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新農人·新南潯|水產碩士鄉村創業科技養魚,啟用「一池春水」

2024-06-26三農

「耕桑之富,甲於浙右」,地處長三角中心腹地的湖州南潯土潤而物豐,自古為魚米之鄉。南潯天然條件優越卻從不固步自封,桑基魚塘、永續發展的生態迴圈農業系統——創新基因始終根植於農業。

創新的人,做創新的事。在這裏,一群被稱為「新農人 的年輕人,正用變革的思維和現代技術重新定義農業,為傳統農業註入新的活力。

新農人帶來農業新玩法。本系列報道將深入了解「新農人」的生活和工作,探索他們如何利用互聯網、大數據、智慧裝置等現代科技,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升農產品品質,同時也在努力保護和傳承農業文化。我們將透過他們的視角,觀察農業與科技、環保、鄉村振興等議題的交匯點,展現新時代農業的多樣性和可能性。

我們將帶您走進南潯「新農人」的世界,一同感受他們對土地的熱愛,對農業的執著,以及對未來的憧憬。

王淩宇在共富漁場。受訪者供圖

南潯,以水鄉風情著稱,漁業盛名遠播。

湖州市南潯區是全國重要淡水魚產地,桑基魚塘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評為全球農業文化遺產,全區擁有18萬畝魚塘,年產值占全區農業總產值「半壁江山」,淡水產品總產量長年居浙江省首位。

「我是山東人,研究生畢業就來了這裏。對我們水產養殖專業畢業生來說,南潯漁業基礎雄厚,年輕人大有可為。」在南潯區雙林鎮共富漁場計畫的魚塘邊,王淩宇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這是王淩宇今年辭職創業經營的新「戰場」。140畝的漁場,養殖水面有80畝,自動餵料機、增氧機都已到位工作,岸邊果樹林立、棧道圍繞,自家養的幾只小鵝穿行林中——說是漁場,更像是生態公園。

共富漁場。

出生於1994年的王淩宇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碩士攻讀遺傳育種專業,期間參與國家新品種「黃優1號」繁育工作。他說,最初讀水產養殖專業是誤打誤撞,「我是由其他專業調劑到水產養殖的,進大學前我甚至不知道還有這個專業,可以說是水產選擇了我。」

受長期堅守在一線的研究生導師影響,他對水產行業逐漸有了深入了解,興趣也越來越濃厚。他意識到,「不管學什麽,只要對行業充滿熱愛,專業和技術過硬,就可以讓自己發光發熱,實作價值。」

創業前,王淩宇就職於一家知名水產公司,擔任湖州片區養殖主管,管理1000畝養殖面積。四年裏,他帶領團隊紮根一線,風吹日曬、嚴冬酷暑。責任驅使下,雖然壓力很大,但和一群師兄弟一起,持續研究投入並獲得報酬,倒也沒覺得特別苦。

共富漁場。

雖然現在公司前景、收入都不錯,但創業的心始終在萌動。「趁年輕還是想自己闖一闖,此前積累的一些想法理念,自己創業就可以實操落地了。」今年4月,王淩宇成立浙一漁業(湖州)有限公司,營運雙林鎮共富漁場計畫,計劃引進全雄鱸魚、全雄馬口魚等新品種,建立標準化健康養殖標準及開展稻漁模式新探索。

澎湃新聞采訪王淩宇時,他正忙著給漁場活動板房裝熱水器。「幹我們這行,吃住都得在魚塘邊,但好在我也不喜歡熱鬧,一心一意守著漁場,也樂得自在。」他說。

王淩宇在巡塘。

4月,為魚塘做完養殖環境後,魚苗就被放進去,現在已經長到每條2兩多,預計今年9、10月就能上市銷售。「采用普通養殖技術的鱸魚,要等到11月才能銷售,但是市場價格周期一般在9月達到高峰,所以用一些科技手段,可以提前上市,漁民收入也會相應提高。「王淩宇說,區別於傳統魚塘養殖「全憑經驗、水質全靠看」的方式,他目前做的,一方面是降低養殖成本、控制養殖風險,一方面是透過技術,盡量避免抗生素使用,養出更健康的魚。

每天清晨5、6點,他起床後就要去巡視魚塘,給魚餵第一餐飼料。同時監控水質,根據檢測結果「調水質」。一圈下來已經快10點了,沒多久又要餵第二餐了。如果遇上刮風下雨,更要上心,增加巡塘頻次。

王淩宇的手機上,密密麻麻地記錄著每個魚塘的放苗斤數、規格、投餵時間、飼料量、水質等數據。他說,固然科技監控手段已經可以讓水產養殖更高效省力,「但養魚吧,就像養小孩,免不了操心,總想著多關註一些。」

王淩宇的手機記錄。

關於創業的預期,王淩宇很樂觀,期待著今年首批上市能獲得不錯的收益。但除了經濟效益,他也有更大的願景:「我的魚塘搞起來後,周邊不少老養殖戶來參觀,我會向他們學習經驗,也會把一些技術告訴他們。和我漁場名字一樣——等我經過自身實驗形成一套比較有價值的養殖方法後,我希望用年輕人的新想法、新模式,來帶動我們整片漁業發展,實作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