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虎魄造辦處專欄:【中國古代琥珀魚形飾物的起源與流傳】

2023-12-13收藏

中國古代琥珀魚形飾物的起源與流傳

虎魄造辦處

虎魄造辦處——致力於學習研究探索中國古代琥珀藝術

特別是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琥珀制品

一、先秦時期的魚形飾物

良渚文化時期 玉魚 (反山 M22:23)

魚,在中國常被用於寓意年年有魚(余)、富貴有魚(余)、如魚得水(夫妻恩愛)等等。魚形紋飾及魚形飾物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歷史悠久。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陶器上就已經出現了魚紋。新石器時期的魚形玉器數量不多,良渚文化反山墓M22出土玉質魚形飾1件。

金權杖上的魚形紋飾

1986年,三星堆遺址1號祭祀坑出土

紅山文化阜新胡頭溝墓地M1出土綠松石魚形飾2件。玉魚在殷商時期十分常見,僅殷商婦好墓就出土各種玉質魚形飾75件。

西周玉魚 · 北趙墓葬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周時期貴族墓葬中亦出土不少的玉質魚形飾,這些玉魚比商代制作的更規矩、精美。在隨後的歷朝歷代或多或少都有使用玉魚的習慣。

漢代玉魚

出土於江蘇省盱眙縣大雲山——西漢江都王劉非墓

南京博物院藏

2005年,西安市北郊井上村新莽時期墓葬出土一對玉魚握。青玉,片狀,兩面均以陰線表現魚眼、魚鰓、背鰭和腹鰭,口中及尾部各鉆一細孔。出土時位於墓主左右手旁。

2004年,陜西長安縣韋曲杜陵西漢晚期墓出土1件滑石魚形飾。以滑石為材料,圓雕成魚形,魚頭、目、鰭俱全,口中鉆一較粗之圓孔,從兩鰓部對鉆一孔與其相通。長2.8、寬0.5、高0.8厘米。長安縣博物館藏【1】。

這種魚形手握與同時期的豬形手握性質和寓意一樣。是屬於傳統的中原文化。而另外的一件滑石魚形飾,可能是作為飾物佩戴使用的。可見,各種魚形飾從新石器時期一直延續到漢代,這個時期的魚形飾物,主要應該是一種財富的象征,同時也可能寓意著生育、繁衍。而因為中國琥珀礦產資料稀缺,目前為止並未發現先秦時期有用琥珀制作魚形飾物的文物。

二、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魚形飾物

三國•吳•彩繪鳥獸魚紋漆槅中的「飛魚」

(看到這個飛魚,我就想到中古時期的雅吉,有關雅吉我只能單獨拿出來講)

受本土宗教文化影響,魚的祥瑞被引入到許多道教典故中。比如西漢史學家劉向所著【列仙傳】中就有琴高乘鯉的神奇故事:「琴高,趙人,能鼓琴,為宋康王舍人。行涓彭之術,浮遊冀州琢郡間二百余年。後入琢水取龍子,與諸弟子期:某日當返。諸弟子日齋潔,待於水傍,設祠。高果乘鯉而來坐祠中,觀者萬余人,留一月余,復入水去。」

唐中宗李顯第七女永泰公主(684-701年)墓出土一件走獸遊魚佩。青灰色,扁平體,上部鏤雕一走獸(似龍似熊),陰線刻出三角眼,頷下有髯,頭頂琢出一角,四條粗壯腿呈行走狀,尾部回卷,身軀、四肢及頭頂等地多鉆孔,並飾有陰線、短陰線和稀疏的陰線圓圈紋,獸足下為一長條狀玉,兩端和中部各鉆一透孔,下連一條遊魚,魚身平直,魚尾分叉,兩面均以陰線雕出魚眼、魚鰓,一面還以陰線雕出部份密集的魚鱗和背鰭,另一面則雕出長短不等的細直線,走獸通長95厘米、高4厘米;條狀玉通長11厘米,魚通長6厘米,厚度均為 0.35 厘米。此件玉佩上的走獸四肢粗壯,形象兇猛,但背部又十分臃腫、累贅,身軀上所飾細陰線紋和陰線圓圈紋似有東漢玉器之遺風,但走獸頭部與湖南安鄉縣西晉劉弘墓出土的玉樽上浮雕的龍頭極為相似,魚之形象時代更早,與西周玉魚相近,顯系仿古之作。因此,我們以為這件玉佩應定為東漢時期的作品。它也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件將走獸和遊魚雕琢在同一件玉佩中的玉器。——【中國玉器通史•隋唐五代卷】P60。

上海博物館收藏了一件東漢時期的「四靈玉勝」,長5.5、寬2.1、高3.2厘米。以一件勝形飾為中心,中央連線桿上端鏤空雕刻一只「朱雀」;連線桿下方則為一條魚,背上馱著龜蛇相交的「玄武」;連線桿外側左右兩邊是「單體勝」,在左右勝的正中間各鐫刻一條青龍和和一只白虎。「單體勝」的側面淺刻「長宜子孫,延壽萬年」。將魚與勝和漢代流行的四神影像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可見這個時期的魚應與當時流行的神仙思想密不可分。

1969年11月,河北定縣M43號東漢中山穆王劉暢墓出土9件金質魚形飾。考古報告未作詳細介紹。

2009年6月,安徽壽縣壽春鎮計生服務站東漢墓,出土一件黃金魚形飾。根據考古報告摘要:鏤空累絲鱖魚金掛墜(003388,Z:584),長2.8、寬1.4厘米,系一塊金片經鑿刻、捏制成魚形後,再采用細金絲和金珠焊接魚的嘴、眼、鰓、鱗、尾和鰭等細部【2】。與其它飾物情況一樣,六朝時期的魚形微雕飾物,更多的是使用黃金材質。

蘇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國孫吳M1號墓出的微雕金飾中,有一件金質魚形微雕飾物,根據考古簡報摘要:魚形串飾 1 件。M1︰24,重 1.73 克。澆鑄、鏨刻成形。魚形,眼、腮、鰭、鱗俱全,腹背間有一穿孔。長 1.3、高 0.6、寬 0.35、穿孔徑 0.17 厘米【3】。

2012年,湖北鄂州西山街辦七裏界楊家灣M2號東晉墓,出土一件金質魚形飾。長2.7、寬1.3、厚0.3厘米,重1.4克。用錘揲工藝制作,整條魚由魚頭、魚身和魚尾三部份組成,遍體均有細金絲和小金粟組成的魚眼、魚鱗及魚尾等器官紋飾,寫實而精美,魚兩胸鰭各有一小圓孔,為穿孔之用【4】。

2015年,江蘇南京雨花台區後頭山張邁家族墓M2號和M3號東晉中期墓中,各出土了一件類似的魚形飾。根據考古報告摘要:魚1件。M2:17-3,片狀,魚形。金絲輪廓,邊緣滿飾金我粟粒。頭部、上鰭、下腹和腹鰭共有4個小穿孔。長3、寬1.3厘米。魚1件。M3:5-3,在薄片上掐絲為輪廓,邊緣飾以金粟粒。尾部略殘缺。長1.8、寬0.65厘米【5】。

1964年,湖南長沙黃土嶺汽車電器廠(黃泥塘)M3號晉墓,出土一件魚形飾。長2.1、寬0.9,重0.5克【6】。

而目前考古發現最早的一件琥珀材質魚形飾,出現在東晉。1981年4月,南京汽輪電機廠東晉M1號墓出土一件琥珀魚形飾。根據簡報摘要:琥珀魚形飾 1件。長2.75、寬0.45、高0.95厘米。魚脊處有一穿孔,孔徑0.1厘米。此墓當屬東晉中期及以後帝王或王室成員的大型墓葬【7】。中國的琥珀文化是從漢武帝開辟絲綢之路後開始形成的。因此,這也是目前為止,在中國境內從先秦到南北朝時期,發現的唯一一件琥珀材質的魚形飾物。

從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出土的這些魚形飾物來看,應該都是與當時盛行的道教文化息息相關。這些魚形飾物都有穿孔,可見都是日常實用飾物。主要是作為飾物佩帶或者裝飾,也有作為器物上鑲嵌之用。

三、兩漢魏晉時期的比目魚

【呂氏春秋卷十四•孝行覽•遇合】:「凡遇,合也。時不合,必待合而後行。故比翼之鳥死乎木, 比目之魚死乎海 。」收錄於【漢書·藝文誌】的中國第一部詞典【爾雅•釋地】中有記載:「東方有比目魚焉,不比不行,其名謂之鰈 ;南方有比翼鳥焉,不比不飛,其名謂之鶼鶼[jiān];西方有比肩獸焉,與邛邛岠虛比,為邛邛岠虛,嚙甘草,即有難,邛邛岠虛負而走,其名謂之蹷;北方有比肩民焉,叠食而叠望;中有枳首蛇焉。此四方中國之異氣也。五方。」

敦煌M133魏晉墓照墻中的「比翼鳥」「比肩獸」「比目魚」

在【爾雅•釋地】中記載有代表五方的「比目魚」、「比翼鳥」、「比肩獸」、「比翼民」和「枳首蛇」。從目前的出土文物資料可見,漢代畫像石中亦出現了「比目魚」、「比翼鳥」和「比肩獸」三種形象,其中出現最多的就是「比翼鳥」和「比目魚形象。

東漢晚期的山東嘉祥武梁祠天井石上,在祥瑞石二第一行中,出現了「比翼鳥」、「比肩獸」、「比目魚」等形象。非常重要的是在這些畫像石旁邊都帶有榜題,其榜題分別為:「比翼鳥,王者德及高遠則至。」、「比肩獸,王者德及(鰥)寡則至。」、「比目魚,王者明無不衙則至。」

這些榜題給我們帶來了非常重要的文字資訊,可知「比翼鳥」、「比肩獸」、「比目魚」等這些形象在東漢時期已經被列為祥瑞之物,並均在王者施行德政之後便會出現在世間。表達了當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希望帝王施行德政惠及天下,帶來太平盛世。

魏文帝曹丕在【秋胡行二首•其二】:「……采之遺誰,所思在庭。雙魚比目,鴛鴦交頸。……」詩裏的「雙魚比目」肯定就是指比目魚,而「鴛鴦交頸」即代替了「比翼鳥」。

從目前遺存的古代影像資料來看,至少在漢代的時候,「比目魚」和「比翼鳥」就是「祥瑞」之物。同時用來形容相互扶持,堅貞不渝的夫妻生活和愛情。也可以用來表達親朋好友之間,齊心協力事業共進的意思。

三國•吳•彩繪鳥獸魚紋漆槅中的「比目魚」

馬鞍山市朱然家族墓地博物館藏

1984年,安徽馬鞍山市雨山區朱然墓出土一件彩繪鳥獸魚紋漆槅。長25.4厘米,寬16.3厘米,高4.8厘米。在其上面的彩繪圖案中,就有一雙魚造型的紋飾。

除了單條魚造型的飾物外,在考古出土的文物中,還見有比目魚(雙魚)造型的同類飾物。1985年7月,在湖北宜都縣陸城一座東漢末至三國時期的墓葬內,出土一件金質比目魚(雙魚)形飾。根據考古報告(有誤)摘要:金鳥飾(實際為雙魚) 1件。兩鳥(魚)相連,細觀似鴛鴦遊水,又似魚狀,造型美觀,形象逼真,小巧玲瓏,中間有一對穿小圓孔。長1.1、高0.6厘米【8】。此類「比目魚」造型的飾物在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比較罕見,這也是目前飾物中僅見的一例。同時,也未見有琥珀材質的同類造型飾物。

桑奇大塔北門浮雕中的項鏈上的雙魚形飾物

然而,此類魚形及雙魚形半寶石微雕飾物在公元前一世紀左右(西漢中晚期)的泰國南部金山鎮、邦貴等地區多有發現【9】。印度中央邦博帕爾附近的桑奇大塔北門浮雕(公元前一世紀左右)中的項鏈上,就有雙魚形飾物。因此,可以推測,東漢至魏晉時期的魚形飾物,其制作工藝還有宗教含意,可能是受當時的域外文化影響後形成的。

孫機先生在其【五兵佩】一文中旁征博引,用精確的考古資料和翔實的文獻記載闡述了五兵佩的形態和文化歸屬,得出了它是中國工匠制作的、具有小乘佛教文化意義的西域首飾的結論。小乘佛教藝術不直接表現佛像,而以金剛座、傘蓋、菩提樹、三寶標、佛足跡、窣堵波等象征物為代表。同時,禮佛的裝飾物(即華嚴)如寶幢、寶瓶、雙魚、法螺、卍字、果盤、瓔珞、華鬘等,及護法之物如劍、斧、戰輪等則散綴其間。它們有些也被當成首飾的素材,出現在項鏈等物上。印度中央邦博帕爾附近的桑奇大塔北門浮雕中的項鏈上,綴有蓮花、劍、斧,楯、雙魚、三寶標(佩)等形的墜飾,年代為1世紀初(相當於中國的西漢末期)。

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受宗教文化的影響,魚形飾物逐漸與各種宗教文化相融合,有些具有本土的道教文化,也有些可能具備了一些佛教文化。目前為止,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琥珀魚形飾物僅為一件。這至少將中國古代琥珀材質的魚形飾追溯到距今1600年以上。

註釋:

【1】劉雲輝:【陜西出土漢代玉器】,文物出版社。

【2】許建強、邱雪峰:【安徽壽縣壽春鎮計生服務站東漢墓遺物及相關問題】,【東南文化】2014年03期。

【3】蘇州市考古研究所:【江蘇蘇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國孫吳M1發掘簡報】,【東南文化】2019年06期。

【4】秦昌林、徐勁松主編:【古武昌六朝文物攬珍】,湖北美術出版社。

【5】南京市考古研究所:【江蘇南京市雨花台區後頭山東晉墓發掘簡報】,【東南文化】2017年04期。

【6】湖南省博物館:【長沙南郊的兩晉南朝隋代墓葬】,【考古】1965年5期。

【7】朱蘭霞:【南京北郊東晉墓發掘簡報】,【考古】1983年04期。

【8】楊華:【湖北宜都陸城發現一座東漢墓】,考古 1988年10期。

【9】Bunchar Pongpanich(班查·彭帕寧):【一定要收藏的古珠·天珠珍貴圖鑒】,林璟玟(譯),新北市:維他命文化,2013年。

四、唐代佛足上的魚形紋飾及佛教器物中的琥珀魚形飾

在漢代的時候,佛教與魚相結合的藝術,可能就已經傳入到中原地區。只是在當時,佛教與佛教藝術在中原地區相對不夠重視。為了生存,處於邊緣化的佛教及其相關藝術便融入到道教文化中。直到漢代滅亡,隨後在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才大規模在中原地區推廣並盛行。

據佛教史料記載,佛足印在印度共有三處:一在摩揭陀國,一在烏伏那國,另一在屈支國。據說,佛陀示寂前到了摩揭陀國的一座廟宇旁,對大弟子阿難說:「我就要永遠離開你們了,現在要給你們留下個紀念。」於是他站在一塊石頭上,那石頭立刻變得像柔軟的橡皮泥,印下了他的一雙足跡。佛陀又預言:「將來,這個地方會成為摩揭陀國的都城,偉大的阿育王會使佛教發揚光大。」後來,佛陀的預言果然一一實作,阿育王成為孔雀王朝最著名的帝王,他統一了印度全境後,使佛教得到空前發展。而神奇的佛足石,更是成了人人瞻仰的聖物。唐代高僧玄奘到西天禮佛取經,也去瞻仰了佛足石,並帶回了一件佛陀足跡石的拓片,從此中國就有了佛陀足跡石。

唐代佛跡記碑(目前中國發現的迄今為止最早的佛足銘印)

銅川博物館藏

20世紀50年代和90年代,在陜西銅川玉華寺遺址出土佛足印和題記兩部份,碑為青石質,現藏於西安碑林博物館和銅川考古研究所。佛足印石略呈方形,上雕刻一對巨大的腳印,長50厘米,寬20厘米。腳印五指微張,掌心刻千輻輪紋。大拇趾下刻三鈷,二拇趾下刻 雙魚 ,四拇趾下刻寶瓶,小拇趾下刻螺紋。題記展品殘石上石刻銘文一共24個字,內容為「佛跡記摩揭陀國波咤釐城釋迦如來蹈石留跡奘親觀禮圖」。前部份完整,後部文字殘損。根據銘文內容和行文語氣分析,應為玄奘(602-664)手書。這塊銘文碑應為玄奘在玉華寺敬造的佛足印刻石的文字題記部份。由題記可以看出,這塊佛足印石刻應該是玄奘法師前往印度遊學取經時拓印回國,請當時著名石匠李天詔按照宣紙拓本所刻。這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通佛足印刻石,同時也是最早發現佛教藝術中的魚形紋飾。

此碑發現於玉華宮肅成院遺址蘭芝谷底,肅成院是玄奘法師在玉華寺譯經、創宗、弘法的地方,歷時四年共譯佛教經典14部,682卷,超出在長安15年譯經總數。玄奘在肅成院圓寂。

除了玉華寺出土的佛足印中有魚形紋飾外,在其它唐代石窟遺址中亦有發現。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多悅鎮宋坪村村西1.5公裏處,一片茂密的修竹林中,有一處崖壁。崖壁之上,有摩崖造像八龕,這便是宋坪摩崖造像。宋坪摩崖造像為唐末至宋初刻,共八龕,46尊,另有題記一通。這些造像風化非常嚴重,只有四尊造像還算完好。第二龕造像是大佛造像,像高4.5公尺,肩寬1.6公尺。大佛右側壁上,石刻內容豐富,分為四層。

第二層又可分為三層,上層刻佛足。佛足之上,左邊刻有雙魚。金魚(雙魚),屬於佛教八寶,象征自由和超越,代表富裕和祥和。右邊應該還刻有法輪,但已風蝕不清。佛足下方,似一舍利棺,棺左右各刻一像,分別伸一手扶棺。佛足及舍利棺兩邊,各刻一飛天,載歌載舞,長袖飄飛。舍利棺下方,還刻有六菩薩。

四川眉山市東坡區法寶寺摩崖造像現存造像35龕,以外方內圓拱形龕為主,開鑿於唐代。第一期時代為中晚唐,以中型龕為主,多位於崖壁優勢位置,連片開鑿。主要集中於密教題材,包括千手觀音、藥師佛、華嚴三聖,毗沙門天王。造像背光裝飾繁復,以火焰紋與聯珠紋居多。場景宏大,富有時代特征。

在法寶寺摩崖造像佛足石刻中,亦見有雙魚紋飾。佛足不僅出現於石刻中,還大量出於其它唐代時期的佛教器物中。而這些佛足中幾乎都帶有魚形紋飾。

唐·龍泉寺五重寶函(第三重鎏金銅槨)

太原博物館藏

太山龍泉寺始建於唐代景雲元年(710年),原為道觀,於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重建時改為寺廟,現存建築為明清時期所建。2008年5月8日,工人在太山龍泉寺建設消防蓄水池時發現了一個六角形唐代塔基地宮。考古工作者經過搶救性發掘發現,這是一處佛塔遺址,僅殘留塔基,塔基中部下方是用砂石砌築的六邊形地宮,裏面裝著一個由石函、木槨、銅槨、銀槨、金棺層層相套的寶函,為典型的唐代佛舍利瘞埋形制,展現了盛唐高超的工藝技巧。

其中,石函長約58厘米,寬約46厘米,高約60厘米,由蓋、身扣合而成。石函銘文中有一個特殊字,為武周時期所造。石刻上還顯示有眾多女性供養人名字,與武周時期女性地位較高相符。銀槨最為精美,長約13厘米,寬約6厘米,高約7厘米,鑲嵌有寶石,四面鑲嵌佛足、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及鋪首銜環等飾品。

唐·龍泉寺五重寶函(鎏金銅槨佛足上的 魚形 紋飾)

太原博物館藏

唐代·龍泉寺五重寶函(第四重鎏金銀槨)

太原博物館藏

唐代·龍泉寺五重寶函(鎏金銀槨佛足上的 魚形 紋飾)

太原博物館藏

唐代·龍泉寺五重寶函(鎏金銀槨佛足上的 魚形 紋飾)

太原博物館藏

唐代·龍泉寺五重寶函(第五重金槨佛足上的 魚形 紋飾)

太原博物館藏

魚是藏傳佛教中的吉祥八寶之一,用魚來表示自由,得到解脫。在佛教中有蓮花王舍身為魚以渡人的典故,因此魚為吉祥的象征。雙魚又代表佛的雙目。代表佛眼慈視眾生,故又為智慧的表征。魚行水中,暢通無礙。佛教以其喻示超越世間、自由豁達的解脫的修行者。又象征著復蘇、永生、再生等意。

懸琥珀魚織錦塔幡

發現於慶州白塔天宮

釋迦佛舍利塔,俗稱慶州白塔,位於內蒙古巴林右旗索布日嘎蘇木,是遼代皇陵之一慶陵及奉陵邑遺址內僅存的遼代地面建築。白塔營建於遼興宗重熙年間,正值聖宗朝遼宋結束長期攻戰而彼此修好的時期,社會相對穩定,為遼加速封建化行程和經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是遼的鼎盛時期。遼一向大力提倡佛教,至興宗及興宗之後崇佛之風愈烈,遼代大量的佛寺、佛塔的營造便多集中在這一階段。遼興宗耶律宗真更是一位篤信佛教,「尤重浮圖法」的帝王。新發現的建塔碑銘開首即為「南閆浮提大契丹國」,在大契丹國之上冠以「南閆浮提」具有明顯佛教色彩。這種把佛教與國家並列甚至置於國家之前的提法,在以往的歷代王朝中是罕見的。

因年久失修,殘破嚴重,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於1988年至1992年對慶州白塔進行以「加固為主、局部復修」為原則的保護、搶救性維修。施工期間,於塔剎內發現一批遼代重要佛教文物。其中就有一件懸琥珀魚織錦塔幡。

塔幡長34.5厘米,寬6厘米。幡首和幡身為橙色地藍白色菊花、綠色菊葉織錦,綴四條紅羅、一條紫羅飄帶。幡首及飄帶末端懸紫紅色琥珀雕制而成的魚形墜,共8條,除一條基本完整外其余均殘。幡首縫一紅色絲線供懸掛。

這些琥珀魚形飾物為什麽會出現在塔幡上面呢?遼代崇尚佛教,在自己民族文化基礎上同時又大量傳承了唐風。契丹人建立的遼朝又崇尚琥珀。因此,作為佛教文化中的魚,與作為佛教七寶之一的琥珀完美的結合,出現了琥珀材質的魚形飾物用於佛教器物之中。

北宋水晶魚

靜誌寺出土

除了琥珀,作為佛教七寶之一的水晶魚形飾物亦大量出現於遼宋時期的佛教遺址和貴族墓葬中。1969年,河北定州靜誌寺塔基地宮出土了一批水晶飾物,其中就有一條用水晶制作的宋代魚形飾物。長7.5cm,作魚躍狀。魚嘴有穿孔,頭部寬大,魚身刻有網格狀魚鱗,魚尾變形拉長,表現的是一種動態下魚的生氣活潑。與慶州白塔天宮塔幡上懸掛的琥珀魚頗為相似。

元代玉魚(來源出處不明)

上海市博物館藏

1996年,上海嘉定區法華塔元代地宮裏出土文物中,亦有一件玉質魚形飾。長5.2、高2.2、厚0.8厘米。體形扁闊,圓眼前視,大口微張,背鰭高凸,前鰭貼身,後鰭由兩側向上扇動分開,扇形魚尾上翹呈遊動狀。身上刻平行相交細密直線為魚鱗,背至腹部有一穿孔便於佩掛。玉色白中泛黃,質地瑩潤,為典型的元代鱖魚飾件。

1994年,上海松江區明代圓應塔地宮發現一批佛教文物,其中元代魚形飾物近10件,形制多樣,有的扁平,有的寬厚,有的長條形,分屬不同魚類,都雕琢得生動逼真,魚飾件成為圓應塔中出土文物中精致的一類。

由此可見,各種材質的魚形飾物出現於佛教遺址中,應該與佛教文化息息相關。

五、唐至遼宋時期的魚符、魚袋及魚形飾物

中倉 104間縫刺繍羅帯 殘欠

日本正倉院

在日本的正倉院裏,收藏了很多唐代文物,其中就有一些用各種材質制作的魚形飾物。這些魚形飾物應該是用於日常佩戴的飾物。其材質除了有琉璃、水晶、犀角外,還有琥珀。

中倉105琥珀魚形飾

日本正倉院

這件琥珀魚形飾整體呈現為棗紅色,尾巴略有殘缺。是一條刺繡羅帶上面的墜飾。

中倉97日本正倉院犀角魚形飾

中倉128 日本正倉院水晶魚形飾 第6號

中倉106 日本正倉院琉璃魚形飾

中倉128 日本正倉院琉璃魚形飾

韓昇【正倉院】:「琉璃制品在日本特別受歡迎。正倉院留下的小琉璃制品總數多達萬件,如琉璃珠子等,難以詳細介紹,這裏僅看看琉璃魚。它們外形相似,顏色各異,其實是一種隨身裝飾品,不是什麽人都可以佩戴的,是官員用來顯示身份地位的飾物。官員根據不同官品,佩戴不同顏色和大小的魚飾,這種官員服飾規定產生於中國,載於法令。」

唐代杜牧【道一大尹存之、庭美二學士簡於聖明…四韻呈上三君子】:「若念西河舊交友,魚符應許出函關。」

唐代陸龜蒙【送董少卿遊茅山】:「將隨羽節朝珠闕,曾佩魚符管赤城。」

宋代楊萬裏 【跋陸務觀劍南詩稿二首】:「劍外歸乘使者車,淛東新得左魚符。」【跋陸務觀劍南詩槁二首 其二】:「劍外歸乘使者車,浙東新得左魚符。」

宋代陸遊【得都下八月書報蒙恩牧敘州】:「未佩魚符無吏責,看花且作拾遺顛。」【去國待潮江亭太常徐簿宋卿載酒來別】:「昨解魚符已徑歸,偶隨尺一起柴扉。」【笥中偶得去年二月都下數詩】:「昨佩魚符入鳳城,春風處處聽鶯聲。」

宋代李呂【登賦堂】:「使君胸著萬卷書,向來遊戲從魚符。」

宋代楊億【史館陳太丞知壽州】:「忽佩魚符下玉京,長安廄吏駕車迎。」

宋代周紫芝【送曾宏父守南徐】:「異時連佩漢魚符,兩奏殊庭報政書。」

明代嚴嵩【符子太仆出守韶郡賦此以贈符子昔嘗作倅於韶也 其一】:「新佩魚符稱剌史,重來竹馬候童兒。」

古代詩詞中大量出現了「魚符」。我們可能都知道「虎符」,「虎符」就是中國古代用於傳達命令、調兵遣將的兵符,因其形似老虎而得名。那什麽是「魚符」?在唐朝,皇帝卻用魚符來代替虎符。隋唐時朝廷頒發的符信,雕木或鑄銅為魚形,刻書其上,剖而分執之,以備符合為憑信,謂之「魚符」,亦名魚契。

唐代章懷太子墓前甬道東壁中侍女及持魚符內侍圖

唐代魏征主編【隋書·帝紀·卷二】記載:「(開皇九年閏月)丁醜,頒 木魚符 於總管、刺史,雌一雄一。」

唐代張鷟【朝野僉載·卷六】:「及唐初,為銀兔符,以兔子為符瑞故也。又以鯉魚為符瑞,遂為 銅魚符 以珮之。」

【朝野僉載·卷五】:「(唐道士史崇玄)每入內奏請,賞賜甚厚,無物不賜。搜鴻臚卿,衣紫羅裙帔,握象笏, 佩魚符 。出入禁闈。」(宋代【太平廣記·卷二百八十八·妖妄一】亦有參照相同記載)

姓名標示後晉劉昫等撰,實為後晉趙瑩主持編修的【舊唐書·本紀·卷一】:「涼州賊帥李軌以其地來降,拜涼州總管,封涼王。九月乙巳,親錄囚徒,改銀菟符為 銅魚符 。辛未,追謚隋太上皇為煬帝。」

【舊唐書·誌·卷二十三】:「 居大功已上喪,受冊及之官,雖有鼓皆給銅印,有 魚符之制 。並出於門下省。……凡授都督、 刺史階未入五品者,並聽著緋珮魚,離任則停。」

【新唐書·誌·卷三十七】:「發驛遣使,則給 魚符 。」

從這些史料來看,魚符早在隋代就已經出現,但其作為一種身份象征放入魚袋中作為一種確定的制度則是到唐代才確定下來。唐代的魚符是用木頭或金屬精制而成。其形為魚,分左右兩片,裏面刻有官員的姓名、在何衙門任職、官居幾品、俸祿幾許,出行享受何種待遇等,比隋代僅有姓名、官品的身份證要完整得多。魚符分為三種:一為「銅魚符」,二為「隨身魚符」,三為「交魚符」。

盛唐銅魚符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2008年,洛陽市洛南新區香山路唐墓出土一件盛唐時期的銅魚符。長4.9厘米,寬1.8厘米。司馭寺原稱太仆寺,龍朔二年(662)改為寺馭寺,鹹亨元年(680)復舊。司馭少卿為司馭寺副主官,從四品上,主要職責是管理國家車馬、牧場等相關事宜。

唐·左羽林軍銅魚符

天津博物館藏

天津博物館收藏了一件唐代左羽林軍銅魚符。魚符的形狀為鯉魚形,分左、右兩符,有「同」字形榫卯可相契合。左符放在內庭,右符由持有人隨身攜帶,出入宮門時合符以確認身份。魚符平常放於魚袋中,魚袋系於腰帶之上,官員著紫袍者(一、二、三品)魚袋金飾,著緋袍者(四、五品)魚袋銀飾。

該件魚符上刻有「太和門外左羽林軍」字樣,左羽林軍屬北衙禁軍,負責拱衛皇帝及宮室。根據宋代宋敏求【長安誌】記載,太和門是唐大明宮東面宮門,左羽林軍屯駐於太和門外。【文字來源:天博展牌】

唐代左內率銅魚符

唐代楊全節墓出土

【宋史·誌·卷一百零六·輿服五】諸臣服下士庶人服:「( 神宗)元豐元年,去青不用, 階官至四品服紫,至六品服緋,皆象笏、 佩魚 ,九品以上則服綠,笏以木。武臣、內侍皆服紫, 不佩魚 。假版官及伎術若公人之人入品者,並聽服綠。官應品而服色未易,與品未及而已易者,或以年格,或以特恩。五年,詔六曹尚書依翰林學士例,六曹侍郎、給事中依直學士例,朝謝日不以行、守、試並賜服佩魚;罷職除他官日,不帶行。……中興,仍元豐之制,四品以上紫,六品以上緋,九品以上綠。服緋、紫者必佩魚,謂之章服 。非官至本品,不以假人。

神宗熙寧六年,熙河路奏捷,宰臣王安石率群臣賀紫宸殿,神宗解所服白玉帶賜之。八年,岐王顥、嘉王頵言:‘蒙賜方團玉帶,著為朝儀,乞寶藏於家,不敢服用。’神宗不許,命工別琢玉帶以賜之。顥等固辭,不聽; 請加佩金魚以別嫌,詔以玉魚賜之。親王佩玉魚自此始 。宗旦、宗諤皆以使相遇郊恩告謝,特賜球文方團金帶、 佩魚 ,自是宗室節度帶同平章事者,著為例 。宣徽使張方平、郭逵、王拱辰皆嘗特賜。元豐五年,詔:‘三師、三公、宰相、執政官、開府儀同三司、節度使嘗任宰相者、觀文殿大學士已上,金球文方團帶, 佩魚 。觀文殿學士至寶文閣直學士、節度使、禦史大夫、中丞、六曹尚書、侍郎、散騎常侍禦仙花帶,內禦史大夫、六曹尚書、翰林學士以上及資政殿學士特班翰林學士上者,仍佩魚 。’六年,詔:‘北使經過處,守臣曾借朝議大夫者,令權服紫,不系金帶。其押賜禦筵官仍互借,先借朝議大夫者,即借中散大夫,並許系金帶,不佩魚。’哲宗元祐五年,詔:臣僚曾賜金帶後至不該系者,在外許系。

徽宗崇寧二年,詔:‘六尚局奉禦,今後許服金帶。’四年,中書省檢會哲宗【元符儀制令】:‘諸帶,三師、三公、宰相、執政官、使相、節度使、觀文殿大學士球文, 佩魚 。節度使非曾任宰相即禦仙花,佩魚 。觀文殿學士至寶文閣直學士、禦史大夫、中丞、六曹尚書、侍郎、散騎常侍並禦仙花,權侍郎不同;內禦史大夫、六曹尚書、觀文殿學士至翰林學士仍佩魚 ,資政殿學士特旨班在翰林學士上者同,權尚書不同。其官職未至而特賜者,不拘此令。因任職事官經賜金帶者,雖後任不該賜,亦許服。’看詳:若稱因任六曹侍郎經賜帶,後除知開封府之類,既非職事官,又非在外,皆不許系,似非元立法之意。蓋立文該舉未盡,其特賜者既不緣官職,自無時不許系外;因任職事官賜金帶,後任不該者亦許服,即在外與在京非職事官,皆可用。詔申明行下。大觀二年,詔中書舍人、諫議大夫、待制、殿中少監許系紅鞓犀帶,不佩魚。

中興仍之,其等亦有玉、有金、有銀、有金塗銀、有犀、有通犀、有角。其制,球文者四方五團,禦仙花者排方。凡金帶:三公、左右丞相、三少、使相、執政官、觀文殿大學士、節度使球文, 佩魚 ;觀文殿學士至華文閣直學士、禦史大夫、中丞、六曹尚書、侍郎、散騎常侍、開封尹、給事中並禦仙花,內禦史大夫、六曹尚書、觀文殿學士至翰林學士仍佩魚 ;中書舍人、左右諫議大夫、龍圖天章寶文顯謨徽猷敷文煥章華文閣待制、權侍郎服紅鞓排方黑犀帶,仍佩魚 ;權侍郎以上罷任不帶職者,亦許服之。

魚袋 。其制自唐始,蓋以為符契也。其始曰魚符,左一,右一。左者進內,左者隨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因盛以袋,故曰魚袋。 宋因之, 其制以金銀飾為魚形 ,公服則系於帶而垂於後,以明貴賤,非復如唐之符契也。

太宗雍熙元年,南郊後,內出以賜近臣,由是內外升朝文武官 皆佩魚 。凡服紫者,飾以金;服緋者,飾以銀。庭賜紫,則給金塗銀者;賜緋,亦有特給者。京官、幕職州縣官賜緋紫者,亦佩。親王武官、內職將校皆不佩。真宗大中祥符六年,詔伎術官未升朝賜緋、紫者,不得佩魚。

仁宗天聖二年,翰林待詔、太子中舍同正王文度因勒碑賜紫章服, 以舊佩銀魚,請佩金魚 。仁宗曰:‘先朝不許伎術人輒佩魚 ,以別士類,不令混淆,宜卻其請。’景祐三年,詔殿中省尚藥奉禦賜紫徐安仁,特許佩魚 。至和元年,詔:中書提點五房公事,自今雖無出身,亦聽佩魚 。舊制,自選人入為堂後官,轉至五房提點,始得佩魚 。提點五房呂惟和非選人入,援司天監五官正例求佩魚 ,特許之。

神宗元豐二年,蒲宗孟除翰林學士,神宗曰:‘學士職清地近,非它官比,而官儀未寵,自今宜加 佩魚 。’遂著為令。三年,詔:自今中書堂後官,並帶賜緋魚袋 ,余依舊例。徽宗政和元年,尚書兵部侍郎王詔奏:‘今監司、守、倅等,並許借服色而不許佩魚,即是有服而無章,殆與吏無別。乞今後應借緋、紫臣僚,並許隨服色佩魚,仍各許入銜,候回日依舊服色。’從之。中興,並仍舊制。」

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張岱【夜航船·日用部·衣裳·魚袋】:「即古魚符,刻魚,盛之以袋,而飾金銀玉。三代為等袋,用韋。唐高祖始制魚袋,飾金銀。武後改制龜,蓋為別;後復為魚,加用銅;宋仁宗加用玉。唐玄宗敕品卑者借緋及魚袋。」

遼代契丹文銅魚符

遼寧省博物館藏

遼寧省博物館收藏了一件遼代契丹文銅魚符。長6.6、寬2.2、厚0.1厘米。魚形,背有鱗紋錯金,頂穿孔,內有「同」凸字,下鑄凹下契丹文。魚鱗紋雖有的錯金已脫落,但仍閃閃發光,十分精美。這個魚符雖無明確出土地點,但在遼寧省朝陽市收集而來,大的方位還比較明確。朝陽地區在遼代為霸州,重熙十年升興中府,是遼代京城門戶,軍事重鎮之一。魚符即魚形之符。與虎符一樣,是中國古代調兵遣將時的憑信之具。因此,在這裏發現遼代契丹文銅魚符,也是十分正常的。

遼代銀鎏金鏨花門神冊頁

觀復博物館藏

觀復博物館收藏了一對遼代銀鎏金鏨花門神冊頁。此對冊頁,呈長方形,以銀鎏金制作,冊頁周邊鏨刻連珠紋樣,珠粒飽滿圓潤;冊頁正中,鏨刻契丹獵手形象,獵手頭戴氈帽,身背長弓,雙眼正註視著雙手中所執的一羽箭,其中左手托箭桿,右手似在整理羽毛,腰間配有蹀躞帶,下掛各種捕獵工具。其中就有一件非常明顯的魚形墜飾,而這種魚形飾物,在契丹貴族中十分普遍。

【遼史】記載,太祖作金魚符七枚,有事「以左半先授守將,使者執右半」「合,得以調發軍馬」。魚符與虎符一樣,是中國古代調兵遣將時的憑信之具。始於隋,先是木質,唐時改為銅魚符,遼代沿用。

除了史料中記載的金銀銅等金屬材質的魚符外,遼宋時期的皇室貴族還佩戴使用水晶、玉、琥珀等其它珍貴材質雕刻成的魚形飾物。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考古專家對藍田一宋代家族墓園進行了考古調查、勘探、測繪、發掘,後經分析得知,此乃北宋文豪、金石學家呂大臨家族墓葬,墓葬出土一組精美水晶飾件,其中就有一條水晶魚形飾。

遼代水晶魚

長4厘米,寬1.7厘米

赤峰市博物館藏

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吉旺營子遼墓出土

銀絲鏈玉組佩

遼代貴妃墓出土

2015年,內蒙古自治區多倫縣小王力溝M2號出土一組銀絲鏈玉組佩。墓誌中部陰刻篆書「故貴妃蕭氏玄堂誌銘」,墓主為遼代聖宗蕭貴妃,為遼中期統和十一年(993年)的墓葬。在這組銀絲鏈玉組佩下面分別有一件頭尾相連的雙魚形飾物、一件單體的魚形飾。除此之外,從圖片來看,右2這件個人覺得可能是魚形指甲搓。巧妙的將魚頭作手柄,魚身鱗片作搓面,魚尾作搓尾。還有三件為雅吉造型的飾物和一件圓形玉粉盒。沒錯,類似的玉組佩在遼代陳國公主墓中亦有發現,因為魚的紋飾不一樣,這個我放後面再講。

遼代魚形玉佩 標本Y132

陳國公主墓出土

1986年,對位於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的陳國公主及其附馬墓進行了考古發掘。就出土了很多魚形飾物。其中雙魚玉佩有兩組,為白玉圓雕,均用陰線刻出眼、腮、腹鰭、尾等細部,雙魚嘴部穿孔用金鏈系佩。

根據考古報告摘要:雙魚玉佩 2組4件。標本Y136,置於公主腹部。白玉制,圓雕。雙魚大小基本相同。魚體彎曲,用細線刻出眼、鰓、腹鰭、背鰭、尾等細部,雕刻十分簡練,輪廓清晰。表面拋光。雙魚嘴部各橫鉆1孔,穿1條金鏈,然後將2條金鏈共系於1個小金 環上。魚長6.4、寬1.9~2.3、厚0.3~0.9厘米,小金環直徑1厘米,鏈各長3.5厘米。標本Y132,置於公主腹部。白玉制,圓雕。雙魚大小 相同。魚體寬扁,用細線雕刻出眼、腹鰭、背鰭、尾等細部。表面拋光。雙魚嘴部各橫 鉆1孔,穿1條金鏈,然後將2條金鏈共系於1小金環上。魚長6、寬3.4、厚0.7厘米,小金環徑1.1厘米,金鏈長4厘米。

遼代魚形玉佩 標本Y136

陳國公主墓出土

遼繼唐風,契丹貴族在日常生活中亦大量的佩戴著各種魚形飾物。根據史料記載:宋代親王佩玉魚自此始於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而從出土文物來看,陳國公主及其附馬下葬於遼聖宗開泰七年(公元1018年)。在同等制度下,可見遼代貴族比宋代親王使用玉魚的制度至少早了55年。

同時,我還發現一個有意思的事,那就是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的這種魚形飾大多都是成雙成對的。這有什麽特殊寓意嗎?至少在漢代就已經出現的比目魚就是雙魚造型。同時,雙魚座(出生日期為2月19日—3月20日)又是黃道星座之第十二宮。而且,雙魚還是佛教吉祥八寶之一。在崇尚佛教的遼朝,雙魚形飾物的大量流行,是否主要受佛教藝術的影響?

魚形玉盒 標本Y137

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

除了玉質、琥珀材質的雙魚佩飾外,同時,陳國公主墓還出土有兩件玉質魚形盒佩。其中一組由9件組合而成的佩飾。標本Y137,置於公主腹部。由1件魚形盒玉墜、1件雕玉飾、3顆珍珠、2顆琥珀珠、1顆綠松石珠、1顆水晶珠用細金絲穿系而成。

魚形玉盒 標本Y137

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

魚形盒玉飾,白玉雕成,表面有灰白色雜斑。魚脊凸起,魚體略呈三角形。用1塊玉料雕刻成魚形,從中剖為兩半,兩個對合面內部鑿空,雕成子母口,相互扣合。魚身上用簡練的線條刻出眼、鰓、腹鰭、尾等細部。魚嘴部橫鉆1孔,內穿金絲。魚盒頭部兩邊各鑲一塊長3.5、寬0.8-1.8厘米的薄金片,並各用5枚金鉚釘固定。魚盒尾部每面釘有合頁形金片各1片,各用2個金鉚釘固定,1頁金片上系有金鏈,鏈的一端焊於合頁上,一端有1根金插銷,魚盒合上後插入插孔內。

魚形玉盒 標本Y137線圖

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

雕玉飾1件,白色,長方形片狀,鏤空。魚形盒長10.6、寬5.2、厚2.2厘米,雕玉飾長4.5、寬2.8、厚0.3厘米,珍珠直徑1厘米,琥珀珠長1.7、寬1厘米,水晶珠長1.4、寬1厘米,綠松石珠長1.2、寬0.7厘米。全長23.5厘米。

魚形玉盒 標本Y135

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

另外還有一件魚形玉盒。根據考古報告摘要:形盒玉佩 1件。標本Y135,置於公主腹部。白玉制。整體呈魚形,子母口扣合,內空。用細線刻出魚的眼、鰓、脊、腹鰭。魚嘴部橫鉆1孔,內穿銀絲,系婆金銀鏈。器表拋光。盒長6.5、寬3.2、厚2厘米,鏈長3厘米。

這種魚盒與魚符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每一個魚盒都是單獨成對組合而成。而類似的魚盒,陳國公主墓出土文物中,除了玉質的以外還有琥珀材質的。

魚形琥珀盒 標本Y127

陳國公主墓出土

根據考古報告摘要:魚形盒琥珀佩飾1件。標本Y127,置於公主腰部右側。橘紅色。整體雕刻成並聯的雙魚形,魚背凸起。用2塊琥珀料各雕刻成魚形,以子母口扣合。魚眼、鰓、腹鰭、尾雕刻簡練。嘴部穿孔,內穿金鏈。鏈上端系1金環。魚尾部各釘合頁形金片,各用3個金鉚釘固定,1頁金片上系有金鏈,鏈的一端焊於合頁上,一端有1根金插銷,魚盒相合後插入插孔內。魚盒長7.8、寬4.7、厚3.5厘米,金鏈長7厘米,小金環直徑1.1厘米。

魚形琥珀盒佩飾

香港夢蝶軒藏

香港夢蝶軒亦收藏了同樣造型的琥珀魚形佩盒。

六、唐代至遼宋時期的器物上的比目魚(雙魚)紋飾及飾物

除了前面介紹的一些宗教器物之外,還有很多日用器皿。從唐代中期開始,雙魚紋飾在各種器物飾物中開始大量出現,並影響遼宋,甚至更遠的金元明清時期。

唐代祥瑞圖十二生肖鏡上所飾圖案中的「比目魚」

許昌博物館藏

唐·十二生肖祥瑞龜龍五嶽紋鏡內圈中的「比目魚」

私人藏品

唐代•盧照鄰【長安古意】:「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詩中的「比目」和「鴛鴦」亦可對應漢代出現的「比目魚」和「比翼鳥」。從唐代銅鏡上面的紋飾來看,此時的這些「比目魚」造型依然是延續了兩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中原文化。主要是古人對於美好愛情和深厚友情的向往和贊美。

唐代雙魚紋海棠花形金盞 / 雙魚大雁紋鎏金銀盞托

洛陽博物館藏

這組雙魚紋海棠花形金盞配雙魚大雁紋鎏金銀盞托,出土於河南省伊川縣鴉嶺鄉杜溝村齊國太夫人吳氏墓,墓主人是唐成德軍節度使王承宗之母吳氏。

唐代 雙魚大雁紋鎏金銀盞托

洛陽博物館藏

雙魚大雁紋鎏金銀盞托整體為荷葉形,在卷起的荷葉四邊上面,鏨刻有淺浮雕的雙魚形紋飾並鎏金。盞托底部四周又鏨刻大雁紋並鎏金。

唐代雙魚紋銀鎏金盤

中國國家博物館:大唐風華展

宋代定窯白釉印花雙魚紋洗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南宋·定窯白釉鴛荷雙魚紋瓷盤

1971年南京江浦黃悅嶺南宋慶元元年(1195)張同之夫婦墓出土

雙魚紋碗

赤峰博物館

遼代雙魚蓮荷紋銀碗

阜新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從這些器物的紋飾來看,魚形紋飾受唐朝興盛的佛教文化影響比較大。自唐代中晚期開始,魚形紋飾大多與佛教題材相關的荷葉同時出現。

遼代魚戲蓮荷紋琥珀飾件

巴林右旗博物館藏

同時,在【魚與性文化】中介紹:但是,如果魚和蓮共同出現時,魚象征男性,蓮則象征女性。人們之所以以魚來喻男,就是因為魚有巨大繁殖力;而人們之所以又以蓮喻女,就是因為蓮的花形似女陰,蓮蓬的產籽似女性的生產,蓮的形體又如女性的形體的美。因而,以蓮喻女在中國形成了一種悠遠的文化傳統。漢樂府民歌【江南】中有采蓮歌,「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西,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聞一多解釋說魚和蓮「是隱語的一種」,隱語「是借另一事物把本來可以說得明白的說的不明白點」; 「這裏是魚喻男,蓮喻女,說魚與蓮戲,實等於說男與女戲」。蓮的原始意象即原型是生殖女神,到後來,人們不再強調它的繁殖意義,而只註重它的美的意義,蓮也就成了美女的象征。

遼代雙魚蓮花紋琥珀飾件 標本Y162-1

陳國公主墓出土

陳國公主墓出土的琥珀飾物中,亦發現有琥珀材質魚戲蓮荷紋題材的飾物。根據考古報告摘要:琥珀佩飾 3組198件。均由琥珀串珠和浮雕琥珀飾件以銀絲穿綴而成。出土時銀絲殘斷,琥珀串珠散置於公主和駙馬的腰間和腿部上下周圍,依據串珠和琥珀飾件出土位置和形狀復原。3組形制大小基本相同,浮雕琥珀墜飾的形象略有不同。
標本Y161,1組66件。散落於公主左腿周圍,已修復。由65顆琥珀珠和1件琥珀浮雕飾件以銀絲穿連組成。琥珀珠,紅色,扁平橢圓形,有穿孔,大小不一。長1.9-2、寬1.4-1.6、厚0.4-0.6厘米。浮雕琥珀墜飾,紅色,橢圓形, 正面雕刻1朵蓮花,上刻2條小魚,並排浮於蓮瓣中 。側面有穿孔。長5.6、寬4.5、厚2厘米。
標本Y162,1組66件。形制與Y161相同。Y162-1,雙魚蓮花紋琥珀飾件 ,長5.6、寬4.5、厚1.7厘米。

銀絲鏈玉組佩 標本Y93

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

另外,在遼代陳國公主墓共出土的三組銀絲鏈玉組佩中,其中的一組玉佩飾中分別有雙魚銜蓮紋玉飾及魚銜蓮荷紋玉飾各一件。根據考古報告摘要如下:

標本Y93,1組6件。置於屍床東部。玉佩由1件鏤雕綬帶紋玉飾系鎏金銀鏈下掛5件玉墜組成。白玉制,透亮,潔白無瑕。鏤雕綬帶紋玉飾,白色,略呈長方形片狀,表面拋光。長6.5、寬4.1、厚0.6厘米。龍魚形(實為雅吉)玉墜,圓雕,青白色,刻成龍首、鳥翅、魚身,嘴銜寶珠。魚體兩面用交叉斜線刻成菱形魚鱗紋,雙翅展飛,尾部份叉向兩側翻卷,上部卷曲成圓環形,下部與右翅連線。利用嘴部鏤孔穿系銀鏈。長5、寬2.7、厚0.7厘米。 雙魚形玉墜, 圓雕,白色,半透明。雙魚腹鰭相接,雙尾相連,眼、鰓微凸有立體感,身上刻菱形魚鱗紋,腹、脊和尾部斜刻細線紋,雙魚背鰭雕刻成鋸齒形,魚尾分叉向兩側翻卷, 兩魚頭部上方雕刻蓮花和蓮葉,蓮花含苞待放,蓮葉呈扇形與魚背相連,雙魚嘴均插入蓮莖之中, 銀鏈系於花紋鏤孔內。長5.7、寬3.7、厚0.4厘米。 雙鳳形玉墜,圓雕,白色泛青,扁平形,雙鳳相對,有冠,鳳嘴對接,雙翅並攏,長尾下垂,腹部刻菱形羽毛紋。利用鳳冠之間鏤孔系銀鏈。長5.4、寬2.2、厚0.4厘米。雙龍形(實為雅吉)玉墜,圓雕,白色泛青,雙龍相對,龍首,首有角,鳥翅,魚身,腹刻菱形網狀魚鱗紋,雙龍嘴共銜1寶珠。珠中鏤孔,系銀鏈。長5.9、寬2.7、厚0.6厘米。魚形玉墜 ,圓雕,白色扁平形,圓眼,魚體細長,背鰭鋸齒形,腹刻菱形魚鱗紋,腹鰭浮於荷葉上,荷葉一旁有2個蓮蓬 。長7.5、寬2.9、厚0.4厘米。此組玉佩連鎏金銀鏈在內全長14.8厘米。

南宋水晶串飾

江西省博物館藏

1956年,上饒市茶山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趙仲湮墓出土一串水晶串飾。串飾由64顆形態勻稱的無色水晶珠及一件青玉魚形飾組合而成。其中珠子有2顆稍大:一為瑪瑙珠,有三通穿;一為水晶珠,有四通穿。圓珠直徑1厘米。

配隨形而制的青玉魚一件,刻較規則的斜方格為鱗。魚的旁邊簡單鏤空雕刻了蓮桿蓮蓬,與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銀絲鏈玉組佩中的魚戲蓮荷紋玉飾相似。長4.6厘米。

2000年8月中旬,河北承德縣甲山鎮甲山背後發現一遼代窖藏,出土文物中有一件水晶魚。體肥厚重,背鰭寬大,魚身刻網格紋,背鰭作荷葉狀,刻豎條紋。魚身與背鰭間有一橫向條紋。魚頭只勾勒出輪廓,細部未加雕刻。魚尾較短,刻斜向條紋。魚頭和魚尾各有一小孔。通長 8.8、最寬處5.6、最厚處1.8厘米。

宋代玉魚蓮墜

故宮博物院藏(故00094603)

故宮博物院裏亦收藏了不少宋代魚形飾物,其中就有一件玉質魚蓮紋圓雕墜飾,動態十足。玉色白,表面有赭黃色斑。魚小頭,長身,無鱗,魚身彎成弧狀,昂首,尾上翹,鰭短而厚,共6片,其上有細陰線。魚身旁伴一荷葉,長梗彎曲,盤而成環,可供穿系繩。

清代蜜蠟魚戲蓮荷紋擺件

魚戲蓮荷題材在隨後的元明清時期都有普遍運用,主要出現於瓷器中,琥珀材質雕刻件亦有少量運用。

有關魚戲蓮葉間的詩詞文章、和相關文物太多了,從唐宋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這類題材在中國古代琥珀藝術品中亦有使用,在此就不一一贅述了。

宋 金鏈玉雙體魚墜飾

長4.8厘米,寬2厘米

1993,上海打浦橋明顧氏家族墓M7號墓出土

宋 金鏈玉雙體魚墜飾

長4.8厘米,寬2厘米

除了雙魚與蓮荷結合的藝術題材外,遼宋時期還出現了很多雙魚連體(比目魚)造型的魚形飾物。1993,上海打浦橋明顧氏家族墓M7號墓出土了一件金鏈玉雙體魚墜飾。長4.8厘米,寬2厘米。從造型上來分析,這應該是一件遼宋時期的魚形。

遼代魚形玉佩 標本Y157

陳國公主墓出土

不僅如此,遼代亦見有玉或琥珀材質的雙魚連體形飾物。比如陳國公主墓出土了一件琥珀材質的雙魚形佩飾。根據考古報告摘要:標本X157,置於駙馬左腿上部。圓雕,紅色。2條魚相貼,圓眼,扁嘴,魚身扁寬。鰓、鰭、尾刻劃簡練,只具輪廓。頭部有1穿孔。長5.1、寬3、高1.4 厘米。

這種造型的紋飾在中國至少可以追溯到漢代的「比目魚」。又見於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佛足石刻中的雙魚。同時,契丹是一個遊牧民族,一般在遼河一帶活動,他們的生產生活主要依靠遊牧和漁獵來維持。因此,在當時是一個比較有特色的民族。漁獵也是契丹人文化的一部份,根據史料記載:

【遼史 卷二十七本紀第二十七天祚皇帝一】:「二月丁酉,如春州 ,幸 混同江鉤魚,界外生女直酋長在千裏內者,以故事皆來朝。適遇‘頭魚宴’,酒半酣,上臨軒,命諸酋次第起舞。」 【中國通史】第四編第三章第三節:「 遼朝歷代皇帝經常在達魯河或鴨子河(混同江)的春捺缽鉤魚。捕獲頭條魚設宴慶祝,稱‘頭魚宴’。」

因此,魚形飾物大量出現於遼朝,個人認為應該是集多元文化而形成的。其中即有契丹人本民族的文化,亦吸收了唐朝的魚符文化及中國的傳統文化,還融合了佛教文化。可能契丹人自己都不知道,他們當時的疆域就像一條魚。是不是很有意思?

唐代雙魚紋海棠花形銀鎏金盞

洛陽博物館藏

這件雙魚紋海棠花形銀鎏金盞,高3.3厘米,口徑長徑13.8厘米。器物整體呈橢圓形,內壁素面鎏金,底部裝飾雙魚戲寶珠圖案。雙魚呈高浮雕效果,刻畫細膩,魚眼、魚唇、魚鰭、魚鱗清晰可辨,魚尾自然卷曲、動感十足。而類似的器物類似的雙魚紋飾,在唐至遼宋時期的各種器物中大量出現。

唐·鎏金雙魚紋銀碗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

1970年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窖藏出土一件鎏金雙魚紋銀碗。高2.7、口徑11.6厘米,重122克。侈口,淺弧形腹,圜底,圈足已失。碗內底以點裝手法裝飾出凸起的首尾相呼應的 雙魚 ,周圍襯以水草,水草也為捶揲制成,紋飾鎏金,魚尾、魚鰭等細部使用鏨刻和線刻手法加工。雙魚頭尾相接,一正視一側視,大頭、闊嘴,有兩根長須;身上有許多雲朵狀的斑紋。除碗底中心的圓形構圖外,其余部份光素。碗腹部內外壁有密集的平行線狀細紋,當為旋切打光留下的痕跡。

碗內底中心捶揲出淺浮雕雙魚紋和水草紋,紋飾鎏金,雙魚頭尾相接,大頭、闊嘴、長須,魚身鏨刻雲朵狀斑紋象征魚鱗。圖案簡潔,層次分明,自由流暢。尤其當碗內註滿酒水之時,遊魚似在水底互相追逐,若隱若現,極富動感和奇幻色彩。

遼代花式口金杯金雙魚禽紋出筋盞

內蒙古赤峰科爾沁旗耶律羽之墓出土

內蒙古考古研究所藏

沒錯,除了前面見到的雙魚並列連體的魚形飾物外,還有首尾相連的兩條魚造型的飾物。這種雙魚造型的魚形飾物同樣出現於遼代琥珀飾物中。說到雙魚佩,同時還想到另外一個有趣的虛構故事:彭加木深入羅布泊失蹤與雙魚玉佩的故事。

七、明清時期的琥珀魚形飾物及器物

明代晚期漁翁戲荷琥珀杯

南京博物總館藏

遼朝之後,金元依然出現了很多玉質魚形飾物,然而卻並未繼承遼代崇尚的琥珀文化,使琥珀文化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空窗期。直到明代開始,琥珀文化及其藝術品又開始出現。雖然不多,但還是能找到一些與魚相關的琥珀文物。

1974年,江蘇南京江寧將軍山明代第十一代「黔國公」沐叡(1609年)墓出土一件明代漁翁戲荷琥珀杯。此杯以整塊深紅色緬甸琥珀雕刻制作而成,由一片卷起的荷葉構成杯身,荷葉下水草交錯,形成杯的底托,荷葉邊漁翁躍出水面,袒胸束發,肩挎魚簍,側身盤腿,右手拽著飄動的荷葉,左手緊握跳動的魚,漁翁歡愉的姿態與荷葉形的杯身巧妙結合,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

清代蜜蠟荷塘雅趣筆舔

到了清代,隨著琥珀原料的大量傳入,琥珀器物及飾物的使用,也從上層階級逐漸向普通階級傳播。其使用的範圍更廣泛,題材也更民俗化。魚戲蓮荷、魚躍龍門等等各種題材開始大量出現在日常生活中。

相對於遼宋時期,明清時期的琥珀制品中魚形飾物相對比較少見。而在元明清時期的瓷器當中,常見魚草紋、魚戲蓮荷紋圖案。從相應的題材來看,明清時期有關對魚的宗教元素越來越少,更趨於民俗寓意。

清代琥珀鯉魚擺件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藏

從新石器時期仰韶文化陶器上的魚紋到清代,魚形紋飾和飾物及其背後幾千年的歷史文化,在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不管其每個時期的寓意和文化是什麽,魚,始終是中國文化的一部份。

內容實在太多,有關雅吉、魚化龍、魚躍龍門就只能另外寫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