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保護傳統村落⑥|古窯村「爐火千年不絕」的活化改造之路

2024-03-18三農

編者按:

傳統村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歷史的記憶,更是文化的傳承。保護好傳統村落,就是守住鄉村文脈的「根」。近年來,山東堅持科學規劃、整體保護,突出重點、活態傳承,推動傳統村落有效保護、持續發展。

為更好展現我省目前擁有的168個中國傳統村落、384個省級傳統村落,大眾網·海報新聞與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聯合推出【保護傳統村落 賦能鄉村振興】專題報道,透過挖掘傳統村落由靜態保護向活態傳承轉變的優秀案例,傳承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基因庫」,助力鄉村振興,共同為推動我省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力量。

海報新聞記者 仇藝暢 通訊員 孫全亮 亓誌偉 報道

位於淄博市博山區山頭街道的古窯村,享有「陶瓷琉璃之鄉」的美譽。它地處博山孝文化核心區,民風淳樸,歷史悠久,自古以來,古窯村始終秉持節孝守義的傳統美德,深受禮孝文化、陶琉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熏陶。作為齊魯文化的重要傳承地和展示視窗,古窯村也因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陶瓷文化而備受矚目。

窯火重地 工業遺珠

古窯村是一個因生產陶瓷而形成的傳統村落,其陶器生產相傳始於北宋,清代至民國時期,古窯村窯業振興,村裏共有圓窯140余座,這些窯因其形狀酷似饅頭,又被稱為「饅頭窯」。在這裏,一代代匠人們薪火相傳,不斷發揚和創新,逐漸形成特色鮮明、獨樹一幟的陶琉文化。

沿著巷道步入古窯村,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面由罐形器皿壘成的墻壁。墻體材料皆為匣缽,當地俗稱「籠盆」,匣缽墻是古窯村獨有的建築形式和形象標識,匣缽的顏色有深紅、淺紅、金黃、米黃,色彩艷麗、構圖巧妙。圓形的匣缽宛如古代的銅錢,圓柱形的則排列在一起,猶如古代的編鐘,古樸而莊重。古銅色的匣缽疊摞成規矩有序的圖案,與錯落有致的石砌小路相互映襯,使得古窯村的建築和小巷別具一格,成為一道獨特風景,置身其間,仿佛遊走於一座露天的陶瓷博物館。

古窯村記載著獨屬於博山的榮光,誕生了亞洲最大的陶瓷廠——博山陶瓷廠和中國第一條煤燒隧道窯,然而隨著產業升級,手工作坊與傳統圓窯漸漸被淘汰。90年代末,燒制陶瓷琉璃的老牌企業紛紛倒閉,荒廢的車間疏於管理,老陶瓷廠所在的古窯村一度成為當地的「棚戶區」,曾經的140余座圓窯,大多數在廢棄後被拆除,僅留存13座。這種衰敗的景象令人扼腕嘆息,許多村民也因此選擇賣掉老宅,離開故土,古窯村的文化傳承和村落發展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千年古窯 薪盡火傳

如何讓古窯村「爐火千年不絕」,成為當地政府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作為國內唯一成規模的原生古窯集群,古窯村擁有中國手工業體系中唯一具有城鎮規模的完整遺存。采用匣缽、窯墼等獨特的陶瓷輔助材料砌築的民居以及散布在其中的13座古窯,讓古窯村極具辨識度。值得慶幸的是,古窯村並未遺失陶瓷所賦予的「靈魂」,盡管時代變遷,但與之相匹配的傳統手工業並未消亡。當年眾多國有企業培養的大批優秀人才和生產技藝猶在,一套完整的師徒傳承體系被完整地保留了下來,確保陶瓷文化的生生不息,為古窯村的重生註入了強大活力。

為深入挖掘和展現古村落的深厚歷史底蘊與文旅價值,2019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古窯村引進廈門朗鄉集團,擔負起讓曾經落寞破敗的老廠區與古村落煥發新生的重任,力求使這個擁有千年陶瓷歷史的古村落實作華麗「蝶變」。他們精心策劃,對傳統民居進行加固與修繕,使古老的圓窯與當代建築相互呼應,既保留了歷史原貌,又巧妙地融入了現代元素,不僅讓村民享受到現代生活的便利,也讓遊客在古村落中體驗到清幽寧靜的鄉村樂趣。

幽靜的街巷、13座古圓窯遺址、百余座明清建築群落、民國民居,50年代工業遺存……這些都是博山陶琉文化的精華和縮影,在多位專家大師的精心設計和打磨下,這些歷史遺產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世人面前,煥發出勃勃生機。

浴火重生 古村煥新

經過數年的精心打造與不懈努力,古窯村成功蛻變為一個充滿地方特色的文旅度假勝地和產業小鎮,3A級旅遊景區「顏神古鎮」應運而生,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並日益擴大著自己的影響力。

瓷音悠然,窯火斑斕。走進保護開發後的古窯村,余溫尚存的古窯口,光澤如玉的琉璃,精美雅致的陶瓷……一磚一瓦盡是窯火匠心,一葉一木皆能將人們帶到那個工業繁榮的火紅年代。

古窯村巧妙地將古老遺存與嶄新業態相融合,兩者相映襯之下形成的反差感也顯得極其自然,給人一種既古樸又現代的獨特體驗。

如今的古窯村已經蛻變為一個集多元化文旅體驗於一體的綜合度假勝地。這裏不僅有傳統村落的歷史底蘊,還有精致的度假酒店、充滿鄉土氣息的民宿、風格獨特的古窯酒吧、大師工作室以及琉璃工藝實驗室,供遊客們深入領略優秀的傳統文化,深度體驗陶瓷與琉璃藝術的魅力。同時,設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街區和美食街區,讓遊客在品味美食的同時感受當地的鄉土人情、民俗風情。陶琉精品展示、交易市場和民間地方藝術品收藏博物館,為遊客們展示了一個豐富多彩的藝術世界。

為滿足不同群體的多樣化需求,古窯村精心打造了多個特色平台,包括全國性的大專藝術院校學生實習培訓基地、以陶琉文化為主題的少年兒童藝術教育研學基地以及青少年研學平台,為年輕一代提供廣闊的探索空間。透過設立文化產業(陶瓷、琉璃)研發、生產、行銷平台,吸引眾多藝術家們匯聚於此,既為他們提供了創作與展示的舞台,也為陶瓷和琉璃文化的傳承註入新的活力。

經過整體性修繕保護、改造提升、活化利用以及業態匯入,古窯村踏上了全新的活化利用之路,顏神古鎮成為古老遺存與現代業態交織映襯,歷史文脈與文化創意交相輝映的文化新地標,也成為一道璀璨的文旅新名牌,這不僅是對傳統村落保護的生動實踐,更是鄉村振興的有力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