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工匠匯·第一批中國紡織大工匠|科研孺子牛」——陳桂林

2024-01-18科學

服裝3D技術的開發,多年來受到企業關註。他,在紡織服裝的三維人體掃描、3D可視縫合設計、3D試衣技術、3D打印等領域進行了14年的持續研究,完成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達10余項,完成相關成果申報及授權的國家專利和著作軟體權12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出版紡織服裝專著41部,負責制定行業標準13項。這些數位的背後,記錄了這位紡織科研工作者的專註。他就是——「科研孺子牛」陳桂林。

說到深圳市廣德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陳桂林,可謂是「鉆」在服裝科研領域裏的「快樂漢」。他早在2004年便開始數位化服裝設計技術的研究。十年磨一劍。這14年間,他相繼主持完成了中國第一台透現散斑三維人體掃描技術原理的高畫質彩色三維人體掃描器的預研、設計、建造和偵錯,也成為了透現散斑三維人體掃描技術領域的開創者之一。

做服裝的人都知道,精準的立裁人台是中國提高設計開發高級成衣和高級時裝立裁技術的瓶頸。陳桂林對國內標準人台制造技術的缺陷深有所感。面對長期被歐美、日本的高價人台所包圍的行業現狀,他帶領技術團隊透過積累大量人體數據和對精準數位化人體虛似的"實戰",運用三維人體掃描測量技術,對國內上萬個人體數據進行比對分析,並結合中國人體造型特征和教學及工業套用的需求,采用3D人體建模技術和3D打印技術開發出精準的立裁人台模種,然後采用現代化的工業生產技術進行批次化生產。這期間,研發小組需要積累完成大量的技術指標和參數,攻關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在研發精準立裁人台的過程中,陳桂林和團隊成員反復探討,以國內立裁人台的套用狀況為著眼點,對人台制作企業進行實地考察,系統地分析了國內人台在造型、制作、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透過問卷調查分析了設計師等數百位人台使用者的意見,對人台使用者的需求進行了挖掘和總結。經過反復嘗試和不懈努力,第一套具有獨立自主產權的中國精準立裁人台數據系統終於宣告研制成功,顯著提升了中國紡織服裝科技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

科研成果的轉化長期以來是一個難題,原因包括缺少資金、周期長、風險大、責任大等,許多成果、專利鑒定後就沒有了下文。在擁有了核心技術的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後,陳桂林面對多方的不理解、懷疑、反對,堅定地走科技成果產業化這條不平坦的道路。沒有中試平台,想方設法建設一個中試平台;不懂生產裝置和制備流程工藝,向合作單位技術工人不恥下問;不懂行銷和管理,自己一邊學習探索,一邊挖掘經營人才。面對轉化工作的挑戰、艱苦和困難,他勇於擔當,不怕失敗。經過努力,終於成功走出一條產學研相互促進、協同發展之路。以高畫質彩色三維人體掃描器為例,產品經過中試、試制和工程套用驗證等環節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時間。利用這條路徑,許多成果走向了轉化和產業化,這一個計畫為研究院帶來的技術開發服務五千多萬元,利稅四百多萬元。

陳桂林立誌長期在科研一線工作,平均每天工作時間在12~16個小時,節假日和周末加班成了家常便飯。工作壓力大,科研成果轉化、團隊與學科建設、核心研發裝備等工作千頭萬緒,許多工作要求限時完成,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使得自己的身體患有頸椎病、腰椎病、胃炎、痛風等多種疾病,但他依然忘我地開展自己熱愛的科研工作。

陳桂林熱愛紡織服裝科研工作,以其特有的敬業與創新精神,在三維人體掃描、3D可視縫合設計、3D試衣技術、3D打印、紡織服裝新技術方面取得了多項科技成果,促進了行業的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他主持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10余項,負責的重大咨詢計畫20余項,相關成果申報及授權的國家專利和著作軟體權120余項;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7項,其他省部級科技獎勵13項;發表論文30余篇,出版紡織服裝專著達41部,負責制定行業標準13項。

汗浮水印證成就。2015年,他的科研成果被授予「中國紡織服裝產業研究優秀成果一等獎」。

(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全國委員會供稿)

來源:中工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