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5種犀科動物

2024-11-04科學

如今體型僅次於大象的犀科動物在3600萬-5500萬年前和如今的貘科動物體型差不多少,或許犀科動物曾經的胃口很好,體格體重也是一路狂飆,把貘科動物甩在了身後,不過它們共同點是混的都不如它們的祖先,兩千萬年前,犀科動物遍布歐洲,貘科動物遍布亞洲和美洲。

根據已知的考古數據,獨角犀牛出現在1200萬-2500萬年前,雙角犀牛出現在300萬年前。

現存的犀牛種類只有5種,曾經的曾經很多種。

1,白犀,又名白犀牛,方吻犀,寬吻犀。壽命50年。

體長335-377厘米,肩高171-285厘米,體重1000-3600公斤。

分布於剛果民主共和國,波札那,奈米比亞,史瓦濟蘭,辛巴威,科泰迪瓦,肯亞,尚比亞。

包括2個亞種,分別是南方白犀,北方白犀。

2,黑犀,又名黑犀牛,非洲雙角犀,尖吻犀,鉤唇犀。壽命30-40年。

體長300-375厘米,肩高140-180厘米,體重800-1400公斤。

分布於安哥拉,肯亞,莫三比克,奈米比亞,南非,坦尚尼亞,辛巴威,波札那,馬拉威,史瓦濟蘭,尚比亞。

包括4個亞種,分別是黑犀指名亞種,黑犀西非亞種,黑犀東非亞種,黑犀中非亞種。

3,印度犀,又名獨角犀,大獨角犀。壽命50年。

體長210-420厘米,肩高110-200厘米,體重2000-4000公斤。

分布於巴基史坦,印度,尼泊爾,孟加拉。

4,爪哇犀,又名小獨角犀。壽命40年。

體長200-350厘米,肩高130-180厘米,體重平均1500公斤。

分布於爪哇。

包括3個亞種爪哇犀指名亞種(印尼亞種),爪哇犀越南亞種(印支亞種),爪哇犀印度亞種(北部亞種),第一種瀕危,第二種2010年滅絕,第三種1960年滅絕。

5,蘇門答臘犀,又名蘇門犀,雙角犀,亞洲雙角犀,毛犀牛。壽命40年。

體長240-315厘米,肩高130厘米左右,體重500-1100公斤。

分布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婆羅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