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世界 > 三农

水城区甘塘村:组织带动 强村富民

2024-10-02三农

甘塘村一角(杨正国 摄)

9月29日,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海坪街道甘塘村,绿意盎然的田地,鳞次栉比的花卉大棚,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平坦整洁的柏油马路。

甘塘村花卉基地里,百合植株挺拔翠绿,花朵或含苞待放,村民们收割、整理、包装鲜花……一派繁忙景象。

近年来,水城区海坪街道甘塘村坚持党建引领,围绕基层基础「强双基」,不断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持续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党建引领聚力 产业发展增收

国庆临近,花卉种植户孔凡达正戴着草帽,在基地忙碌着收鲜切花。

「最近百合花行情好,我们村错季种植的第二批百合花正在上市,每扎百合花的价格在25元到60元之间。今年共种了六万株,预计收入在20万左右。」孔凡达说。、

基地大棚成片的百合花(李燕利 摄)

近年来,甘塘村立足自身实际,积极打造甘塘特色花卉品牌走「花路」,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 致富带头人」的模式发展花卉项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错季种植」种植百合、向日葵、菊花等鲜花,切实提高基地利用率,拓宽农户增收渠道。

大棚种植鲜花只是甘塘村产业发展的缩影,为了带动周边群众务工就业,甘塘村还发展起葡萄种植、生猪养殖、肉牛养殖等产业。

花卉基地里盛开的百合(李燕利 摄)

据了解,甘塘村还通过开展汽车租赁业务、成立公司聘请专业人才承接档案资料整理、整合资金异地入股打造民宿等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800元。

不仅村集体经济巩固壮大,村干部收入也有了兜底保障。在街道的指导下,甘塘村探索实行集体经济收益与村干部绩效挂钩的考评模式,明确将村集体收入的10%用于补充村级组织运转经费、20%用于奖励干部和群众分红。

「村干部依据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出的贡献大小来获得奖励。此类激励措施不仅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干劲和激情,增强村级组织服务能力,还进一步推动了集体经济的增长。通过此种方法,甘塘村有效地将村干部的个人利益与村里的整体发展紧密结合,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海坪街道甘塘村党总支书记孔祥印坦言。

建强基层堡垒 锻造实干队伍

离基地不远处,海坪街道甘塘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刘军正在老党员林科敏家里开展送学服务。

村里成熟的葡萄(李燕利 摄)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干部靠支部。

「一定要建个好支部。」海坪街道甘塘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刘军说。

为加强党员管理,甘塘村坚持分类施策,针对不同群体的党员,采取不同的措施组织教育学习。针对在家年轻党员,我们坚持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为抓手,采取「自己组织 积极参与」的方式对年轻党员开展业务能力提升。针对年老体弱党员,我们选派党员骨干上门开展开展送学服务,确保学习不漏一人。

由党总支书记带头「一对一」帮带联系,着力把村级骨干培养发展成党员,把党员骨干培养成村干部,切实加强了村级「两委」班子和党员的队伍建设,为村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生力军。

此外,甘塘村还坚持把「找上门」和「上门找」相结合,依托结对联系「1 n」机制强化流动党员管理,以「线下走访 线上联系」的方式联系流动党员,建立流动党员「四清」动态清单及流动党员微信群,确保流动党员管理到位,引导他们亮身份、亮职责、亮实绩。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党总部引领下,甘塘村各项事业得到有效推进。先后获得「水城区2023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成效明显村」等荣誉称号。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累计达200万元,成为海坪街道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标杆。

精准为民服务 建设和美乡村

夜晚降临,远眺海坪街道甘塘村阿尼克组,一盏盏路灯照亮着村民回家的路。村民郑光学说:「以前村里黑灯瞎火的,大家出门都不方便,现在安装上了太阳能路灯,晚上路好走多了。」

甘塘村召开院坝会(李燕利 摄)

甘塘村阿尼克组地处偏远,山高沟深,是一个典型的旱山村,村民对于路灯安装呼声迫切。

民有所需,村有所应。为解决群众夜晚出行难题,省委宣传部驻村工作队四处奔走联络,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于2024年初,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将阿尼克组35盏路灯全部安装完成。

「省委宣传部第五党支部和我们村党总支开展双联双促活动时,给我们捐赠了100盏太阳能路灯,我们即将启动亮化工程,实现太阳能路灯全覆盖。」海坪街道甘塘村党总支书记孔祥印说。

通讯员 李燕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晏惠轩

编辑 孙蕙

二审 张齐

三审 陈 诗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