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老師,我是放假七天又不是放七年 ▏我們是學生不是牛馬啊

2024-10-12教育

文 | 聽夏微涵

編輯 | 聽夏微涵

秋風送爽,丹桂飄香,本應是闔家團圓,共享歡樂的國慶假期,卻成了無數學生心頭揮之不去的陰影,朋友圈裏,大人們曬著美食美景,享受著難得的閑暇時光;而學生群裏,卻彌漫著一股緊張焦慮的氛圍,一張張照片記錄著堆積如山的作業, 一句句無奈的吐槽 ,仿佛在無聲地控訴著:「老師,我們是放假七天,不是放七年!我們是學生不是牛馬啊!」

開啟社交媒體, 關於「國慶假期作業」的話題 ,年年都熱度不減,有人曬出密密麻麻的作業清單, 配文「這確定不是在開玩笑嗎?」;有人上傳了孩子伏案疾書的照片 眼裏滿是疲憊和無奈;還有人直接@老師 ,質問「就不能讓孩子好好過個假期嗎?」一聲聲嘆息,一句句抱怨,道出了學生和家長們共同的心聲:假期難道就意味著的作業嗎?

圖片來源於網路

誠然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 但學習的方式和節奏 ,卻需要我們認真思考,老師們布置作業的初衷,是為了幫助學生鞏固知識,查漏補缺,這本是無可厚非的,當作業量超過了學生的承受能力,當假期變成了「第三學期」,學習的效果和效率真的會如預期那樣好嗎?

一位中學老師曾在網上分享過自己的經歷:她曾經也是一位「作業狂魔」,每到假期, 都會給學生布置大量的作業 ,直到有一次,她收到了一位學生發來的簡訊,簡訊裏說:「老師,我真的很努力地在完成作業了,但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台機器,每天都在不停地運轉,卻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休息, 我真的很累……」這條簡訊深深地觸動了這位老師 ,讓她開始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

教育的本質,是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一味地追求作業的數量 只會讓學生產生厭學情緒 ,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正如一位教育專家所說:「學習應該像一場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需要我們合理分配體力, 掌握節奏 ,才能最終到達終點」

圖片來源於網路

假期, 是學生們放松身心 ,開拓視野,培養興趣愛好的寶貴時間,在這段時間裏,他們可以走出課堂,走進大自然,感受世界的美好;可以閱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拓寬知識的邊界;可以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 培養特長 ,這些都將成為他們未來人生道路上的寶貴財富

我們也不能忽視假期對學習的鞏固和提升作用,合理的假期作業, 可以幫助學生復習鞏固知識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為新學期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但關鍵在於「合理」二字

那麽, 怎樣的假期作業才算是「合理」的呢?作業量要適度 ,不能讓學生感到,作業內容要豐富多樣,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設計一些趣味性強、實踐性強的作業,例如閱讀筆記、社會調查、手工制作等等,作業形式要靈活多樣, 可以是傳統的書面作業 也可以是視訊、音訊、PPT等形式 ,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學習成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

「老師, 我是放假七天 ,不是放七年!我們是學生,不是牛馬啊!」這句看似玩笑的話語, 背後卻隱藏著學生們真實的渴望和無奈 ,讓我們共同努力,為孩子們打造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假期,讓他們在學習和玩樂中找到平衡健康快樂地成長!

圖片來源於網路

假期是學生時代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它像跳動的音符 ,點綴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 為孩子們帶來快樂和放松 ,當假期被沈重的作業負擔填滿,當孩子們變成了完成作業的「機器」,這份原本屬於他們的快樂,也被無情地剝奪了

「老師, 我是放假七天 ,不是放七年!我們是學生, 不是牛馬啊!」這句發自學生內心的吶喊 值得我們深思 ,是什麽原因,讓原本快樂的假期,變成了孩子們的負擔?又是什麽原因,讓老師們在布置作業時忽略了孩子們的感受和需求?

或許

,在一些老師的觀念裏, 學習就是做題 ,就是考試,而假期,則是鞏固知識、提高成績的「黃金時期」,他們擔心學生們在假期裏放松了學習,忘記了知識,所以才會布置大量的作業, 希望透過這種方式 ,讓學生們在假期裏也能保持學習狀態

圖片來源於網路

這種「填鴨式」的學習方式

,真的有效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過重的作業負擔,只會讓學生們產生厭學情緒,扼殺他們的學習興趣,試想一下, 當一個孩子 在假期裏 ,每天都要面對堆積如山的作業,他們還有時間和精力去探索世界去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嗎?

教育的本質,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成為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人才, 而一味地追求作業的數量 只會讓學生們變成完成作業的「機器」 ,失去學習的樂趣和動力

一位教育家曾說過:「學習最好的方式,是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當學生們對學習充滿興趣 他們就會主動去探索、去思考 ,學習的效果自然也會事半功倍, 反之 ,如果學生們對學習充滿了厭煩和抵觸情緒,即使老師們布置再多的作業,也無法取得理想的效果

圖片來源於網路

那麽,如何才能讓假期作業真正發揮作用,成為學生們學習的助力而不是負擔呢?

老師們要轉變觀念

,改變「唯分數論」的評價體系, 不要把作業當成衡量學生學習成績的唯一標準 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 ,布置不同層次、不同型別的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提升學習興趣

老師們要註重作業的趣味性和實踐性, 可以設計一些與生活實際相關的作業 讓學生們去觀察自然現象 ,去采訪社群居民,去體驗不同的職業等等,透過這些實踐活動, 不僅可以鞏固學生們的知識 ,還可以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溝通能力和實踐能力

圖片來源於網路

家長們也要積極配合老師

,引導孩子合理安排假期時間, 勞逸結合 ,不要讓孩子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學習上,要鼓勵孩子多參加一些戶外活動,多接觸社會,開闊視野,增長見識

「老師,我是放假七天, 不是放七年!我們是學生 ,不是牛馬啊!」這句看似玩笑的話語, 背後卻反映出學生們對快樂假期的渴望 ,也提醒著我們,教育,應該回歸,讓學生們在快樂中學習在成長中收獲!

「雙減」政策的實施, 為學生們減輕了作業負擔 ,也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 學生們一定能夠擁有一個快樂而充實的假期 ,在學習和玩樂中找到平衡健康快樂地成長!

你對「假期作業」這個問題有什麽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