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中國歷史的錢幣發展史:你敢說你知道?

2023-12-13收藏

穿越古今,縱橫萬裏,洞悉紛繁世事,縱觀世界風雲變幻,為你解析大國之間賽局的底層邏輯,欣賞歷史長河的波光譎異。

按照【周易·系辭下】記載,早在神農氏,也就是在炎帝時期,所謂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 。也就是說,在當時就已經有了市場經濟,天下百姓開始互通有無。那麽有了市場交換,貨幣中介發展起來,也就是順理成章了。

根據【前漢書】卷二十四實貨誌記載 「洪範八政,一曰食,二曰貨。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貨謂布、帛可衣,及金、刀、龜、貝所以分財、布利、通有無者也。二者生民之本,興自神農之世。」 也就是說,早在炎帝時期就已經有了黃金、刀幣、龜甲、貝殼等等作為貨幣,分財布立,互通有無。

炎帝發力在搞貨幣經濟,黃帝也沒閑著。根據【唐書·藝文誌·初學記】記載,黃帝采守山之銅,始鑄為刀。也就是說黃帝采掘首山中的銅礦開始冶煉,鑄造成刀幣。到了黃帝的兒子嚳,也就是三皇五帝中的帝嚳時代。

根據【史記】卷三〇【平準書】記載, 「農工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所從來久遠,自高辛氏之前尚矣。 」高辛氏就是帝嚳的別號。就是說,在帝嚳很久之前,農業與手工業產品互相交換的市場渠道就已經開啟了,用龜甲、貝殼、黃金、青銅、刀幣、布幣充當貨幣中介交易的行為已經很興盛了。

等到堯舜禹的年代,根據【管子·山權】所言「 湯七年旱,禹五年水,民之無糧有賣子者。湯以莊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糧賣子者,禹以歷山之金鑄幣而贖民之無糧賣子者。」 也就是說在大禹的年代,天下發了五年大洪水。

而在商湯的年代,又是七年天下大旱,百姓遭了饑荒,不得不賣兒賣女,只為了換口吃的。於是,大禹采掘驪山之上的銅來鑄成貨幣。而商湯則采掘莊山之銅鑄造成貨幣,幫助自己的百姓贖回他們的兒女。【竹書紀年】也佐證了【管子】的記載 「殷商成湯二十一年大旱。鑄金幣。」

然而,根據現代歷史學家的考證,所有上述古書的記載,恐怕都是周秦漢唐時期的古人套用他們自己生活年代的貨幣經濟發展形態,對上古時期經濟狀態所做的一種猜測和想象。原因也很簡單,後世的考古發掘壓根兒從來沒有發現過史書上所講的三皇五帝時期鑄造的各種錢幣。考古證據不能支持古書上所記載的那些傳說。

但是,也不能說考古發掘完全不能印證古代史書上的記載,至少在商朝的遺址和墓葬當中,考古人員發現了大量的貝殼,甚至還發現了少量的用青銅鑄造的貝殼。至於這些貝殼和銅幣到底是被當做貨幣來使用,還僅僅是當做一些裝飾品,或者是帝王賞賜用品,學者們還有所爭議。普遍都認為商朝至少出現了早期貨幣經濟的雛形,最早充當貨幣的就是貝殼。

為什麽商朝選擇貝殼作為貨幣呢?有些人認為殷商時期金屬冶煉技術還不成熟,有限的銅要拿來鑄造青銅器和兵器,而且當時商品經濟還處在萌芽狀態,商品交換還受到偶然性制約。由此導致當時的貨幣觀念還不發達, 在空間和時間上,貨幣的使用都具有很大的偶然性

因此, 在人的觀念上,代表永恒的金屬還不被選擇用來當做貨幣 。而貝殼因為它的形狀會使人聯想到女性的生殖器和聲譽,被看作是豐收與富饒的象征,所以成為人們普遍喜愛的裝飾品、禮品和賞賜品,進而在需要商品交換的時刻,也就很自然的被拿來充當貨幣使用。這就是所謂的貝殼貨幣,簡稱貝幣。當然,這只是學者們的一種猜測和理解。至於是不是果真如此,這就需要大家去自行判斷。

但不管怎麽說,學術界普遍認可貝殼就是中國最早的古錢幣。因此,在記錄商朝國君占蔔結果的甲骨文當中,凡是與經濟相關的文字,它的偏旁部首都含有一個貝字。後世的漢字,也繼承了甲骨文中的這一特點,比如發財的財、貨幣的貨、商賈的賈以及繁體字中的買和賣等等,都含有一個貝殼的貝字。在當時貝殼不但被作為商品交換的中介,也被積攢起來當做財產。

武王伐紂建立周朝之後,是不是中國就大踏步的邁進貨幣經濟的時代了呢?結果並沒有。反而使商朝貨幣經濟萌芽的火種,在周朝之後就徹底熄滅了。現在發掘的西周古墓當中出土的器物雖然眾多,但就是沒有發現錢幣。周人原本就不是一個生產力發達的部族。在武王伐紂的時期,周人還在使用石器勞作耕種。在周朝建立之後,周人以封建制度代替了商朝的奴隸制度。

然而是奴隸社會是一種多少帶有侵略性的外向型的經濟制度。商朝人需要不停的發動對外戰爭去掠奪奴隸。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有組織的大規模軍事行動頻繁發生,反而刺激了商品經濟的初步發展繁榮。而到了周代,封建社會經濟和社會活動完全以自給自足為其目標,商品交換壓根兒就不重要。即便有一點點商品經濟,那也是微不足道的。反映在貨幣上必然是從商代初步繁榮的貨幣經濟狀態反而大踏步的倒退了。

現代考古學家不但在西周的墓葬中找不到貨幣的痕跡,就是孔子當年所做的【春秋】一書當中,也完全沒有提到過貨幣的事兒。 在周代的封建社會形態中,最重要的財富是土地,最基本的特點是自然經濟和實物經濟。 如果還有那麽一點商品交換,那也不過是抱著布匹換一點絲綢或者是在占蔔問卦的時候,抓起一把小米來支付算卦的費用,它完全就是原始的偶發性簡單商品交換。

不知道又過了幾百年,隨著生產力的緩慢發展,西周封建制度逐漸瓦解。到了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蠻族入侵,周平王被迫將首都從關中鎬京向東遷移到洛陽前後,華夏大地終於進入到了貨幣經濟時代。這一點後世的歷史學家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這是因為考古學家們在今天河南安陽境內,平王東遷時期的遺址和墓葬當中,終於發掘出了一種貨幣,這就是青銅鑄造的布幣。而安陽一帶正好是商周時期中國冶金工業最發達的地區,所謂的布幣,其實就是大家在中學歷史課本裏學到過的鏟幣。

鏟子,最早是周代的一種農業工具,農民拿著除草用。那麽在周代,商品經濟還非常原始,實際上並不存在大量的市場交易,也無從在無數的商品交換中逐漸分離出一種特殊的商品作為一般等價物,那是西方的歷史經驗。

而在中國周代, 華夏的先民們並沒有選擇某種商品,而是使用勞動生產所必須的生產工具作為最早的貨幣。 逐漸華夏的先民們發現我們不用扛著鏟子到處跑著去買東西,這也太傻了。大家認得表面上是鏟子,實際上是鏟子所代表的交換價值。於是人們就把鏟子成比例的縮小,大小能揣到兜裏就行了。

於是華夏就有了最早的金屬貨幣。當然這早期鏟幣的尺寸還比較大。考古學家們在河南安陽發掘的最早的周代鏟幣長度竟然達到了十六厘米,就連原本鏟子頭部裝把手用的那個圓孔都保留下來了。歷史學家們就把這種鏟幣叫做空首幣,意思就是說這頭它是個空的。

後來又隨著時間推移歷史演進,這種鏟幣的尺寸越來越小,在鏟幣頭部原本保留的孔洞也消失了,變成了扁平狀。歷史學家就把這種鏟幣叫做平首臂。不管是空首幣還是平首幣、鏟幣都主要流通在中原地區,也就是相當於今天河南的大部、山西以及河北的南部這一帶。而在齊國,趙國、燕國則主要流通著由青銅鑄造,形狀像刀的刀幣。

後世歷史學家推測, 這可能是因為這些北方的諸侯國要代表中原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文明進行經濟交流,搞農牧業的商品交換 。而鏟子是一種農具,草原上的遊牧部落可不認可。而刀不管是在中原農耕文明,還是在塞外的遊牧部落,都被普遍承認是一種重要的生產工具和戰爭工具。

於是刀幣就在中國北方的那些諸侯國當中大量的流通了起來。而在西部的秦國則主要流通一種圓環形的銅錢,叫做環錢。為啥秦國用圓形的環錢呢?這是因為秦國人選擇按照紡輪的樣子來鑄造貨幣。紡輪就是紡紗織布用的一種圓環形的生產工具。

早在距今七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時期,我們華夏的先民們就開始使用紡輪來紡紗了。經過考古發掘,在仰韶附近出土的紡輪直徑達到三十八公釐到六十公釐之上。紡輪中間的孔直徑從三公釐到九公釐不等,占全輪直徑的8%到20%。而仰韶文化遺址最早始於1921年在今天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的仰韶鄉發現的。

這片上古文化的主要活動區域就集中在今天河南西部、山西南部和陜西關中這一帶。而這裏正好是後來秦人生活和戰鬥的地方。於是, 秦人逐漸選擇用仿輪這種生產工具來作為自己貨幣的樣版,用青銅鑄造環錢 。為啥華夏的先民不像西方人那樣使用黃金或者白銀鑄幣,而是要選擇用青銅來鑄幣呢?

首先是因為金和銀這種貴金屬在中國的自然儲藏量實在是太少了,尤其是銀礦不但數量稀少,而且大多品質不純,常與什麽銅、鉛、硫等礦物質化合在一起。天然銀是很少見的,而當時溶解技術都發展的非常緩慢,顯然用銀來鑄幣是非常不現實的。至於黃金,中國的先民們發現黃金這種礦物質倒是要比發現銅礦還要更早一些, 但黃金最初還是用作裝飾品

到了戰國時期, 隨著鐵器的普遍套用生產力巨大發展和商業經濟空前繁榮,黃金就逐漸被用作價值儲藏手段和支付的手段 ,例如賞賜、饋贈和賄賂等等。但是黃金還不具備貨幣的另外兩項最本質的職能,也就是價值尺度和購買手段。比如秦王嬴政曾經懸賞黃金千金來購買叛將樊於期的項上人頭。

但在這裏黃金與其說是交易媒介,倒不如說是一種支付手段 。當然黃金沒有取得貨幣地位,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極其不充分所導致的。

西方古代文明的搖籃是在地中海世界,而地中海世界的地理條件和氣候環境,天生就適合距離遙遠的各民族之間透過便利而又安全的地中海海上運輸,而可早的發展出高度發達的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以航運為代表的商品經濟高度發達,這當然就需要價值巨大的黃金貨幣來中介大宗商品的跨國貿易。

而在中國古代,由於地理條件、氣候、人文環境的限制,不可能像地中海世界那樣早早就發展出高度發達的國際市場和商品經濟。那麽價值巨大的黃金鑄幣,也就很少有用武之地,而價值平平的青銅鑄幣足以滿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絕大部份的商貿活動之所需了。

不管怎麽說, 中國的貨幣經濟到了戰國時期,取得了飛躍式的發展 。後世的考古發掘發現出土的戰國時期的貨幣數量十倍,甚至百倍於春秋時期。這就充分證明中國的貨幣經濟是在戰國時期確立的,或者更確切的講,戰國時期產生了中國貨幣流通的第一次高潮。

只不過,當時不管是中原流行的鏟幣,東部和北方流通的刀幣,還是西北老秦人所使用的環錢,都是由各地的民間商人們自主發行的, 政府反而是不管貨幣問題的 ,這頗為符合後世亞當斯密和奧地利學派的自由市場經濟假說。

在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政府不但不鑄錢,甚至也不大接受錢幣作為征稅的物件,人們普遍的還是要使用食物來納稅,比如布匹、糧食、勞役等等。 而貨幣當時大概都是由民間商人組織鑄造的 ,主要是作為籌碼在商品流通的領域中輾轉使用,商人用錢向農牧業和手工業的小生產者來購買商品。而這些小生產者又作為消費者,用錢從商人那裏購買消費品。

然而到了秦惠文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336年,秦國將貨幣的鑄造權收歸國家,規定圓形方孔半兩錢為國家法定貨幣,然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秦半兩」。 而秦半兩的形式成為後世歷代封建王朝鑄造銅錢的標準樣版 ,流芳千古。直到公元1935年,國民政府實行幣制改革,用法幣取代了金屬貨幣為止。