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三農

山東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地理仿真模擬卷01

2024-06-29三農

山東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考試

地理仿真模擬卷01

(本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

一、選擇題 ( 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目要求)

2022年11月8日,天空上演一次精彩的月全食,中國絕大部份地區都可看到全食的古銅色「紅月亮」,更難得一見的是,月食的同時還發生了「月掩天王星」的罕見天象。如圖為「月全食形成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1.天王星屬於

A.衛星 B.恒星 C.行星 D.彗星

2.下列天體系統不包含月球的是

A.地月系 B.河外星系 C.太陽系 D.可觀測宇宙

【答案】1.C 2.B

【解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天王星為太陽系中環繞太陽公轉的八大行星之一,C符合題意;衛星環繞行星執行,恒星能夠自身發光,彗星主要由冰物質構成、沿扁長軌域環繞太陽執行,這些天體與天王星特征不同,排除ABD。故選C。

2.月球與地球共同構成地月系,地月系位於太陽系之中,太陽系位於銀河系之中,銀河系位於可觀測宇宙之中,因此可觀測宇宙、太陽系、地月系均包含月球,排除ACD;月球位於銀河系之中,則不會位於河外星系之中,因此河外星系不包含月球,B符合題意。故選B。

【點睛】宇宙間的天體都在運動著,運動著的天體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繞轉,從而形成天體系統。萬有重力和天體的永恒運動維系著它們之間的關系,組成了多層次的天體系統。天體系統有不同的級別,按從低到高的級別,依次為地月系(行星系統)、太陽系(恒星系統)、銀河系(與河外星系並列)和總星系。

下圖為「地質年代表示意圖」,圖中數位表示距今時間(單位:億年)。據此完成下列小題。

冥古宙 太古宙 元古宙 顯生宙
前寒武紀 無脊椎動物魚類兩棲動物 爬行動物 哺乳動物人類

3.地球上大量生物出現並持續演化的地質年代是

A.冥古宙 B.太古宙 C.元古宙 D.顯生宙

4.關於恐龍(爬行動物)繁盛地質年代的地理環境,敘述正確的是

A.巖漿活動為主 B.海陸反復變遷 C.陸地面積逐漸擴大並趨於穩定 D.現代造山運動

【答案】3.D 4.C

【解析】3.顯生宙表示在這個時期地球上有顯著的生物出現。寒武紀是地質歷史劃分中屬顯生宙古生代的第一個紀,距今約5.4億至5.1億年,寒武紀是現代生物的開始階段,是地球上現代生命開始出現、發展的時期。因此地球上大量生物出現並持續演化的地質年代是顯生宙,D對,ABC錯。故選D。

4.由所學知識可知,恐龍繁盛地質年代為中生代。巖漿活動為主的時期為太古宙,A錯誤;古生代是地殼發生劇烈變動時期,海陸反復變遷,B錯誤;中生代陸地面積空前擴大,並趨於穩定,C正確;現代造山運動(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出現在新生代,D錯誤。故選C。

【點睛】不同地質年代生物演化:古生代:「海洋無脊椎動物時代」到「魚類時代」再到兩棲動物;中生代:「爬行動物時代」;新生代:「哺乳動物時代」,新生代第四紀人類出現。

讀「大氣垂直分層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5.對流層

①高度因緯度的升高而變高②是大氣圈的最底層③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遞減④頂部的氣溫約-8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人類活動集中在

A.平流層的底部 B.對流層的頂部 C.平流層的頂部 D.對流層的底部

【答案】5.C 6.D

【解析】5.隨著緯度的增加,近地面氣溫逐漸降低,對流運動強度也逐漸減弱,因此對流層的高度會變低,①錯誤;大氣圈厚度可達幾千千米,對流層的高度僅10多千米,對流層位於大氣圈的最底層,②正確;圖中處於最底層的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直接來自地面,因此對流層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遞減,③正確;讀圖可知,處於最底層的對流層層頂的氣溫處於-60℃至-50℃之間,④錯誤。綜上所述,C正確,ABD錯誤。故選C。

6.人類活動主要集中近地表,而對流層平均高度達12千米左右,因此人類活動集中在對流層的底部,並不集中於平流層的底部、對流層的頂部和平流層的頂部,D符合題意,排除ABC。故選D。

【點睛】對流層的特點:由於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直接來自地面,因此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上冷下熱的氣溫結構,導致對流運動顯著;對流上升運動加上水汽和塵埃較多,導致天氣現象復雜多變。

圖為水迴圈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7.下列能反映陸地內迴圈的是

A.d→b B.e→f C.e→a→b→c D.d→b→c→e

8.下列能實作圖中a環節功能的是

A.黃河 B.塔裏木河

C.夏季風 D.長白山森林

【答案】7.A 8.C

【解析】7.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圖中d為陸地上的蒸發(蒸散),b為降雨,c為地表徑流,d→b反映陸地內迴圈,A對;f是海上蒸發,e是海上降雨,e→f是海上內迴圈,B錯;d→b→c→e沒有形成迴圈,最終的水都歸於海洋,D錯;e→a→b→c是海陸間迴圈,C錯。故選A。

8.a環節是海陸間迴圈的水汽輸送,夏季風可以把海洋上空的水汽帶至陸地上空,C對;黃河、塔裏木河是地表徑流環節,只能把陸地上的水帶到海洋,不能實作水汽輸送,AB錯;長白山森林能進行蒸散作用,不能實作水汽輸送,D錯。故選C。

【點睛】水迴圈是指地球上水體的連續不斷運動和轉化過程,這個過程包括水的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落、下滲和徑流等環節。

下圖示意大西洋表層海水溫度、鹽度、密度隨緯度的變化。完成下面小題。

9.圖中曲線①②③依次表示大西洋表層海水的

A.密度、溫度、鹽度B.溫度、密度、鹽度C.溫度、鹽度、密度 D.密度、鹽度、溫度

10.5°N附近大西洋表層海水的密度特點及其成因是

A.密度高——海水溫度高,鹽度低 B.密度低——海水溫度低,鹽度高

C.密度高——海水溫度低,鹽度低 D.密度低——海水溫度高,鹽度低

【答案】9.C 10.D

【解析】9.表層海水溫度的能量來源是太陽放射線,因此表層海水溫度一般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遞減,①是表層海水溫度變化曲線;由於副熱帶海域的降雨較少,蒸發較為旺盛,鹽度最高,表層海水鹽度的分布規律由副熱帶海區向低緯、高緯遞減,呈馬鞍狀分布,可知②為鹽度分布曲線;表層海水密度主要與溫度有關,溫度越高,密度越低,表層海水密度由低緯度地區向高緯度地區遞增,可知③為密度分布曲線。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0.讀圖可知,5°N附近大西洋表層海水密度較低,由於該海域附近的海水溫度較高,且該區域的降雨較多,其海水鹽度較低,因此可知5°N附近大西洋表層海水密度較低,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影響海水密度的主要因素有溫度、鹽度和深度,其中表層海水密度與溫度的關系最為密切。海水密度分布規律:①水平分布:表層海水密度隨緯度的增高而增大。②極地海區:海水結冰,鹽度較高,表層海水密度最大。③垂直分布:海水密度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④特殊性:有時隨著深度增加,海水密度會突然變小,海水浮力也會突然變小,稱為「海中斷崖」,這可能會使得潛艇掉落到安全潛水深度以下導致艇毀人亡。⑤季節差異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春季為降密期,而秋季為增密期。

下圖為某旅遊愛好者面朝正北方向拍攝的某地新月型沙丘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1.推測該地盛行風向為

A.偏北風 B.偏南風 C.偏東風 D.偏西風

12.該類景觀多出現於中國

A.北方地區 B.南方地區 C.西北地方 D.青藏地區

【答案】11.D 12.C

【解析】11.該圖是面向正北方向拍攝的,讀圖可知,新月形沙丘西坡為緩坡,緩坡為盛行風風向,故該地的盛行風向最有可能是偏西風,故選D。

12.沙丘地貌,多位於幹旱半幹旱地區,在中國主要位於西北地方,故選C。

【點睛】幹旱、半幹旱地區以風力作用為主,多風力侵蝕地貌和風力堆積地貌。

年榕樹為常綠喬木,喜光熱、生長校快,榕樹主幹和側枝上常產生許多須狀的氣生根,呈現「獨木成林」的景觀,但每年都有大量的榕樹被風吹倒。中國榕樹種植以江西吉安(27°N,115°E)為北陸界。下圖為榕樹景觀圖,完成下面小題。

13.榕樹種植以吉安為北陸界的主導因素是

A.熱量 B.地形 C.土壤 D.降雨

14.推測榕樹樹冠和樹根的特點是

A.樹冠扁窄、樹根淺B.樹冠扁窄、樹根深C.樹冠廣展、樹根深 D.樹冠廣展、樹根淺

【答案】13.A 14.D

【解析】13.吉安往北不能再種植榕樹,所以受緯度位置影響即主導因素是熱量條件,A正確;地形、土壤、降雨都不是導致「榕不過吉」的主導因素,B、C、D錯誤。故選A。

14.榕樹屬於副熱帶常綠闊葉樹種,生長快樹冠較大,排除A、B;由材料「每年有大量榕樹被風吹倒」可知,榕樹根系淺,C錯誤D正確。故選D。

【點睛】副熱帶常綠闊葉林的群落外貌是由革質、單葉、小型和中型葉為主的常綠大高位芽植物構成的闊葉林,終年常綠,一般呈暗綠色,林相整齊,樹冠渾圓。由於樹葉表面光澤,被蠟層,且常與光線照射方向垂直,又稱照葉林。在典型的情況下,常綠闊葉林的成層現象顯著,可劃分為喬木層(又可劃分為 3個亞層)、灌木層和草本地被層3層植物,郁閉度0.9以上。層外植物雖不及熱帶森林那樣繁茂,但也很普遍。

中國是受台風和寒潮災害影響較大的國家之一。下圖為中國寒潮和台風的主要移動路徑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15.監測寒潮、台風災害移動路徑,借助的地理資訊科技是

A.RS B.GIS C.GNSS D.BDS

16.台風破壞力的三個因素是

A.高溫、幹旱、強風 B.暴雨、淹水、海嘯

C.巨浪、暴雨、風暴潮 D.強風、暴雨、風暴潮

17.寒潮發生時,農民常用熏煙的方法減少農田凍害。熏煙可以

A.減少反射地面放射線 B.減少反射太陽放射線

C.增加吸收地面放射線 D.增加吸收太陽放射線

【答案】15.A 16.D 17.C

【解析】15.監測寒潮、台風災害移動路徑,借助的地理資訊科技是遙感技術,A正確;GIS是一種以采集、儲存、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與地理分布有關數據的空間資訊系統,它能顯示數據的空間分布,並具有強大的空間查詢、分析、模擬、統計和預測等功能,B錯誤;空間定位和導航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和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的主要作用,CD錯誤。故選A。

16.台風是一種破壞力很強的災害性天氣系統,但有時也能起到消除幹旱的有益作用,其危害性主要有三個方面: 大風、暴雨、風暴潮,D正確A錯誤;海嘯是海底地震造成的,B錯誤;形成巨浪的因素很多,不是由台風單一因素形成的,C錯誤。故選D。

17.寒潮發生時,農民常用熏煙的方法減少農田凍害,熏煙可以增加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強大氣對地面放射線的吸收,進而增強大氣逆放射線,增強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減少農田凍害,C正確;煙塵中有一些固體顆粒物,固體顆粒物增強了反射地面反射、太陽放射線,AB錯誤;二氧化碳主要吸收長波放射線,而太陽放射線為短波放射線,D錯誤。故選C。

【點睛】「想」與「看」區分RS、GIS。GIS是地圖的延伸,主要功能是進行空間數據的分析和處理。對「事象」的發展變化進行預測、評估,需要計算、思考,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選用GIS。RS是人的視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資訊,尤其對於大範圍、大面積、人不易觀測的地物資訊的獲取,即「看」,只「看」不用「想」的選用RS。

20世紀90年代以來有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對中國人口數量及人口容量進行了預測,下表為一些學者的預測數據。完成下面小題。

預測2050年人口數量將達到 約14億~15億
依農業資源最大供養的人口數量 約15億~16億
依糧食生產能力最多供養的人口數量 15.1億或16.6億
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 約8億~9億

18.表中反映出中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是

A.約15億~16億 B.15.1億或16.6億

C.約8億~9億 D.約14億~15億

19.為提高中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加大資源開采力度 B.開發新能源

C.放開計劃生育,人口越多越好 D.變耕地為工業用地

【答案】18.C 19.B

【解析】18.人口合理容量是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結合表中內容,可知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為中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約8億~9億,C對,ABD錯,故選C。

19.為提高中國的資源環境承載力,可依靠科技合理利用資源和開發利用新能源,B對。加大資源開采力度會造成對資源的利用過度,從而降低資源環境承載力,A錯;放開計劃生育不可取,人口不是越多越好,C錯;變耕地為工業用地會導致耕地減少,土地資源減少會減小土地承載力,D錯。故選B。

【點睛】環境人口容量即環境承載力,是指某國家或地區可供開發利用的自然資源和環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數量。中國環境人口容量大概是16億。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品質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中國的人口合理容量約為8-9億。

讀某城市沿某方向地租水平與距市中心距離的關系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0.①功能區是

A.商業區 B.居住區 C.行政區 D.工業區

21.圖中②③④⑤四地交通最便捷的是

A.⑤ B.④ C.③ D.②

【答案】20.A 21.B

【解析】20.讀圖分析,①地距市中心的距離近,地租最高,該功能區應為商業區,A正確;住宅區、行政區付租能力較低,距市中心區較遠,B、C錯誤;工業區付租能力最低,距市中心最遠,D錯誤。故選A。

21.影響地租的因素主要包括距離市中心遠近和交通通達度。圖中②③④⑤四地中,④地的地租較高,形成地租次高峰,說明交通通達度高,應是交通最便捷的地區;B正確;②、③、⑤的地租較低,說明交通通達度較差,交通條件較差,A、C、D錯誤。故選B。

【點睛】影響城市地租的因素有距離市中心的遠近和交通通達度。

近年來,新疆、內蒙古等地發展了高耗能電解鋁業,以其產品為原料的鋁材加工業主要集中分布於浙江、廣東等東部經濟發達省份。完成下面小題。

22.新疆、內蒙古等地發展電解鋁業的主要優勢條件是

A.科技發達 B.地價低廉 C.能源豐富 D.交通便利

23.浙江、廣東等省發展鋁材加工業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A.原料 B.市場 C.勞動力 D.動力

【答案】22.C 23.B

【解析】22.根據試題材料,電解鋁屬高耗能產業,生產過程中關鍵是用電對氧化鋁進行電解生產鋁,中國內蒙、新疆等地,有著風、光、煤炭等能源,能源豐富,優勢明顯,C正確;科技、地價、交通不是影響電解鋁行業的主要因素,ABD錯。故選C。

23.浙江、廣東等東南部沿海省份是中國經濟相對發達的地區,對鋁材的市場需求大,B對;東南沿海地區原料、動力不足,勞動力價格相對較高,ACD錯。故選B。

【點睛】鋁作為工業原料,主要靠電解生產,生產過程中消耗大量能源,因此是動力導向型工業;鋁制品加工是將原料鋁材加工成鋁制品,產品和原料重量相近,相對產品,原料更容易運輸,因此布局靠近消費市場。

京雄城際鐵路位於華北平原但橋梁比重大,主要執行的是為該鐵路研制的復興號CR400AF型電聯車。如圖示意黃固特大橋。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24.京雄城際鐵路橋梁比重大,主要是為了

①節約建設成本②節約土地資源③減少交通路線的相互幹擾④避開低窪地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5.京雄城際鐵路建成的意義是

A.促進對外貿易 B.促進跨城就業 C.增加貨物運量 D.提升城市等級

【答案】24.C 25.B

【解析】24.根據材料「京雄城際鐵路位於華北平原」可知,在平原地區架橋修建鐵路,可減少占用耕地,節約土地資源,②正確;由圖可知,華北地區交通網路發達,橋梁建設可減少上下交通線的相互幹擾,③正確;橋梁建設增加了建設成本,①錯誤;穿過低窪地可以建橋,因此橋梁比重大不是為了避開低窪地,④錯誤。綜上所述,②③正確,故選C。

25.城際鐵路縮短了出行時間,把兩座城市連為一體,促進跨城就業,B正確;京雄城際鐵路是國內客運鐵路,對貨物運量和對外貿易的影響不大,A、C錯誤;城市等級不會因為一條鐵路就提高,D錯誤。故選B。

【點睛】京雄商高鐵是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的京港(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份,京雄商高鐵開通營運後利於完善中國「八縱八橫"高速鐵路網;促進沿線城市間人口流動、文化交流;帶動沿線地區協作發展,產業互補等。

二、非選擇題(共4小題,共50分)

26.讀圖1「大氣垂直分層圖」和圖2「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圖1中大氣的垂直分層中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是 層(填文字),該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 ,氣溫在垂直方向上的變化特點是 (6分)

(2)圖1中利於高空飛行的是 層(填文字),主要原因是 (2分)

(3)圖2中①表示 放射線,④表示 放射線。(2分)

(4)倡導低碳生活,可以使____(讀圖2選擇填空)(2分)

A.①減弱 B.②增強 C.③增強 D.④減弱

【答案】(1) 對流 地面/地面放射線 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6分)

(2) 平流 大氣平穩,天氣晴朗,能見度高(2分)

(3) 太陽 大氣逆(2分)

(4)D(2分)

【分析】本大題以大氣垂直分層圖和大氣受熱過程示意圖為材料設定試題,涉及了大氣垂直分層和大氣受熱過程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資訊,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律,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旨在培養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和人地協調觀等核心素養。

【詳解】(1)結合所學知識,圖中①位於近地面,是對流層;②位於對流層頂到50km高空,是平流層;③是高層大氣。由所學知識可知,與人類關系最密切的是人類生活所在的①對流層。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是地面(地面放射線)。離地面越近,氣溫越高,故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

(2)由所學知識可知,由於平流層大氣平穩,天氣晴朗,能見度高,利於飛機飛行,所以利於高空飛行的是②平流層。

(3)圖2中,①從太陽射向地球,表示太陽放射線。④從大氣射向地面,表示大氣逆放射線。

(4)圖2中,①為太陽放射線、②為大氣放射線射向宇宙空間的部份、③為地面放射線、④為大氣逆放射線;低碳生活,是指排放到大氣中的CO2減少,大氣吸收地面長波放射線少了,可使大氣逆放射線④減弱,D正確。溫室瓦斯的減少對①太陽放射線沒有影響,A錯誤。溫室瓦斯的減少,大氣吸收地面放射線減少,②大氣放射線減少,B錯誤。③是地面放射線,地面溫度高,地面放射線強;與溫室瓦斯的減少關系不大,C錯誤。故選D。

2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山藥喜光、喜溫,宜栽培在向陽地帶的沙質土壤中,其營養和藥用價值豐富,有烤、炸、煮等多種食用方式。奈及利亞山藥種植歷史悠久,山藥是該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目前,奈及利亞是全球最大的山藥生產國,其山藥產量占全球的67%。奈及利亞當前仍有大約50萬平方千米的閑置耕地未得到開發。2017年,奈及利亞山藥首次大規模出口,出口地選擇英國,而非經濟貿易聯系更緊密的中國。奈及利亞雖然是全球最大的山藥生產國,但該國缺少良好的儲存設施,其交通運輸系統也很差,每年生產的山藥約有30%會爛掉。圖片示意奈及利亞的位置。

(1)分析山藥成為奈及利亞最主要糧食作物的原因。(6分)

(2)奈及利亞山藥出口首選英國而非中國,試從英國角度對此做出合理的解釋。(4分)

(3)簡述奈及利亞山藥產業永續發展應采取的措施。(4分)

【答案】(1)緯度低,熱量充足,光照充足;多沙質土壤,適宜山藥生長;山藥種植歷史悠久,種植經驗豐富,山藥產量大;山藥食用方式多樣,滿足大部份人的(口味)需求。(6分)

(2)英國氣候濕冷,光熱條件不足,無法種植山藥;英國土地面積有限,耕地資源緊張;奈及利亞與英國航運距離較近,利於降低出口成本。(4分)

(3)充分利用未開發的土地資源,擴大山藥種植面積,增加總產量;完善交通運輸條件,縮短山藥運輸時間,減少因運輸時間過長造成的山藥損耗;加強現代倉儲基地和冷鏈基地建設,提高山藥儲存能力;加大對山藥品種培育的技術投入,提高山藥的品質和產量;對山藥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升山藥附加值。(4分)

【分析】本大題以奈及利亞山藥種植為材料設定試題,涉及農業區位因素、農業發展方向與措施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獲取和解讀地理資訊、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本小題可從當地適合種植山藥的自然因素和飲食習慣等社會經濟因素的角度進行分析。由材料「山藥喜光、喜溫暖、宜栽培在向陽地帶的沙質土壤中」結合位置示意圖可知,奈及利亞主要位於低緯度熱帶地區,太陽放射線強,熱量充足,其北部為熱帶草原氣候,旱季降雨少,光照時間長,光照條件充足;奈及利亞北部靠近撒哈拉沙漠地區,受幹旱及風力作用影響多沙質土壤,適宜山藥生長;由材料「奈及利亞山藥種植歷史悠久」可知,奈及利亞的山藥種植經驗豐富,且奈及利亞適宜種植山藥的面積較大,山藥規模大,產量較大;奈及利亞氣候較為幹燥,尤其旱季降雨少,適宜種植的其他糧食作物較少,而山藥產量大規模大,且食用方式多樣,可以滿足大部份人的口味需求,進而成為奈及利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

(2)本小題可從英國山藥市場需求量大或山藥種植的不利條件,和相較中國,奈及利亞出口英國的有利條件等方面進行分析。由所學區域地理知識可知,英國緯度較高,為溫帶海洋性氣候,氣候相對較為冷濕,光熱條件不足,而山藥喜光、喜溫暖,英國的氣候不利於山藥的生長,無法種植山藥;英國是島國,土地面積小,且山地面積大,適宜發展農業的土地面積小,耕地資源較為緊張。與中國相比,英國瀕臨大西洋,奈及利亞距離英國更近,運輸距離短、成本低,便於山藥出口。

(3)本小題主要結合奈及利亞山藥產業的特點及可能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由材料「奈及利亞當前仍有大約50萬平方千米的閑置耕地未得到開發」可知,奈及利亞未開發土地資源較多,故應該對開發的土地資源充分利用,增加種植面積,增加總產量;由材料「缺少良好的儲存設施,其交通運輸系統也很差,每年生產的山藥約有30%會爛掉」可知,奈及利亞應完善交通運輸條件,縮短山藥運輸時間,減少運輸時間長造成山藥腐爛變質;加強現代倉儲基地和冷鏈基地建設,提高山藥儲存能力;奈及利亞山藥產量大,應進一步加大對山藥品種培育的技術投入,提高山藥的品質和產量;可對山藥進行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提高山藥附加值。

2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材料一:東南亞地形圖與泛亞鐵路圖。

材料二:泛亞鐵路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簽訂的有利於加強區域聯系的高鐵線,涉及多個國家,是「一帶一路」的重要組成部份。不同於中國時速300千米/小時以上的客運高鐵,泛亞高鐵設計時速170-200千米/小時,兼顧客貨兩用。

(1)分析東南亞國家建設高鐵的困難條件。(6分)

(2)分析東南亞泛亞鐵路建成後對中國西南地區發展的有利影響。(4分)

【答案】(1)東南亞北部地形崎嶇,地勢起伏大;地處板塊交界地帶,地殼活動頻繁,多滑坡、土石流地質災害;季風氣候,夏季降雨集中,多淹水災害;東南亞國家經濟較為落後,資金、技術、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差;同時國家之間修建高鐵還需行政因素的協作等。(6分)

(2)利於中國西南地區的資源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利於西南地區沿線旅遊業的發展,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利於西南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交通條件,完善交通運輸網,增加出海口;利於中國西南地區同東南亞國家的經貿往來,推動國際貿易發展;利於西南地區的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等。(4分)

【分析】本大題以東南亞地形圖與泛亞鐵路及其分布圖為材料設定試題,涉及交通運輸路線的區位因素、交通運輸對區域的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獲取和解讀地理資訊、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東南亞國家建設高鐵的困難可從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兩方面來分析。自然條件可從地形、氣候等方面進行分析。結合圖中的等高線可看出,該地北部等高線密集彎曲,山河相間,地勢起伏大;東南亞地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地殼活動頻繁,降雨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因此多滑坡和土石流等地質災害;該地為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雨多,易出現淹水災害。社會經濟條件可從資金、技術等方面進行分析。東南亞多開發中國家,經濟較為落後,資金缺乏、技術落後、基礎設施條件差:從圖中可看出,東南亞國家較多,國家之間修建高鐵還需行政因素協作,困難較多。

(2)交通線對區域發展的影響可從完善交通網、帶動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等方面進行分析。由材料「泛亞鐵路是中國和東南亞國家簽訂的有利於加強區域聯系的高鐵線」可知,泛亞鐵路的修建有利於中國西南地區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往來,推動國際貿易的發展;為西南地區增加出海口,完善交通運輸網;由材料「泛亞高鐵設計時速170~200千米/小時,兼顧客貨兩用」可知,泛亞高鐵的修建可改善西南地區的交通條件,完普基礎設施,有利於西南地區資源的開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利於推動旅遊業的發展,促進沿線經濟的發展;西南地區少數民族較多,高鐵的修建有利於西南地區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等。

2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

A市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春季進行地理實踐活動,第一站來到遼寧大連大蒙特內哥羅(42.1°N,121.5°E),開展「土壤形成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野外實習。該組同學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繪制了「土壤與其他自然要素關系」示意圖(下圖)。據此完成下列問題。

(1)影響土壤形成最活躍的因素是 ,對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分狀況起決定作用的是 。(4分)

(2)該組同學在森林地區采集了土壤標本,並繪制了土壤的剖面結構圖(右圖),土壤剖面中甲為 層。大蒙特內哥羅山腳地帶的森林植被型別屬於 林,其特點是 。(6分)

(3)該組同學選取了土壤樣本回實驗室測量發現,對耕作而言,該地區土壤較南方地區的土壤肥沃,從自然原因角度分析該地土壤較南方肥沃的原因。(4分)

【答案】(1) 生物 成土母質(4分)

(2) 淋溶 (溫帶)落葉闊葉 夏季蔥綠,冬季落葉;葉片多呈紙質,寬而薄(6分)

(3)該地區枯枝落葉多,生物量大;較南方地區氣溫低,有機質分解慢;降雨量少,淋溶作用弱,利於有機質的積累。(4分)

【分析】本大題以某高中地理研學小組關於遼寧大連大蒙特內哥羅的「土壤形成與地理環境關系」的野外實習為材料設定試題,涉及土壤形成的主要因素、土壤剖面、土壤肥力的影響因素、植被型別及特點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從材料和圖文中獲取地理資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考查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地理學科核心素養。

【詳解】(1)生物為土壤提供有機質,透過生物迴圈使營養元素在表層富集,是影響土壤發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成土母質是土壤發育的物質基礎,決定了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分狀況,影響土壤的質地。

(2)由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甲層位於腐殖質層下方和澱積層上方,是淋溶層。大蒙特內哥羅山腳地帶的森林植被型別與遼寧大連的典型自然植被型別相同,遼寧大連位於中國東北地區,是溫帶季風氣候,發育溫帶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林夏季蔥綠,冬季落葉;樹葉多呈紙質,寬而薄。

(3)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是判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標,有機質的收入來源主要是枯枝落葉,有機質的支出主要是微生物的分解、淋溶作用、外力作用導致的流失等。結合區域知識可知,遼寧大連大蒙特內哥羅植被茂密,生物量大,枯枝落葉多,進入土壤的有機質多;遼寧大連緯度較高,較南方地區氣溫低,有機質分解慢;遼寧大連是溫帶季風氣候,降雨量較南方地區少,淋溶作用弱,有利於土壤有機質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