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社論」當電商預售制成為過去式

2024-05-08科技
近日,淘天集團宣布今年天貓「618」取消官方預售環節。業內普遍預測京東等頭部電商平台也可能會跟進,這幾年來一直被消費者吐槽的預售制或將消失。
預售制曾經為各大電商平台立下「汗馬功勞」。其既能幫助商家提前備貨,減少成本和物流壓力,也能以「折扣」為噱頭,用一種新鮮玩法吸引消費者入局。而且,預售制往往能讓電商平台在「618」「雙11」等重要節點公布更漂亮的數據。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預售制已經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缺點。比如預售制過於復雜的演算法,讓不少消費者頭疼不已,「像在做數學題」;又比如過於漫長的等待周期讓消費者的耐心被消耗殆盡,從而對預售制逐漸出現審美疲勞。
更重要的是,一些品牌商家借預售機制故意割消費者「韭菜」的行為,已經勸退了不少使用者。今年1月,中消協釋出的【2023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就指出,電商平台的預售模式存在「尾款」漲價不誠信、預售商品不價保、承諾贈品不兌現、承諾時間不發貨、「最低價」宣傳不屬實等問題。
總之,告別「紅利期」後的預售制不僅可能讓消費者的消費體驗變差、消費風險上升,還有可能反過來影響平台與商家的口碑。
但讓電商平台下定決心取消預售制的原因,還不只在預售制本身。去年年底,淘寶、京東、拼多多等平台紛紛開始簡化售後流程,相繼推出「僅退款」服務,從中透露出的資訊就是:國內電商行業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流量和噱頭不再是萬能的法寶,要想獲得增量,就必須回歸消費的本質,認真傾聽消費者的聲音和需求。
一方面,抖音、快手等短視訊直播平台的崛起,讓更多傳統平台和使用者意識到,價格競爭不僅在於一些特定的時間節點,電商低價完全可能常態化;另一方面,當下消費者的消費觀念日趨回歸理性,不少年輕使用者已不再把「買買買」「剁手」掛在嘴邊,更重視商品的價效比。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要想真正獲得消費者的青睞,電商平台就必須去掉多余的粉飾和包裝,回歸日常促銷的本質。簡單地說,就是直接給出最低價,讓消費者用最簡單的方式得到最實際的優惠。
不可否認,取消預售制也會給一些規模較小、供應鏈能力較弱的商家帶來壓力,他們不得不提前備貨,積壓的庫存可能會成為不可知的風險。但從長遠來看,「蓄水放閘」式的行銷方式並不利於電商平台的健康發展,轉型與變革也是必然的趨勢。
取消預售制,意味著擯棄「短平快」的打法,追求常態化低價,但這並不代表電商平台就可以忽視產品的品質和消費的體驗。在低價的基礎上全面升級服務品質,才是電商平台實作永續發展的正確途徑。簡而言之,真正做到「一切以使用者為中心」的電商平台,才有可能真正贏得消費者的忠誠度。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