村里的几位青壮年帮忙,杀猪这一天清早天还没亮,大家就在房屋前后适当位置挖一个「锅洞」,支上一口大锅,大锅里添上满满一锅水,然后在锅底笼大火把水烧开。这个时候一般天刚蒙蒙亮,母亲就去圈里把猪里「哄」出来到事先准备好的大桌子前,几个男人就把猪按在桌子上,然后主刀人施展自己的技艺......母亲这时候往往会躲在一边偷偷抹眼泪,毕竟这是她一年辛辛苦苦养长大的猪儿啊,当然对它是有很深感情的。

浇上开水,褪完猪毛,擦刷清洗,按猪的部位分类解剖成猪头、脖汉(颈)、火腿、肋条,处理内脏及大肠小肠,集中摆放让肉自然冷却,一气呵成,中午时分猪就杀好了。几位伯伯叔叔们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但大家脸上都露着开心的笑容。这时候,我就会主动给他们端上茶,而父亲则会邀请他们坐到桌前开始上演男人们的拿手好戏——先「小酌一杯」。

中午饭后,伯伯叔叔们开始更加忙碌起来,因为他们要准备晚上的杀猪饭了。大家按部就班,分工合作,就是为了下午给客人们提供丰富可口的美食。杀猪饭的绝大多数菜品都取材于刚杀的新鲜猪肉。其中有几个菜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第一个就是所谓的「墩子肉」,有的地方叫「坨坨肉」。就是用最好吃的「三线肉」切成一块一块三五厘米长宽的坨坨,然后盛在铸铁做成的「大吊锅」里,简单加上生姜、花椒和盐巴等佐料一起中火炖煮。数小时后就是最香最美、油而不腻「墩子肉」了。这道菜至今仍是我的最爱,那种吃在嘴里满口留香的安逸感和满足感,的确不是一般食品可以代替的。「墩子肉」在故乡算是一道延续多年的传统菜了,之所以一直流传至今,是有其深刻理由的。有的人说「游子思念故乡的理由,也许就是故乡的一道菜」,这道「墩子肉」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么?

我最爱吃的杀猪饭第二道菜就是小炒肉。其实这道菜的食材也不复杂,就是刚杀好的新鲜猪肉中的瘦肉,再配上蒜苗、生姜、花椒等炒制而成。但过去几十年了,这道小炒肉的味道之好,香气之特别,总是让我无法忘怀,更让我充满疑问:「这样的美味到底是怎么得来的呢?」说是小锅炒菜好吃,但这道小炒肉明明是大锅上炒出来的;说是佐料好,但它的佐料又非常简单;说是肉好油好,但同样的肉和油我们日常生活中又做不出同样的味道!所以我一直非常佩服和疑惑故乡的师傅,他们是怎样才做出这样看似简单却无比独特的美味佳肴的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喜欢吃故乡的杀猪饭首先就是因为喜欢吃故乡的小炒肉,这样的说法是极有道理的。

故乡杀猪饭,还有一些菜是非常有特色的,比如一道叫糖靠肉的,肥肉、面粉混合后用油炸,再与糖稀搅拌均匀,那种甜中带香、脆中带柔的饱满感,很是能满足自己的味蕾。还有一道菜更是绝味,那就是「肝生」。所谓「肝生」,就是把肝切碎,再把几块脆骨剁碎后在锅里翻炒一会取出,然后把前二者与猪血混合,辅之以适量的花椒、草果、八角、盐巴和少量白酒等,充分搅拌,静置个把小时,就形成了一道风味独特的家乡美味。这道菜可以生吃,是很多胆大男人的最爱;当然也可以蒸吃,男女老少皆宜,味道也非常好。此外,红烧肉更是少不了的保留菜肴。上面这些美味菜肴再配上一些故乡的农家土鸡和素菜、自制的蘸水和自酿的高粱「小锅酒」,一桌丰盛的杀猪饭菜就形成啦。这一桌看似简单的杀猪饭菜哦,却胜似人间多少大鱼大肉,成为每一位游子深深的牵挂。

整个下午,厨房一片繁忙。伯伯叔叔们为了逗孩子们开心却想到一招,就着杀猪后「锅洞」留下的火炭,他们就会把最好吃的瘦肉切成片,然后稍加腌制再烤给孩子们吃。数十年前的童年哦,能吃到这样的烤肉,现在想起来还是仿佛做梦一般。后来每当和家人朋友出去吃烧烤,我就会想起杀猪那天吃烤肉的情景,似乎什么烧烤都比不上当年故乡杀猪时的那块烤肉,心里总有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

下午四五点左右,客人陆续到来,一场杀猪饭宴就要开始啦。院子里早已摆上桌椅板凳,桌子上摆好啤酒饮料,再放一盘花生瓜子之类的小零食。然后,八个八个一桌,大家款款入座,一边吃着零食,一边等师傅上菜。有说有笑间,突然听见「小心、小心」,「油抹着,油抹着!」,端盘师傅就到了你的面前,然后有人从师傅的端盘下菜,一一摆上桌。于是大家边动筷吃饭,边喝酒聊天,很是愉快。父亲和母亲也总是笑盈盈地和大家打着招呼,希望大家吃饱吃好吃开心。

是啊,故乡的杀猪饭哦,从来就不仅仅是吃饭那么简单,它代表着亲人团聚,也代表着乡亲和谐,是一种对良好习俗的传承,也是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多少年过去了,现在偶尔回老家还能吃到故乡的杀猪饭,那种味道一直都在,那种情感也一直都在。故乡啊,之所以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牵挂,就是因为有杀猪饭等许多温馨甜美的故事,这些故事就好像一根红线羁绊着远在异乡的游子,在他们无数次的睡梦中越系越紧,成为他们思乡的源头。

傍晚时分,吃饭的乡亲渐渐散桌,有的老人要回家休息,有的妇女要回去喂猪,但更多的人却依然还在我们家里玩乐。男人们一边你一口我一口地喝着酒,一边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着笑,女人们有的收碗洗碗,有的扫地收拾,非常忙碌辛苦。而厨房师傅们还要继续收菜并为第二天早上的菜作准备。

等一切就绪已是天黑,父亲母亲首先要把一些肉分装在袋子里,让远方的至亲朋友们走时候带回家。其次,还有一项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腌肉。父亲和伯伯叔叔们即使白天再累,晚上都要把白天剖好的猪肉一一抹上盐巴,搓揉渗透均匀,然后装入一个大缸,往往全部腌完已是深夜了。而母亲她们也还有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装肠子。所谓装肠子,就是白天杀猪的男人们把猪肠子认真处理清洗好,母亲在村里其他女人帮助下加工好豆腐、生肉末等东西,加上香料、盐巴等佐料再搅拌在一起。晚上她们就把这些东西塞入大肠小肠装满,再把这些肠子挂在一根可以晒到太阳的横木上,就完成了装肠子的工作。

过半个月,把猪肉从大缸中取出挂起晾干,就是人们说的腊肉;大肠小肠凉干,就是最美味的香肠。而这些,就是杀年猪的直接价值,就是年夜饭的最好材料,也是今后一年故乡家家户户肉食的主要来源。当然啦,正如我们前面说的,如今杀猪甚至已经变成主要是为了请人吃杀猪饭的一种「仪式」或者「活动」了,因为什么时候都能买到肉吃,很方便,这也是社会发展使然。

多少年过去了,我还是常常想起故乡的杀猪饭,常常想起亲友们八个八个围桌而坐,大口品尝杀猪后的各种菜肴,大口喝着故乡自酿的高粱美酒,是多么惬意又暖心的场景。甚至等腌完肉后,伯伯叔叔们还不愿意离去,一直在堂屋谈心聊天,或者对酒唱歌猜拳哪怕到天亮,是多么快乐又极其治愈的一件事。是啊,故乡的杀猪饭哦,何止是杀猪本身那么简单,它不仅代表着一年四季轮回的美好和家庭亲友的团聚,还是故乡一种社会交往的纽带,是亲朋好友定期相聚,增进感情的润滑剂和催化剂。

思念故乡,就是思念故乡的乡亲,也是思念故乡的杀猪饭,思念故乡的春节,思念故乡一切美好的东西。多少次魂牵梦绕,多少次热泪盈眶,就因为故乡是每一个游子的根,是每一个游子不管身在何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切理由。如今,不管社会如何变迁,吃杀猪饭依然是故乡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这是情感的寄托,是亲情的维系,也是故乡之所以珍贵和美好的源泉之一。

故乡的杀猪饭哦,虽然只是故乡习俗的一朵浪花,却给我们带来了多少快乐和幸福的感觉。走在故乡的小道上,思古虑今,游子们更有责任去传承这样的理念和传统,留住乡韵,留住乡愁,努力使故乡成为更好的故乡,使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特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