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1~2月全國房地產數據解讀

2024-03-19三農

▊ 廣東省城鄉規劃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

首席研究員 李宇嘉

剛剛,國家統計局釋出了1~2月房地產各項數據。從銷售來看,今年前兩個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下跌20.5%,跌幅明顯低於百強房企銷售規模跌幅(51.6%),也低於克而瑞統計的重點30個城市的銷售跌幅(50%)。其中的原因在於,很多地方性房企、中小房企過去並沒有奉行「高周轉、高杠桿、高成本」的模式(融資難度大,也無法奉行「三高」模式),而是在本地城市長期經營、穩紮穩打,熟悉本地需求特征,產品適銷對路,銷售跌幅沒那麽大。

分城市來看,如果我們看最新的2月份70城房價指數,發現三四線城市二手房價環比跌幅(-0.59%)小於二線城市(-0.65%)、二線城市小於一線城市(-0.75%)。為何出現這一態勢呢?主要原因是,相比一二線熱點城市,廣大的二三四線城市商品房市場回呼時間更長、風險出清更徹底,房價調整後的市場供應與需求的匹配程度更好,銷售規模跌幅也小於熱點城市。

由此可見,商品房市場分化的局面更加多元,有繼續調整的,有開始觸底的,有企穩盤整的。具體到具體的區域、具體的計畫,差異更大了。近期,一二線熱點城市二手住房交易開始活躍,筆者統計了其中的買家結構,主要是剛需型、改善型購買力驅動。其中有結婚買房的、就業買房的,還有家庭人口增加(父母或子女)而買房的,共性就是希望達到預期的價格。

從實作交易案例來看,深圳接近35%的房源為總價300萬元以下,70%的房源為500萬元以下。但凡價格合理的房源,都能夠獲得有效去化,二手住房是如此,新房也是如此。這說明,住房需求還在,高房價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不匹配,乃當下市場的主要矛盾。這幾年,盡管商品房市場量價都在調整,甚至引發了明顯的陣痛,但這也是實作供需匹配的必經之路。經過長達兩年多的調整,虛高的部份得以出清,供需錯配的局面開始緩解,合理的住房需求開始得到滿足和釋放。

當下,盡管總體銷售放緩,但很多城市中心區、軌域周邊、園區周邊的住房仍存在供應缺口。在這些區位未開工的地塊開始動工、已開工的加快施工進度,也有開發商開始補庫存。同時,近期城中村改造也開始提速,各個城市配售型保障性住房集中開工。由此帶來的局面就是,開發投資降幅開始收窄。1~2月份,國家統計局公布的開發投資同比下降9.0%,比去年全年收窄了0.6個百分點。

當然,從人口規模和結構、存量房供應規模等指標看,傳統的商品房開發和銷售很難繼續維持增長。但是,政策正在開新局、轉思路,這就是針對4億新市民、年輕人、外來人口、人才群體、工薪階層為主的住房供給側改革,包括公租房以及配售型的保障性住房。在這些房源供應力度加大的背後,其實是人口更好融入城市的新型城鎮化,以及由此帶來的巨大內需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