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中國禁谷歌多明智?看它在俄烏戰爭中都幹什麽!封禁它一點都不冤

2024-08-25科技

前言:

在這個資訊時代,地圖套用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然而,你或許會感到疑惑,中國為何堅持禁止使用全球最受歡迎的谷歌地圖?

谷歌地圖:雙刃劍的魅力與隱患

提到谷歌地圖,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它提供的精準導航和詳盡的地理資訊。

自2005年推出以來,谷歌地圖憑借其高畫質衛星影像和便捷的使用者介面,迅速躋身為全球最受歡迎的地圖套用之一。

然而,在這光鮮的外表背後,隱藏著鮮為人知的危險。谷歌地圖的強大功能,正是它潛藏的最大隱患。

它那令人驚嘆的精確性,實際上源自一種令人不安的數據采集手段。

每次使用谷歌地圖時,我們的位置數據、搜尋記錄,甚至行駛路線,都會在我們不經意間被上傳至谷歌的伺服器。

這些表面上無害的數據,透過大數據分析,可能會暴露一個國家的軍事部署、經濟活動,甚至社會結構。

更為嚴重的是,這種數據收集不僅僅針對普通使用者。早在2011年,中國南京市便查獲了兩萬多起利用谷歌地圖進行非法測繪的案例。

這讓人不由得想起古代戰爭中,由於地圖資訊泄露而釀成的慘痛教訓。在資訊時代,這種風險顯然更加嚴重。

因此,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谷歌地圖這把雙刃劍,它在提供便利的同時,也可能成為國家安全的潛在威脅。這正是中國政府不得不謹慎對待谷歌地圖使用的原因之一。

戰場上的數位地圖:谷歌在俄烏沖突中的角色

當我們關註正在發生的俄烏沖突時,谷歌地圖的作用變得愈發引人深思。

2022年4月,一條震驚全球的訊息迅速在網路上流傳:谷歌地圖疑似曝光了俄羅斯的軍事設施和戰略建築的高畫質影像。

盡管谷歌後來否認了這一指控,聲稱這些影像在戰爭爆發前就已存在,但此事件依然揭示了數位地圖在現代戰爭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實際上,GPS系統在軍事領域的套用已有悠久歷史。早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美軍便依托GPS技術,達成了前所未有的精確打擊效果。

兩枚飛彈從同一彈孔穿過,精準命中目標的畫面至今令人難以忘懷。然而,GPS系統在軍事上的巨大價值,恰恰也是它最致命的弱點。

1999年中國在台海軍演時,曾經歷過GPS訊號被美國幹擾的事件,致使飛彈偏離了原定軌域。

這一事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倚賴他國的定位系統,實際上是將自身的安全交由他人掌控。

回到俄烏沖突,谷歌地圖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顯得更加復雜。除了被指可能泄露了軍事設施的資訊外,谷歌還采取了多項行動來支持烏克蘭。

例如,谷歌透過加強對烏克蘭使用者的安全保護,並暫停在俄羅斯地區的支付服務,這些舉措顯然帶有強烈的政治色彩。

在這個資訊即戰力的時代,地圖資訊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它不僅為軍事行動提供了精準的地理數據,還能影響公眾的認知與輿論的導向。

設想一下,如果一款地圖軟體可以隨意更改國界線,或有選擇性地顯示某些資訊,這會對國際關系帶來何種影響?

這讓人不由得聯想到古代的輿圖,在那個時代,詳盡的地圖常被視為國家的機密,重要程度絲毫不遜於現代的核武器。

盡管如今普通民眾可以輕松獲取高畫質衛星影像,但地圖數據的控制權仍然是國家安全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因此,當我們了解到谷歌地圖在俄烏沖突中所扮演的角色後,便能理解為何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對這類跨國地圖服務保持謹慎態度。

在國家安全面前,顯然不能僅以便利性為唯一考量。

國際視角:各國對谷歌地圖的態度

如果我們把目光放眼全球,就會發現對谷歌地圖保持謹慎態度的並非只有中國。

實際上,不少國家透過各種方式限制或禁止使用谷歌地圖,這反映出他們對國家主權與安全問題的高度重視。

這一規定的出台,是為了應對其獨特的地緣政治環境,目的是避免敏感地點被輕易辨識。同樣,印度也曾多次要求谷歌對其地圖上的軍事設施進行模糊處理。

更為極端的例子是北韓和古巴,這兩個國家幾乎徹底封鎖了谷歌地圖服務。在這些國家的地圖上,你通常只能看到一片空白,或者極其模糊的影像。

盡管這種做法看起來有些極端,但它也展示了這些國家對資訊保安的高度關註。然而,限制使用谷歌地圖的決定仍然引發了一些爭議。

有些國際法專家主張,衛星影像應被視為公共資源,任何國家都無權對這些資訊進行完全壟斷或封鎖。

在2000年美國取消商業衛星影像分辨率限制後,這一觀點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

這就引發了一個難題:如何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同時,又能保障資訊自由,各國對此的處理方式各有差異。

例如,法國和德國雖然允許谷歌地圖在其境內營運,但對其數據的收集與儲存施加了嚴格的規定,以確保公民私密得到保護。

需要指出的是,即使是在谷歌的母國美國,谷歌地圖也並非可以完全自由運作。

這些做法不由得讓我們聯想到古代帝王對待地圖的態度。在中國古代,詳盡的輿圖通常被視為國家的珍貴之物,不輕易展示於人前。

在西方,哥倫布時代的航海圖被視為國家機密,泄露者甚至可能被判處死刑。盡管時代變遷,地理資訊的重要性似乎依然未曾改變。

在這一背景下,各國對谷歌地圖的態度便顯得更加清晰。這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或商業問題,更是涉及國家主權與安全的戰略考量。

各國都會依據其獨特的地緣政治環境、安全需求和所處的發展階段進行權衡,因此在這個問題上,並不存在普遍適用的標準答案。

中國的選擇:自主創新之路

在應對谷歌地圖挑戰時,中國選擇了自主創新的道路。這一決策不僅展示了對國家安全的極高重視,也凸顯了中國在高科技領域的雄心壯誌。

中國禁止使用谷歌地圖的決定,可以追溯到2010年,當時由於對中國互聯網政策的強烈不滿,谷歌選擇結束中國市場。

之後,中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法規,要求提供地圖服務的公司必須在中國境記憶體儲數據,並取得測繪資質,這一舉措成功地將谷歌地圖排除在外。

單純地禁用外國服務是遠遠不夠的。中國早在1994年便開始著手研制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深刻認識到這一系統對國家安全和經濟發展的重大意義。

這是一項雄心壯誌的計劃,目標是打破美國GPS系統的壟斷,北鬥系統的發展經歷了不少曲折。

2000年,中國成功發射了兩顆靜止軌域衛星,宣告了北鬥一號系統的誕生。盡管這一系統只能提供區域性服務,但它已經充分展示了中國在該領域的實力。

北鬥二號和三號系統在之後的開發中取得了飛速進展,尤其是2020年6月23日,隨著最後一顆組網衛星成功發射,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星座部署也因此圓滿完成。

這意味著中國成為全球第三個擁有完整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與美國的GPS和俄羅斯的GLONASS齊名並駕。

北鬥系統的成功不僅為中國提供了自主獨立的定位導航服務,還推動了一系列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

與此同時,中國的互聯網企業在地圖服務領域也取得了顯著進展。諸如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國產套用,無論是在功能性還是使用者體驗方面,都已與國際競爭對手不相上下。

中國在地圖技術領域的自主創新帶來了深刻的啟示,這表明在關鍵技術領域,自主可控的重要性無論如何強調都不過分。

結語:

透過深入分析谷歌地圖的優缺點及其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我們可以輕松理解中國堅持禁用谷歌地圖的立場。

這不僅展現了對國家安全的高度重視,也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地圖技術領域自主創新的堅定決心。

展望未來,我們應當持續支持國產地圖技術的發展,在享受其帶來的便利之余,也為國家安全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