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蟹」迎來第一個「量產季」。
這種又白又肥的大閘蟹,由上海海洋大學水產與生命學院吳旭幹教授團隊歷經8年多培育而成。
約20萬只又白又肥的大閘蟹,正陸續登陸江浙滬市場。
活著的白玉蟹。 本文圖片均為 上海海洋大學 供圖
據專家估計,雖說是「量產」,但這批白殼大軍要滿足上海乃至全國龐大的大閘蟹消費市場,仍屬於「限量」款。
同上海的高溫不相上下,位於太湖邊上的上海海洋大學湖州產學研基地也迎來了「史上最熱」的大閘蟹養殖「高溫大考」。今年持續的高溫使得蟹塘水溫偏高,「白玉蟹」的生長也迎來了挑戰。
煮熟後的白玉蟹。
「我們一邊摸索養殖技術,透過精心種植水草、加深水位、啟動增氧系統等科學管理措施,讓這批螃蟹安然度過了夏日。如今,白殼母蟹已經完成了最後一次蛻殼,進入了‘育肥’階段,規格3兩左右的母蟹近日將會陸續爬上餐桌;白殼公蟹則還需等上一段時間。」 該基地的負責人葉青說。
吳旭幹團隊成員張冬冬博士介紹,2016年春天,該團隊在上海崇明和江蘇興化首次發現白殼蟹種,挑選到崇明科研基地進行成蟹養殖,2016年秋篩選到141只親本蟹(母蟹105只+公蟹36只),構建育種基礎群體(F0代),在如東基地交配和繁殖。經過連續四代選育獲得第四代(F4代)「白玉蟹」,2024年春天,團隊挑選50萬只「白玉蟹」蟹種分別在上海、浙江和江蘇等地進行規模化試養。這批「F4」代,便是今年大量走向消費者餐桌的首批白殼蟹。
吳旭幹團隊為即將上市的「白玉蟹」進行品質檢測。
從最初選育出來的141只,如今已變成了20萬只成蟹,吳旭幹覺得這條路走來頗為艱辛但又倍感欣慰。
「2023年,我們投入了4萬只‘白玉蟹’蟹種在上海崇明和浙江湖州進行試驗性養殖,期待會有2萬只成蟹供應市場,但示範基地把白殼蟹和常規綠殼蟹放在同一池塘中混養,‘白玉蟹’在池塘中成為‘顯眼包’,蛻殼後很容易被常規綠殼蟹發現並蠶食,導致最終達到上市品質的‘白玉蟹’不到1000只。可想而知,去年的‘白玉蟹’真是‘千金難求’。」
隨著今年的產量提升,「白玉蟹」的價格也有所回落。「我們把價格定在普通綠殼蟹的1.5倍左右,讓更多的消費者能有機會嘗嘗鮮。」葉青說,「目前‘白玉蟹’的預訂供不應求,已經預售了1萬多只。」
作為滬上老饕,消費者老張早早就與葉青約定,今年一定要品嘗一下白殼大閘蟹的味道。「你看這個殼,跟白玉一樣的白,在購買的時候,我可是一眼就看見了這裏面的蟹黃把殼塞得滿滿的,非常適合不會挑蟹的消費者。」當肥美的大閘蟹端上桌時,他直接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味道和正常綠殼蟹基本無差異,鮮、甜,一絲不差。」
從141只到20萬只,也意味著白殼大閘蟹繁殖和養殖技術的日益成熟。今年,「白玉蟹」不僅在長三角地區進行試養,也已經試養到山東、新疆、寧夏和河南等地,成蟹合計養殖面積500畝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