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就年三十了,早晨醒来,躺在被窝里,脑子里竟然就有许多小时候过年的回忆。零零碎碎,断断续续,很悠远的感觉,令人心里温馨的同时,也有那种对不可挽回的时光逝去的失落和淡淡的苦涩。
记得那时过年前,爷爷一定会去赶最后几个集的。爷爷赶集时骑个大架子自行车,我坐在横梁上,后椅座上会绑点东西,诸如一只鸡呀,一捆大葱呀,一袋子枣呀什么的,要带过去卖掉,然后再买东西。
爷爷赶集主要是置办年货———大茴香、花椒、香油、猪肉、糖果、鞭炮等等。对我来讲,最有吸引力的是糖果和鞭炮。那时的糖果一般指梨膏糖,那种味道绝对没有现在那种糖块儿的甜腻,但那种酥脆和细甜却是独有的,一直甜在人的记忆里。
那时卖鞭炮的集市在南关,其实那时说的南关就在现在的县城老邮局那里。街道两边全是卖鞭炮的,每个摊位都会挤着一群人,整个街道都挤满了人。
「南京到北京,卖炮听音声。」这是人人都会的一句顺口溜,围着的人不一定买炮,但是一定会怂恿卖炮的点上一挂,听听响声,看看热闹。也有崩炮摊子的情况,鞭炮横飞,响成一片声,那是最热闹的情况。现在想想卖炮的该是多么绝望啊,人们却无意中把自己的欢乐建立在别人痛苦的基础上。我去到那里除能买到一挂属于自己的短鞭炮外,还会拾上几个未响的炮,方言叫「出出」。
过年放炮有三次,首先是大年三十儿中午请神时要放;再就是大年初一起五更时要放,这次放的最隆重,找最长最大的放;还有就是起完五更上坟拜祖时要放,在野外坟地放的往往是起的更高响声更大的大二起和大起火!在漫天野地看烟火,视野开阔,伴随着一声巨响,黑夜被炸亮了一片,响声清彻悠远,别有一种情调!
近几年由于治理大气污染,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过年也少了传统的年味儿,但心里的年味反而越发强烈,甚至能想起那种鞭炮的独特味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