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業消費組
作者|周冰
編輯|周月明
題圖|視覺中國
去到哈薩克最大的城市阿拉木圖,你或許會被這裏的物價震驚。
印象裏的幾個史坦國都並不是很富裕的樣子,但實際上,哈薩克早已發展起來,人均GDP約1.2萬美元,與中國相當。而阿拉木圖在世界最昂貴城市中排名164位元,緊鄰排在163位的深圳。
在這裏,一瓶 500ml 的可樂,460 堅戈,約 7 元人民幣。一個華強北只要6塊錢的電源插頭,在阿拉木圖能賣到60塊。
這些日用品,根據當地人別克描述,90%都依賴進口,其中很大一部份來自中國。
6塊到60塊,中間藏著巨額利潤,不少中國商人看見了其中的商機,從廣東、福建進貨,充當中間商,賣到哈薩克。
然而這筆生意並沒有那麽簡單,本地人的先發優勢、仍具挑戰的經商環境還在困擾著新入局的中國商人們,有時他們感到「看著金山銀山,就是摸不到邊」。
新入局者的挑戰
哈薩克的制造業落後,大部份日用消費品依靠進口。
蘇聯時期,哈薩克被定位為能源和原材料供應地,主要生產礦物、燃料、谷物、羊毛和肉類等初級產品,制造業基礎薄弱,所需的日用消費品與工業裝置依靠俄羅斯運入。
在獨立後聯系中斷,機械裝置的嚴重缺乏限制了工農業發展,導致哈薩加爾史坦的日用品長期短缺 ,只能依靠進口。
直到今天,哈薩克原生的制造業仍然很薄弱。別克告訴虎嗅,當地只能生產打火機、塑膠袋這種低端工業品。邵暉也舉了個例子,當地的紙制品也都依賴進口,本地生產的紙用起來甚至會掉渣。
中哈之間有著中國西北地方最大的陸路口岸——霍爾果斯口岸,新疆到阿拉木圖距離近,哈薩克對中國30天免簽,得益於這些優勢,一年多之前,中國商人開始湧向哈薩克。
當地市場充滿了來自廣東、浙江、福建的商品, 20塊進價的鞋子賣80塊,3塊錢的面膜賣10塊,利潤十分可觀。
別克幾歲時就從新疆搬到哈薩克,會說哈薩克語和漢語,他的家電生意,主要就是從浙江和廣州進貨,空調、冰箱、電視機和掃地機器人,然後轉賣到哈薩克,利潤能達到25%~30%。
在哈薩克做家具家電生意的別克告訴虎嗅,中國商品的出廠價與哈薩克售價之間,往往存在3~5倍的差價。低於3倍的都很少,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在扣除關稅、物流、人工、倉儲的成本後,才能保證15%-20%及以上的利潤。
然而對於新入局的中國商家來說,想賺這麽多很難。
做汽車用品生意的邵暉告訴虎嗅:「 同樣的價格拿貨,哈國老板能賺到20%的利潤,但我們不可能,最多只能賺5%。 」從自由貿易暢通以來,從西藏搬到哈薩克的哈薩克人,憑借著民族和雙語言的優勢,早已占據了中國供應商的供貨渠道。
對新入場的中國商家來說,要想分走本地老板的客戶,只能讓利,要麽打低價戰,降低利潤;要麽就是允許賒賬,承擔客戶跑路的風險。
挑戰不止這些,異國他鄉做生意,有些困難是難以預料的。
邵暉提到他的經歷,去年他發現一個商機:聖女果在當地很暢銷,同時跟國內比,差價很大,於是他在中國進了兩車貨,打算到哈薩克批發。然而到了之後,當地老板遲遲不買。因為他們清楚存放聖女果的冷櫃每天都要收費,而水果又不禁放。為了不讓聖女果壞掉,幾天之後邵暉自己就會主動降價。
最終,還是只能讓利。
中間商這份錢還是太難賺了。
「唯一的出路就是在本地建廠,當供貨商。」邵暉總結道。在哈薩克做十幾年生意的中國人,一些已經在當地建了廠,之後就「躲在廠裏不出來」,只與批發商對接,避免與本地人接觸。
賒賬風險
除了難搶到先發優勢,另一個中國商人常在哈薩克踩的坑,與當地人的消費觀念有關。
當地人對金錢的態度,簡直是「長期主義的反面」,不管是賺錢還是花錢,都主打一個「臨時」,對中國商人來說,這種「臨時」意味著風險。
首先是賒賬帶來的風險。
或許是由於遊牧生活的收入不穩定,在哈薩克,普遍存在賒賬習慣。做家具家電生意的本地人別克告訴虎嗅,一般做實體批發生意,交易金額較大,常常在100萬堅戈以上(約合1.47萬元人民幣),大家都會選擇賒賬,付一半賒一半,下次進貨的時候還款,然後接著賒賬。
在相熟的薩克史坦人之間,賒賬是留存下來的互助傳統,是信任的體現。但對中國商人來說,作為這片土地的「外來者」,賒賬等於「欠賬」風險,是一顆定時炸彈。
其次,當地的結算周期普遍較短。
邵暉告訴虎嗅,當地餐飲店的廚師,一周或者半個月就要發一次薪資。而當地商鋪的租金,每月就要付一次(國內更多是半年付或者季付)。短的結算周期意味著不確定性,你不知道是不是明天員工就跑路了,是不是下個月租金就開始漲了。
去年,邵暉在阿拉木圖開了牛肉面館,在他的面館生意好起來後,房東坐地起價,臨時漲租。因為沒有提前請當地律師擬合約,邵暉也只能認栽。也是因為這個,他的面館沒開下去。
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充滿不確定性的支付習慣讓中國商人頭疼不已,當地人卻習以為常。他們大多數認同「即時滿足」,甚至存在超前消費現象。
在哈薩克做跨境電商的亮哥形容本地人是「有錢就花」,大部份人都不會存款,甚至分期、借錢也要消費。在當地最大的電商平台Kaspi上,絕大部份商品都可以分期購買。圖中左側,一個只需要899堅戈(約合人民幣13.23元)的廚房電子秤,都可以分三期付款。
中亞Focus的王夢陽也觀察到了當地「沒錢硬花」的現象。在他看來,這種消費觀念的形成有其社會原因。
哈薩克的經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源出口,特別是石油、礦石和天然氣。這種資源價格的波動使得經濟增長不穩定,信貸擴張成了拉動消費的主要方式之一。
與此同時,哈薩克的社會保障體系相對薄弱,許多人對未來的保障缺乏信心。在這種環境下,人們更傾向於追求當下即時的滿足,而非長期的積累。
其次,哈薩克的通貨膨脹率較高,貨幣貶值時有發生。別克告訴虎嗅,2019年以來,當地物價漲了50%以上,接近原來兩倍,原來賣300萬堅戈的車,現在要600萬。
相較於將錢存入銀行,他們更願意將其投入到房產、車輛等實物資產上,以期能夠抵禦未來經濟的不確定性。
正在改善的腐敗問題
數年前,世界經濟論壇將腐敗列為在哈薩克做生意面臨的最大問題,世界銀行也將哈薩克與安哥拉、玻利維亞、肯亞和利比亞一道列為腐敗熱區。
農業、醫療保健、石油、天然氣、金融和建築業,各行各業都被寡頭壟斷,其中不乏前總統身邊的親信及親戚。壟斷集團把控國家資源,使得其他企業無法發展,少數人得利,大部份企業生存愈加困難。
對普通人來說,當地已經腐敗到連警察都是危險的。
邵暉告訴虎嗅,他的朋友在自己租的院子裏平整地面,都被警察勒索,否則就要停工。事後塞了紅包了事。
別克舉了另一個例子,2017年,當地一個家喻戶曉的成功商人,在超市、餐廳、果園各領域都有涉足,但是因為其規模過大,他的果園、餐廳一夜之間就被以前總統弟弟為代表的寡頭收走了。
壟斷集團以外,其他企業無法發展,本地人尚且如此,更別不用說外來的中國商人。
貨品被沒收、種地產被沒收、庫房被縱火,這些都是商家們可能遇到的情況,從哈薩克獨立以來,這種腐敗已經持續了三十多年。
但自新總統托卡耶夫上台以後,哈薩克空前重視打擊貪汙腐敗現象。截至2024年上半年,哈薩克反腐機構追回超1萬億堅戈(約合人民幣150億元)的資產。
對於想在此地金塊的中國商家們來說,或許環境正在發生變化。
虎嗅將於9月19日(本周四下午)在深圳舉辦圍繞東南亞市場的線下出海交流會,席位有限,僅限出海關鍵決策者參加,請掃碼下方二維碼報名。
本內容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虎嗅立場。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授權事宜請聯系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