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孫吉正 北京報道
隨著酒業發展環境發生變化,中國酒類發展進入新階段。3月21日,第二十屆中國國際酒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酒博會」)在瀘州國際會展中心開幕。3月22日,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中國酒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第六次(擴大)會議現場披露了2023年度多項酒業數據。
根據中國酒業協會行業統計分析及測算,2023年,全國釀酒行業完成釀酒總產量6131萬千升,同比增長1.1%。其中,飲料酒產量4758萬千升,同比增長0.9%;發酵酒精產量1373萬千升,同比增長5.7%。2023年,全國釀酒行業累計完成產品銷售收入10802.6億元,同比增長9.3%;累計實作利潤總額2628.2億元,同比增長7.6%。
啤酒產業領銜增長
根據中酒協在會上披露的資訊,2023年,根據行業統計,全國啤酒行業實作總產量3789萬千升,同比增長0.8%,實作銷售收入1863億元,同比增長8.6%;實作利潤總額260億元,同比增長15.1%。成為2023年度增長最快的酒類。
2023年,全國白酒行業實作總產量629萬千升,同比下降5.1%;完成銷售收入7563億元,同比增加9.7%;實作利潤總額2328億元,同比增長7.5%。上述白酒行業的數據顯示,雖然白酒的消費量在逐步減少,但整體實作的經營規模卻不斷上升,符合白酒行業向中高端化過渡的預期。
葡萄酒產業方面,全國釀酒葡萄栽培面積約158.8萬畝,葡萄酒企業1885家。2023年,全國葡萄酒行業完成釀酒總產量30萬千升,同比增長3.4%;累計完成銷售收入90.9億元,同比增長4.8%;累計實作利潤總額2.2億元,同比增長2.8%。
黃酒產業方面,2023年,全國黃酒生產企業數量約700家,完成釀酒總產量190萬千升,同比增長3.2%;完成銷售收入210億元,同比增長2.1%;實作利潤總額19.5億元,同比增長8.5%。
此外,2023年,全國其他酒產量120萬千升,同比增長7.2%;實作銷售收入190億元,同比增長1.1%;實作利潤16億元,同比增長65%。
在會上,中國酒業協會副秘書長劉振國釋出2023年中國白酒價格指數。據悉,中國白酒商品批發價格指數在中國白酒行業具有重要的地位,主要反映中國白酒的價格變動趨勢,被業內人士和專家學者譽為中國白酒行業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劉振國在會上指出,從環比指數看,2023年度中8個月不同程度上漲,雖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白酒消費市場出現復蘇,但在高庫存、價格倒掛的影響下,酒企面臨「保價還是保量」的兩難選擇,走勢不及預期。從同比指數看,呈高開低走、探底反彈的走勢,全年只上漲了1.02%,比2018年的歷史高點低了5.62個百分點,漲幅低於三年疫情時期,創下近七年的新低。反映了市場調整壓力,繼續依賴價格推動行業增長面臨困難。從定基指數看,沖高回落後年底再創新高。但勢頭正在明顯減弱,目前,全國白酒批發價格定基總指數的上行更多是一種慣性。從分類指數看,名酒、地方酒、基酒價格指數走勢大體一致,但名酒走勢弱於預期。地方酒的價效比凸顯,走勢強於預期。基酒價格走勢基本穩定,超出預期。
此外,各省名酒價格指數走勢轉弱,分化明顯。隨著行業進入存量乃至縮量競爭時代,不僅品牌之間、香型之間乃至產區之間競爭激烈,中國傳統白酒主產區都不同程度受到沖擊和影響,承受著市場變化的壓力。
思索酒業「創變」之道
當日下午,「2024中國酒類市場創新發展大會」召開,地方政府、行業協會、主管部門、科技領域、消費領域、名酒企業的負責人、相關代表齊聚一堂,共論如何在酒業新周期掀起創、變之風,來自各界的專家達成共識,即向高端化、智慧化(科技化、數位化)的方向發展。
近年來,隨著酒業發展環境發生變化,過去傳統的生產營運方式難以取得預期效果,數位化融入產業發展顯得尤為重要。新質生產力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並被列為2024年十大工作任務首位。提出要大力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緩增長、理性增長’已經成為了我們行業今後的總基調。」中國酒業協會名譽理事長王延才表示,白酒產業格局悄然變化,頭部企業的規模和在行業中的占比不斷擴大,這讓它們身上更肩負起「創領」之責。
劉振國表示,中國酒業正面臨著需求收縮、供給過剩、庫存增加、預期轉弱等多種困難,市場面臨著調整的壓力,繼續依賴價格推動的增長模式也將面臨困難。隨著行業進入存量乃至數量競爭,品牌之間、香型之間乃至產區之間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行業的結構會進一步集中。
「今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了‘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的經濟工作總基調,產業必須深刻思考,找準癥結,適應變化,主動調整,化解矛盾。雖然當前行業進入到擠壓式的競爭階段,但仍然存在結構性機會,簡單依靠價差不足以支撐成長,而是需要調結構、提品質、增效益。科技的力量作為一種與時代發展相呼應的手段,早已是酒企發展必不可少的助力。」劉振國表示。
科技部原副部長,季華實驗室理事長、主任曹健林認為,傳統工藝以及傳統生產條件下,面臨著勞動強度大、精確度不夠高的挑戰,酒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建立關鍵工藝參數與最終產品品質的精確量化關系,以確保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和一致性,最終提高生產效率和企業效率。這就需要更多套用自動化技術和人工智慧計劃,在智慧化工廠,現代科技會更好控制工藝流程、更精準實施節點控制,以實作酒類品質的持續提高。
宋書玉在酒博會上表示,伴隨著市場重心從產品向消費轉移,酒類產品個人化、差異化表達蔚然成風,科技賦能、科創+文創研發如雨後春筍。
在業內專家看來,白酒、黃酒等品類,本身就屬於農耕文化的余脈,無論是與傳統節氣的關系,還是追溯上古之時先民們對天地、先祖的敬重,都是這種文化的表現,酒也成為承載這些文化的載體。
(編輯:於海霞 校對:顏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