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線下文物薈萃、線上祥龍賀歲,故宮喊你春節來看展!

2024-02-05收藏

2024年新春佳節即將來臨,故宮博物院有哪些比較好的線下展覽及線上互動計畫值得一看呢?北京青年報記者為觀眾梳理了包括故宮開年三大展覽在內的線下7個展覽,及「祥龍賀歲」線上展覽活動內容,還有【甲辰太和】龍年生肖郵票及小神龍手機座、柿柿如意小擺件等文創產品也都值得「故宮迷」收藏。

線下觀展:伊朗文物展、明清家具展等7個展覽迎客

故宮博物院開年三大展覽「歷史之遇——中國與西亞古代文明交流展」「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華展」「埃爾奧拉——阿拉伯半島的奇跡綠洲展」正在午門正殿、東雁翅樓、西雁翅樓同期展出。展覽以精美文物串聯起絲綢之路上的重要文明,呈現不同文化悠久璀璨的歷史,更展現人類文明交流的源遠流長。

「匯流澄鑒:故宮出版社建社四十周年展」正在文華殿展出,展廳中既有上千本精品圖書壘起的「故宮書山」和「紫禁書城」,又有22件珍貴文物配展,其中不乏宋代五大名窯的精品瓷器、清乾隆碧玉交龍鈕「古稀天子之寶」等精美文物。

故宮博物院「家具館」位於午門西北方向的南大庫展廳,經過修繕改造於2023年底重新開放。故宮家具館獨具展陳特色,按照書房、琴房、庭院等主題進行場景設計,結合多媒體技術和燈光營造不同的文化空間,輔以「倉儲式」陳列,展示明清家具數量達數百件,提供觀眾近距離、集中式欣賞家具展品的機會,是這一類別文物愛好者的文化盛宴。

此外還有位於太和門內東南崇樓及朝房的雕版館內展出的15000余件(組)故宮雕版文物、位於東六宮西北區域的鐘粹宮展出的包括9張古琴在內的共55件故宮文物,這些都是2023年新開的展覽,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和欣賞性。

官網展覽:「祥龍賀歲」——多語種版本向世界宣揚龍文化

為迎接甲辰龍年到來,故宮博物院官網於2月4日正式開啟「祥龍賀歲」線上展覽。展覽分為「龍與生肖」「龍生九子」「龍紋圖案」「龍在故宮」「祥龍獻瑞」五大模組,涵蓋龍文物主題圖文和視訊展示、建築中的龍元素全景展示,以及新春文創等內容,包含中文版和英、法、俄、西、日五個外文版本。

其中「龍在故宮」模組依托「全景故宮」向公眾展現故宮建築中的龍文化,整合了太和殿、養心殿、儲秀宮、九龍壁、萬春亭等區域全景,制作龍主題熱點按鈕,將這些區域中典型的龍元素以高畫質圖片著重展示,方便大家快速找到藏在故宮古建築的龍形象。

官網的「數位文物庫」欄目推出「辰龍獻瑞」龍文物專題,展示有礬紅地描金雲龍紋油棰瓶、銀鏨刻鎏金雙鳳紋帶托龍耳杯等代表性文物,涵蓋瓷器、玉器、漆器、織繡等共計283件藏品,為公眾呈現故宮博物院從紅山文化的玉龍到清朝帝王龍紐璽印等與龍有關的特色珍藏。利用「中國古代可移動文物知識圖譜」為觀眾提供了更豐富的檢索標簽,可欣賞超過6000條與「龍」有關的明清服飾、日常用品。部份藏品公布了全新多角度的文物影像,還可透過連結前往數位多寶閣或名畫記,透過不同的瀏覽模式探索藏品細節。

官網的「故宮名畫記」欄目推出「龍在蒼穹」龍文物專題,該專題以故宮繪畫藏品中的龍和松為主題,分為「甲辰賀歲」和「歲寒知松」兩大板塊,展示33件龍主題高畫質書畫作品,其中15件文物是首次亮相,生動地展現出栩栩之飛龍與遒勁之青松在千百年來前人筆墨下的氣韻與風姿。觀眾可以從中欣賞到廣為人知的名畫佳品,如中國傳統繪畫中最早出現「龍」形象的顧愷之【洛神賦圖卷(宋摹)】,以及巨龍飛舞盤旋於海波雲霧之上的陳容【墨龍卷】,高畫質影像讓觀眾得以看到畫面中極易被忽略的兩條幼龍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為增加龍年文化專題的趣味互動,故宮博物院在微信平台開設有「傳心拓意」小程式,從歷代名帖中集字,選取帶有「龍」與新春祝福的內容供觀眾體驗拓印技藝,感受非遺傳承。對故宮古建感興趣的觀眾可進入「紫禁城365」小程式,參與隨機10道與龍相關的建築知識問答,如「猜一猜太和殿上裝飾有多少龍紋」「漢白玉欄桿上龍頭狀雕件叫什麽」「紫禁城中最大的雲龍石雕是哪塊」等,這些問題只要全部答對就可獲徽章獎勵。

龍年文創:【甲辰太和】「大龍票」領銜,龍年【故宮行事曆】在售

新春佳節逛故宮最應景的莫過於2024【甲辰太和】生肖賀歲個人化郵票,它是故宮博物院繼兔年後推出的第二款生肖郵票。郵票部份選用金甌永固杯和絳色緞繡緝米珠彩雲蝠紋龍男棉龍袍兩件文物,此外共有9件院藏文物在郵票中呈現。

故宮龍年主題文創品中,以院藏龍主題文物元素衍生的小神龍手機座、柿柿如意小擺件受到「故宮迷」的青睞,位於文華殿和禦花園摛藻堂的故宮書店還能買到龍年【故宮行事曆】。

作為故宮博物院「零廢棄」計畫成果,一系列零廢棄文創產品也在故宮商店展示售賣,這系列故宮文創產品是由回收的廢棄物或自身帶有環保內容的材料加工制作而成的。像在故宮商店展售的「天機物趣風物包」,畫面取自故宮名畫記中著名畫家惲壽平的山水花鳥圖冊,而它的面料是回收塑膠瓶再生而來,可謂是生於環保用於環保。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崔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